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梁实秋

我想人没有不爱吃炸丸子的,尤其是小孩。我小时候,根本不懂什么五臭八珍,只知道小炸丸子最为可口。肉剁得松松细细的,炸得外焦里嫩,入口即酥,不需大嚼,既不吐核,又不摘刺,蘸花椒盐吃,一口一个,实在是无上美味。

(小编注:干炸是指将加工成型的原料调味后,挂湿淀粉或湿淀粉全蛋糊,在急火加热的油中炸制成熟的做法。图片来自网络)

可惜一盘丸子只有二十来个,桌上人多,分下来差不多每人两三个,刚把馋虫诱上喉头,就难以为继了。我们住家的胡同口有一个同和馆,近在咫尺。有时家里来客留饭,就在同和馆叫几个菜作为补充,其中必有炸丸子,亦所以餍我们几个孩子所望。

(小编注:干炸丸子是老北京二荤铺的基础料理,属于京鲁菜系。图片来自网络)

有一天,我们两三个孩子偎在母亲身边闲话,我的小弟弟不知怎么地心血来潮,没头没脑地冒出这样的一句话:“妈,小炸丸子要多少钱一碟?”我们听了哄然大笑。母亲却觉得一阵心酸,立即派佣人到同和馆买来一碟小炸丸子。我们两三个孩子伸手抓食,每人分到十个左右,心满意足。事隔七十多年,不能忘记那一回吃小炸丸子的滋味。

(图片来自网络)

炸丸子上面加一个“小”字,不是没有缘由的。丸子大了,炸起来就不容易炸透。如果炸透,外面一层又怕炸过火,所以要小。有些馆子称之为“樱桃丸子”,也不过是形容其小。其实这是夸张,事实上总比樱桃大些。

(图片来自网络)

要炸得外焦里嫩有一个诀窍。先用温油炸到八分熟,捞起丸子,使稍冷却,在快要食用的时候投入沸油中再炸一遍。这样便可使外面焦而里面不至变老。

(图片来自网络)

为了偶尔变换样子,炸丸子做好之后,还可以用葱花酱油芡粉在锅里勾一些卤,加上一些木耳,然后把炸好的丸子放进去滚一下就起锅,是为熘丸子。

(图片来自网络)

如果用高汤煮丸子,而不用油煎,煮得白白嫩嫩的,加上一些黄瓜片或是小白菜心,也很可口,是为“氽丸子”。若是赶上毛豆刚上市,把毛豆剁碎羼在肉里,也很别致,是为“毛豆丸子”。

(图片来自网络)

湖北馆子的“蓑衣丸子”也很特别。是用丸子裹上糯米,上屉蒸。蒸出来一个个地粘着挺然翘然的米粒,好像是披了一件蓑衣,故名。

(小编注:蓑衣丸子也叫珍珠丸子,是沔阳三蒸之首。图片来自网络)

这道菜要做得好,并不难,糯米先泡软再蒸,就不会生硬。我不知道为什么湖北人特喜糯米,豆皮要包糯米,烧卖也要包糯米,丸子也要裹上糯米。我私人以为除了粽子,汤团和八宝饭之外,糯米派不上什么用场。

(小编注:蓑衣丸子用到的糯米是四川或湖北湖南的细长糯米才好看。图片来自网络)

(小编注:这里说到的豆皮包糯米,99%是湖北小吃三鲜豆皮。图片来自网络)

(小编注:在武汉,烧麦叫烧梅,是武汉人过早的标配之一。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选自梁实秋著《雅舍谈吃》。【本文小注部分,请勿抄袭或转载】

更多老北京味道,看这里: 不光老北京夏天吃 -[白肉]

(图片来自网络)

想试试洋丸子不?看这里: 洋大厨教你做西餐 -更加过瘾的[肉丸意面配番茄沙司和罗勒]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