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下塅屋场记》喝彩

为《下塅屋场记》喝彩

徐亚平

《下塅屋场记》,是不可多得的解说词。新清脱俗,我心,跃向了那个屋场。

2005年腊月的一次偶然采访,被乡亲们的质朴和坚韧感动,将其遭遇专题向时任岳阳市委书记易炼红(现任江西省省长)递了汇报。促成各级领导的调研,带动了山村的发展。

为《下塅屋场记》喝彩

15年后,此地成为了岳阳乡村振兴示范屋场之一,非常欣喜。

回过神来,再读《下塅屋场记》,美文一篇!这是下塅屋场的“烟烤茶”,品一口,余香久久。

为《下塅屋场记》喝彩

美哉沈文!是韵文又是散文,老少咸宜。

“岳州城东,公田镇南,板桥下塅,屋场欣荣。”开篇16个字,亮出了屋场的地理位置和现状。屋场欣荣,给人一种成就感和向心力。

为《下塅屋场记》喝彩

“山水相亲,丹青无俗韵;初心抱朴,自然得天真。”原生态的溪流环绕、群山拥护,丹青般的小塅畈,分外宁静。乡亲的初心: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等、不靠、不要;是团结互助共同发展,不假、不欺、不散。友爱营造安稳,齐心积聚力量。

为《下塅屋场记》喝彩

“下塅屋场,虽由十余姓氏聚居,然民风和谐,邻亲友睦;尚德尚仁,患难相助。”居住人口,由一户陈姓发展到7个姓,始称“七义公”。近年又扩编到10余姓,不说刑事案件,连民事纠纷也没有。以心换心,互让互谅,形成了小屋场的“大家风”。

《下塅屋场记》中,有4个“兮”字,带给读者的不是“老气”,而是朝气。从柳宗元“永州八记”,到范仲淹《岳阳楼记》,有一个共同特点,是“之、乎、也、者 ”的字词用得恰到好处。“老八股”文,甩脱了老八股的沉重气息。沈保玲亦是如此,这一篇散文化的韵文,平实而厚重,一点也不拖泥带水。

奇哉沈文!是叙事又是抒情,简单真实。

为《下塅屋场记》喝彩

当前人居环境整治,岳阳以拆“空心房”、修缮宜保留房的“安居模式”,成为湖南经验。下塅屋场也不例外,依山傍水不是整齐划一,田园相依明显错落有致。“整旧拆空,治渠修路;兴农复垦,布景开园。”对这一事情的过程,作了全面叙述。拆除旧建筑,土地有的直接复垦,用来耕种,菜园里瓜果飘香;有的依形就势、设置成小景观,别具一格,赏心悦目。

为《下塅屋场记》喝彩

行走在下塅屋场,随处可见枇杷摇曳、柑橘掩映、桃蕊绽艳、梅子生津,总之是“物象鲜研、芳华清逸”。还有特色在哪?“广场四周,花木䓤笼;长廊石刻,弘扬新风。核心价值观,润民心以镌石;农村新气象,尊孝义而怀忠”。

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中,“童子雀跃、冠者从容”,多好!

为《下塅屋场记》喝彩

“家国主题,小屋场有大格调;寿星文化,老故事添新内容”。如果说宋代寿星夫妻平均140岁的生命,隔我们比较遥远,那身边的百岁老人自起炊烟,便是一幅活图画。103岁的老奶奶,我有过短渐交流。寿文化,由古至今由远及近,宛如屋场的“招牌菜”。

妙哉沈文!是表彰又是激励,号角催人。

人居环境的改善,总会涉及到一些人的利益,要不要人作出让步,会不会有人作出牺牲?在道路拓宽、绿化布局时,首用是土地的占用。公益用地没有补偿,属于无偿捐献。在这一过程中,吴家、林家、陈家,都有人“无偿腾地”,是“林吴两姓带动一方”。真事,就真实地表达,乡亲很认可。

为《下塅屋场记》喝彩

“辉万四爹修桥栽树”,写入了清代县志,是先贤陈迹。而今,有“曾庆荣侍奉父祖”,有“林氏国清,忠于职守”,有“向晖兄妹,赡养伯父”,有“王新娥执守瘫夫”,有“李红姣长侍婆母”,有贫困子弟林玲刻苦求学……这些普通村民身上,展现出来的孝、义、善、忠、勤,值得褒扬。

这么多名字和事实,组成了一个“先进班”!据了解,这一点名表扬,乡亲是讨论之后特别提出来的。谁说好事不出门?好人好事,就要大势宣扬,这是板桥下塅屋场的村民议事和公开方式,既是村风,又是家风。公事,先公论再公开,在免去了猜疑的同时,更增强了团结。

把乡亲的观点,写入文记。作者深思后遣词造句,把事例罗列成文,让其“感动游人,温馨乡土”。

以记成文,各有所长。《下塅屋场记》,是乡村振兴、文化同行的一个范例!

下塅屋场记

沈保玲

岳州城东,公田镇南,板桥下塅,屋场欣荣。青山四围毓秀;碧水十里钟灵。朝露夕蕊,江离载菁。铺开画卷天然,寿星光耀;刻写情怀砥砺,家国梦倾。隐士守心,碑铭志笃;支部抗日,血染花明。见证沧桑,剩三栋瓦屋;投身改革,有一路春声。

四十年间风雨,六十余户人烟。古樟笼碧,容纳人间过往;石桥负重,承载岁月变迁。惠政佑民,滋春风时雨;绘图测地,起宏业华篇。整旧拆空,治渠修路;兴农复垦,布景开园。户户用心,人人竞力;时仅半载,已换新颜。

竹篱围翠,炊烟袅云;墙白瓦红,人和景丽。园滋甘露,燕子往来羽轻;鱼嚼落花,小河深浅波碧。鹭隐鹅浮,鸡犬嬉戏草庭;菜绿稻黄,村民殷勤朝夕。枇杷摇曳,肺腑常润幽香;柑橘掩映,齿唇犹盈雪汁。桃蕊绽艳,梅子生津;物象鲜妍,芳华清逸。

锄头如画笔,水墨蕴藉;梯田若锦带,梦想延伸。沿山路香径,盘旋而上;有丘壑磊叠,瘦石嶙峋。深井浮黛,青林漾秀;峦云吐瑞,寿星佑民。山水相亲,丹青无俗韵;初心抱朴,自然得天真。

广场四周,花木葱茏;长廊石刻,弘扬新风。核心价值观,润民心以镌石;农村新气象,尊孝义而怀忠。家国主题,小屋场有大格调;寿星文化,老故事添新内容。诗书传承,文化养成环境;耕读人家,清波澈映襟胸。春服既成,童子雀跃;暮归而咏,冠者从容。

下塅屋场,虽由十余姓氏聚居,然民风和谐,邻亲友睦;尚德尚仁,患难相助。林吴两姓带动一方,辉万四爹修桥栽树。吴林陈无偿腾地,曾庆荣侍奉父祖。林氏国清,忠于职守;向晖兄妹,赡养伯父;王新娥执守瘫夫,李红姣长侍婆母。良贞百岁换齿,林玲北大才女。忠耶?孝耶?义耶?寿耶?感动游人,温馨乡土。凡此种种,不一一而述。

日月朗照兮,下塅屋场。道德传世兮,梅影横香。养心惬意兮,韶景流光。岁月静好兮,国盛民昌。

是为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