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海军再次传来捷报,关于潜艇的耐压壳体焊接技术获得了新的突破,不仅减少了诸多缺陷,而且就连焊接时间也缩短为了最初的3分之一,同时也大幅缩短了潜艇的生产制造周期,让“国之重器”能够更快更好的交托到守卫国疆的潜艇官兵手中。

据了解,此次潜艇工艺流程的改进,是军代表放下身段,投身到工人们的生产车间,通过与一线生产工人们的交流探讨,大胆引入色差标识法,建立生产流程的数字化监控,保证每一道工序都有档可查,减少了工人出错的可能,目前生产车间工人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生产中,极大的提高了生产车间的工作效率。

潜艇是战略性武器,一直也是各国的不传之秘,新中国建立以后,为了建立一支中国的潜艇部队,投入了许许多多的人力物力,期间更是经历了其他国家不曾遇到的困难。上世纪60年代开始研制的国产潜艇,最初竟是木制,模型是木匠一点一滴的汗水凝结而成的,这是国防工业不发达的时期,中国工人艰苦奋斗的历程。

随着中国国防工业体系的不断完善,潜艇制造逐步走上轨道,更多先进的工业设备来到了生产车间,为中国的国防制造了一系列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潜艇装备。

近代以来中国的国防事业长期受制于他国,有一段时期更是通过大量购买他国军械,试图挽救危机四伏的国防线,甲午海战的失利,更是将岌岌可危的中华民族推向了任人宰割的境地。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队依旧通过外援获取大量战争武器,长期受制于他国,难以建立自研自产的国防工业体系。广大民众与官兵也让其背负着武器装备不如人的沉重历史负担,甚至遇战则怯,通过大量血的教训,新中国在艰难中开展了漫长的国防工业建设和装备研发工作,最终建立了独立自主的国防工业体系。

法国防长近日呼吁减少对美制武器零部件采购,更是反映了在当代国防建设中,不能轻易将国防重器受制于他国,应该建立独立自主的国防工业体系,不让任何宵小之徒窥视国家利益的底线。

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中国在国防建设的路上踏踏实实的践行着自研自主的国防箴言,更是为中国的崛起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

「注:本文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关注我们,每天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