清代保卫皇宫和皇帝的机构叫“侍卫亲军”,包括侍卫处、护军营、前锋营、善扑营、火器营等,是一支人数规模较大的队伍。到了清末时期,随着侍卫亲军的落伍和衰败,使组建一支全新的禁军的呼声甚嚣尘上,并很快变成了现实。

清代技术含量最高,选拨最严格的军队——皇家禁卫军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一月初九日,溥仪正式即皇帝位,载沣以摄政王身份监国,实际行使皇帝的权力。十二月初三日,载沣以皇帝名义颁布上谕:“著派贝勒载涛、毓朗、陆军部尚书铁良为专司训练禁卫军大臣,准其酌量由各旗营兵丁内拨取精壮,尽数认真训练。”

皇家禁卫军组建于清末,这个时期虽然清王朝处于风雨飘摇、大厦将倾的危险境地。但禁卫军作为皇家的侍卫亲军依旧地位崇高,对天下男儿有着无尽的诱惑。皇亲国戚子弟利用父辈的关系和声望跻身禁卫军的行列;那些一身武艺的行武男儿也想通过禁卫军的大门而走向光辉灿烂的前程。不过,要想顺利地进入皇家禁卫军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清代技术含量最高,选拨最严格的军队——皇家禁卫军

​此前的清宫侍卫亲军,是王公子弟和皇亲贵戚后裔以及上三旗精锐所专有的,其他人都无缘染指。而光绪、宣统年间,时局发生了巨变,新武器、新技术、新战法随着西学的传入成为了潮流。这就不得不让最高统治者重新审视。皇家禁卫军也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

而就宣统初年的情形看,要保持皇家禁卫军的顶尖地位,禁卫官兵必须掌握新技术,精通新武器,通晓西方列强的最新武学思想。所以,通往禁卫军之路的第一道大门便是陆军学堂。

皇家禁卫军的的组建无非是两大群体:一是禁卫军领导集团,就是训练大臣统领下的各级武官系统;一是禁卫军士兵,包括其来源、选用、兵制、武器、训练、奖惩、裁汰等等。

禁卫军武官既是各级禁卫军士兵的指挥官,又是教练官。所以,各级武官的选任十分重要。宣统初年选任禁卫军武官,基本上已经摒弃了只选满、蒙王公子弟充任侍卫亲军的旧例,而是不分满汉,都是从陆军各镇中选取长于武学兵法、精通战术和武技的武官充任。

清代技术含量最高,选拨最严格的军队——皇家禁卫军

​禁卫军步队营、马队营、工程队营是军中三大营,三队各标、营长官的选择和任用都十分慎重,一般都是从京师、近畿、南洋、湖北各陆军学堂中按科精选最优等的人员充任各级长官,并且从陆军各镇武官中选取学有专长的武官分班按科在陆军学堂讲课、教练,然后再选士卒,编练禁卫军。

步队营、马队营、工程队营是禁卫军中的最基本的营队,禁卫军炮队营则是新式武器的军中精锐营,相当于以前侍卫亲军中的神机营。炮队营精习的武器是最新式的枪炮,炮队营长官的任选资格因此要求很高。

清代技术含量最高,选拨最严格的军队——皇家禁卫军

​禁卫军炮队营分陆路炮队营和机关炮队营,各营、排长官必须是陆军学堂、炮队学堂和讲武堂毕业的优等生。炮队营精选陆军留学生内的统带官、各管带官派往西方各国学习武学,订购炮位,监督造炮,并要求精通枪炮操法。陆军部每年还要精选炮队长官、正目、副目、正兵、副兵进入陆军部炮队专科学堂、讲武堂,研究枪炮的战法,学习内务、打靶、场操等专科武艺。

禁卫军辎重营是负责军械、枪炮、弹药、粮食、桥梁工具运输的,辎重营长官必须精通交通和机械知识。禁卫军的交通队营也是选自陆军学堂中通晓交通、机械的工科成绩最优秀的学生,其队营中精选可造之才派赴各国专门学习和研究交通学科和武学技艺。

禁卫军各营队中的士兵都是各有关专科的优等人才,而作为皇军禁卫军中的一员,他们又必备入选的统一标准。禁卫军士兵的标准是:年龄在17岁至25岁之间;身高4.8尺以上;五官端正,身体健壮;没有残疾、暗疾;家世清白没有前科过失;没有不良嗜好。

清代技术含量最高,选拨最严格的军队——皇家禁卫军

​只有符合了这几条必须达到的前提标准后,再符合下列条件:路军学堂毕业;学科成绩优异;品行端正;忠君爱国。这样,才会正式踏上通向皇家禁军之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