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网友大概都觉得《三国演义》中最尴尬的应该是张口闭口一个”我乃中山靖王之后”的刘备了,就是因为刘备逢人必说这句话,所以大概很多网友还有读者都对刘备有莫大的厌恶感,毕竟就好像现在社会上的高富帅一样,整天炫耀自己的宝马、法拉利、兰博基尼一样,简直就是仇恨吸收器。其实刘备在真实历史上根本从来没有做过如此让人尴尬的事,反而从来就没有见过东汉末年的末代皇帝汉献帝,自然就不会有皇叔的称号,还有那个莫名其妙的皇族族谱了。那么究竟谁才是这场尬剧的始作俑者呢?很明显了,那就是罗贯中了,很多网友读者都会说罗贯中是典型的拥刘反曹,那么小编就觉得很奇怪了。《三国演义》作为我的第一本启蒙读物,但是读完整部书后里,总会觉得很奇怪,为何总感觉罗贯中是在坑刘备呢?毕竟世界上有那个英雄人物会整天哭哭啼啼,遇事就依赖别人,逢人就说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这种傻逼行为的呢?

那么罗贯中是出于什么心态才安排了刘备逢人就说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这个桥段的呢?

小编翻阅了一下正史《三国志》的资料,《三国志》明确写道:“先主姓刘,讳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汉景帝子中山靖王胜之后也。”我想罗贯中很有可能是想通过刘备皇族的身份来提高自己心中刘备的帝位,毕竟封建社会出身背景决定了一个人日后的成就。而刘备虽然是皇室之后,但那时候却已经沦落为一个整日靠编草鞋卖草鞋为生的平民。这个平民的地位,与刘邦、刘恒、刘启这些皇帝是相差了十万八千里的。如果刘备不说“中山靖王之后”,而说是这几个皇帝之后,那就显得有些攀龙附凤。如果刘备给人一种攀龙附凤的感觉,一定会让他的形象大打折扣,号召力就会明显减弱了。而罗贯中想通过这样的桥段来提高自己心中刘备的形象无可厚非,更何况罗贯中身处元末明初,在凶残的朱元璋势力范畴下写东西,那可是要扒皮填上稻草示众的。虽然朱元璋自己不过是从乞丐当上皇帝的,但人家说自己母亲什么天人感应,和所谓的各种神祗乱搞一通才有了他,人家是天生的贵族龙种。就照这样可笑的思维,罗贯中还能怎样,只好帮刘备填上天生贵族的出生了。

那么既然罗贯中的目的是要表明刘备是皇室血统,说刘备是刘邦之后,或者是刘秀之后,亦或说是刘恒之后、刘启之后,不都显得更有号召力吗?毕竟这几个人是皇帝。是皇帝,更能显示出皇家血统的身份。为何罗贯中偏偏要“避重就轻”,说刘备是“中山靖王之后”呢?

其实而罗贯中之所以选择刘备是中山靖王之后的设定,除了跟正史《三国志》记载的史实有关之外,还有三个好处。

一是让刘备的出生显得更真实。首先刘备的出生在《三国志》中有明确的记载是中山靖王之后,如果刘备说是刘邦、刘恒、刘启这些皇帝之后,别人肯定立马会想到一个问题:既然是这么显贵的皇室之后,可为什么却如此穷困潦倒呢?这样一来,人家就会怀疑刘备话的真实性。同样的,一旦怀疑刘备话的真实性,就不太可能归附他了。

反而刘备说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大家就明白了,中山靖王只是个藩王,他的后代有一些封了爵位,有一些并没有获得封赏。没有获得封赏的,后代没落了也就不足为奇。于是一下都会觉得刘备说的话是完全真实的。

二是让刘备获得别人的同情。刘备说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这就让刘备给别人一种落难的公子王孙的形象。我们都知道,所有落难的公子王孙,都会得到老百姓的同情。这是一种普遍性心理,从古至今都是这样。刘备在拉队伍打江山的时候,正是想要获得老百姓的同情。当老百姓同情他的时候,就会归附他,随他一起,把失去的富贵给夺回来。我们在《三国演义》里看见过很多次刘备的哭。刘备为什么会哭?其实就是为了博取同情。这和刘备说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所起到的效果是一样的。

三是这会让刘备的出生显得扑朔迷离,无从稽考。虽然《三国志》明确记载了刘备是“中山靖王之后”,但是,其实还是很值得怀疑的。虽然汉朝也有族谱,但是经过了三四百年,再加上中间东西汉又断过代,因此,很多皇室的子孙,其实并没记入皇室族谱中(连刘秀是不是皇室之后,都是值得怀疑的)。刘备的先祖,是不是很完整地记在族谱里,也是值得怀疑的。

更何况中山靖王刘胜在历史上有个明显的特点,就是他的儿子特别多。《汉书》记载,他有儿子一百二十多人。正因为儿子众多,所以谁也理不清这些儿子的情况,更理不清这些儿子后代的情况。而这些儿子后代几百年后的情况,那就更加理不清楚了。所以,刘备说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有个很好的好处,就是避免别人刨根问底。没人刨根问底,刘备作为皇室之后这个事,就只能由刘备一个人说了算。

所以罗贯中安排刘备逢人就说自己是中山靖王之后的情节,无非就是提高刘备的身份还有地位,更重要的是和写小说的技法伏笔一样,为日后刘备成为蜀汉帝国开国皇帝埋下了伏笔,反正中山靖王刘胜儿孙满天下,隔了几百年,谁能考究刘备是不是真的中山靖王之后。但是就算刘备是不是中山靖王之后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刘备最后创立了蜀汉帝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