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察武陵源区网格化指挥中心

考察索溪峪街道综治中心

红网时刻张家界9月14日讯(通讯员 屈泽清)9月13日,国家发改委电子政务中心工程中心主任、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管理应用中心秘书长任茂松一行来到武陵源区,考察指导武陵源区网格化社会管理工作。湖南警察学院信息技术系主任、教授刘绪崇和省综治办陆昌辉博士,张家界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市综治办主任程建国,武陵源区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秦永辉等陪同考察。

任茂松一行先后来到武陵源景区环保客运公司视频监控中心,旅游速裁法庭、袁谋文党代表工作室,武陵源区网格化指挥中心,索溪峪街道综治中心,索溪峪街道黄龙路社区综治中心等地,详细了解了武陵源区在推行网格化社会管理服务模式和服务管理应用情况。

“事件处置是如何操作的?”“目前网格化指挥中心接入了多少路视频监控?”“街道综治中心和区级综治中心以及村级综治中心是否已经实现贯通?”任茂松一行对武陵源区网格化社会管理服务工作表示充分肯定,并表示武陵源区以旅游立区,以旅游兴区,要着力打造具有武陵源特色的网格化社会管理模式,进一步加强大数据应用和实战化应用,为武陵源旅游治理创新提供有效支撑。

近年来,武陵源区投入近2000多万元,高标准建成了区级网格化指挥中心,完成 “基础设施系统、网格化信息系统、大屏幕显示系统、视频监控系统、综合会议系统、视联网系统”等六大模块,打造大数据中心、科学决策中心、指挥中心、便民服务中心。实现了部门与部门之间横向联动,“区、乡(街道)、村(社区)、网格”四级纵向联动。推动资源下沉、人力下移、资金下投、权力下放,划好了基层“千万格”,实现网格“全覆盖”,压缩管理“层级”,延伸管理“触角”,有效打通基层社会管理服务的“神经末梢”。推动“管理到门口、服务到家庭”,变“坐等办事”为“上门服务”、变“静态治理”为“动态治理”、变“粗放服务”为“精准服务”,着力破解“看得见管不了、管得了看不见、该管的不想见”的治理难题。大力推行“1+N”模式,积极构建专群结合、条块结合、社群结合的社会服务管理共建新格局。2018年1-7月,网格员帮助群众办理实事440件,为居民代办事项1313件,矛盾纠纷排查调处84件,做到了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结果。“有事就找网格员”已成为武陵源区城乡居民的普遍共识。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