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大杂院里的工匠 | 看《全家福》 评论集赞赢好礼啦!

话说济南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正在热播的《全家福》讲述了大杂院里的三户人家的几十年的苦辣酸甜。

花开几朵,各表一只,故事有时终,从哪儿讲起来呢?

话说清末民初,地处京城,有家有钱人,想着买了块地,盖一座宅子,需得和皇宫有一拼。于是乎,遍请京城名匠,要盖得像模像样。重中之重是院子中的“梅亭”:故宫乾隆花园里头碧螺亭的那个样式的。

于是乎,京城两大字号“吕记”和“隆记”一争高下。最终,“隆记”的王满堂充分的准备和酝酿,及时拿出了他这两天精心制作的梅亭烫样,独中标的。这也就促成了全剧的开篇。

要知道,这盖房子也是有讲究的,不是随意砖垒木砌就可以的,讲究是个“巧”字。王满堂亢亢亢,一堆问题一经摆出,语惊四座:

历史的车轮谁都无法阻挡。到了一九四九年,北平解放了,改名叫“北京”了,王满堂从修缮成郡王府一跃而成为了修葺天安门的大师傅。这天安门的修葺可不比平常,一是赶工期,二是要完美,这活,王满堂敢揽下?

修天安门,和解放军战士一起干活,别提有多带劲了。就凭着“工匠精神”,这王满堂勇挑承担,很快,修缮天安门的任务就圆满完成了,这一切都已经深深地印在了王满堂的心窝里。

王满堂还担任了北京古建工程队大队长,参与了北京十大建筑的修建,王满堂参加了国庆招待会,毛主席还和满堂握了手。这是多大的光荣,一院人都喜气洋洋的。

但是,岁月不饶人,“退休”是任谁都避不开的“环节”,王满堂也不例外。

但是,退休不退岗,工匠有担当。这不,王满堂的“工匠手艺”都传到国外去了。在日本,王满堂用祖宗传下的手艺“打牮拨正”的方法,接下了宋代建的神庙的修葺工作,并且完美交了差,技惊四座。

从皇宫的梅亭到北京城的天安门再到日本的神庙,王满堂“丢什么也不能丢了面”,这“面”,小编以为就是“工匠精神”,敬业、精益、专注、创新这就是“工匠精神”的内涵所在。

所谓:“一切手工技艺,皆由口传心授。”且看济南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的《全家福》的祖孙三代中,如何口传心授这一份“职业操守”与“工匠精神”。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