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禅多年,无法开悟而成为“老参”,是因为没破除九种“难” | 文 三只眼文斋

参禅多年,无法开悟而成为“老参”,是因为没破除九种“难”

古人云:“宁可千年不悟,不可一日错路。”修行悟道,易亦难,难亦易。参禅得法,就会如点灯火一样,弹指之间,大放光明,万年黑暗顿除;参禅不得法,就会火灭灯毁,最后成为长期参禅而无法开悟的“老参”,反而增加烦恼。有些参禅看话头的人,着魔发狂,吐血罹病,无明火大,人我见深,就是成为“老参”的很显著的例子。所以,用功的人要善于调和身心,务须心平气和,无挂无碍,无我无人,行住坐卧,妙合玄机。禅修者要破除参禅的九种“难”,才能得开悟。

参禅多年,无法开悟而成为“老参”,是因为没破除九种“难”

一、起疑情难,息妄念难

参禅不起疑情,即无开悟之日,应抱定一则透不过的话头,吐又吐不出,吞又吞不落,极力追究,直至行不知行,坐不知坐,方能相应,极力追顶,才能化妄念于无形。

二、识得大道难

大道即在目前,禅修者就是不识。古德云:只为亲切甚,转令荐得迟!这句话说出了真义。

三、求中求正难。

慧根大的人,往往会流于文字禅、口头禅,不务实修;慧根平常老实的人,又多死于句下无法开悟。这样就导致了宗风不振,“老参”渐多。

参禅多年,无法开悟而成为“老参”,是因为没破除九种“难”

四、辨真伪难

玄沙山宗一禅师曾说:学道之人不识真,只为从来认识神;无量劫来生死本,痴人唤作本来人。在识神里用事,却错误地认为自己悟道了,现在的禅修者常常犯这样的过失。

五、住着定境难

禅修者于定中偶然得一圣境,自以为得了,守住不放而死于境下。例如:守住“乐”者,即不能出欲界;守“明”者,不出于户;守“空”者,不出空界等。

六、了悟功夫与悟道难

众多学者不识功夫与悟道的区别,误将发了某种神通或气脉通畅了,以为自己开悟了、证悟了大道;反之,即非悟道。其实,这样的禅修者即使神通再大,功夫再好,由于不识真心,终有落处,生死不了,绝非悟道,只是一“老参”罢了。

参禅多年,无法开悟而成为“老参”,是因为没破除九种“难”

七、戒骄躁难

禅修者在开悟大道前,多急于求成,失之在躁;悟道后,又因欣喜而失之在骄。躁则易折,骄则易狂,都是禅修者的大忌。参禅修道的人往往不能自己察觉,所以多流于始勤终惰或狂妄不羁,这就是现在修道者多,然而开悟证道者少的症结之一。

八、精进修持难

保任精进,消除旧习难。要将多生历劫着相的旧习一下消光,确非易事。俗语云:“江山好改,习气难移。”如不时时觉照,护惜本真,勤于改造,实难有净尽之日。但禅修者往往得少为足,以为一悟便是,不深入究竟、继续改造,这样不但不能精进而开悟大智慧,反而有堕入“悟后迷”的危险。

九、圆证无住难

参禅多年,无法开悟而成为“老参”,是因为没破除九种“难”

众多禅修者往往以为悟得此能言会道,便已到家,如再用功,就是执法了。殊不知这只是始觉,不是本觉,尚须以之依于本觉,精勤修习,始成大觉。更禅修之人着于性体,住在证境上,不自觉的堕于圣域而不离窠臼,这都是不能开悟圆证菩提的大过失。

参禅就是观心,禅者就是心,直指你的心。要开悟,就要真心想投入,离开心意识、离开语言、离开文字,心不思善、不思恶,一念不生,万法皆空。禅是心宗,必须体会心的正觉,才能悟得即心是佛。前念不生即心,后念不灭即佛,即心即佛是禅宗的根本观点,是诸大禅师一贯的主张。参禅开悟要破除以上所说“九难”外,还要多诵读经文,以明禅理。古大德说,“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要开悟不妨好好读读《楞严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