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下的古城墙

再美的文字,也远不及蓝天白云本身具有的自然魅力,也不足以描述芸芸众生抬眼望澄碧天空时的舒畅。想象一下,当身边的每一寸空气和阳光都浸透了湛蓝色,抒情会是多么的苍白无力。

陈家大院

所以,这一次我们不再把笔墨和时间浪费在情绪的抒发上,而是正襟危坐,真实记录商丘这座古城从被国家环保部约谈到“商丘蓝”,再到“常态蓝”的改变。

文庙一角

2016年4月,我市因PM10超标被原环保部约谈。以此为始,商丘开始了在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中的背水一战。为确保整治成效,市政府拨出专款3700万元用于环保设备、道路清洗设备、空气质量监测设施购置,三区六县累计投入7000多万元,用于购置道路冲洗设备;各类企业、建设公司累计投入9000多万元,用于建设扬尘、非施工工地治理工作。

“商丘好人”主题公园

古城一角在硬件设施积极投入的同时,我市在软件建设上加大力度。我市实行市县乡村定人、定责、履责、问责的网格化环境监管格局,把大气污染防治措施由中心城区延伸到各县、产业集聚区、城乡接合部、重点乡(镇、街道办处事);制定了治理扬尘污染、治理工业大气污染等九项精准治理措施;统筹推进“调、改、关、停”等综合措施,对工业企业没有实行达标排放的,立即实施停产治理;全面实现工业企业达标排放,有效减轻工业污染对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

商字广场

下定决心,排除万难,效果立竿见影。2016年,商丘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为192天。2017年,城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27天,步入全省先进行列。面对这些成绩,商丘人并没有满足,而是紧紧抓住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的窗口期,确保到2018年年底全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减少,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明显突破。

蓝天下的国旗

这,是《商丘市2018年环境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专案》的目标,更是全体商丘人努力的方向。

商丘市区

文字/晚报全媒体首席记者 贾若晨

摄影/晚报全媒体首席记者 魏文慧

晚报全媒体记者 贾晶晶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