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版《红楼梦》开播至今30多年了,是无数观众心目中的经典之作,是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影响最大、最广泛的一次普及,被誉为中国电视史上的绝妙篇章。

1979年,王扶林导演随团赴英国访问,看到了英国的电视台把英国名著改编成电视连续剧搬上了屏幕,他想:为什么我们不能把中国的名著改编成电视连续剧?(青年时的王扶林)

中央电视台副台长洪民生很支持王扶林的想法,决定拍摄中国的四大名著,在台务会议上提出通过了拍摄电视剧《红楼梦》的计划。

剧组有一个史无前例的顾问团,成员有王朝闻、王昆仑、曹禺、沈从文、朱家溍、启功、吴世昌、周汝昌、钟惦斐、吴祖光等,大师云集,空前绝后。(红学家周汝昌和演员张莉)

历时三年拍摄到《红楼梦》播出时已有若干人的名字画上了黑框。这些大师没有任何报酬,却热情地贡献了他们的学识和意见,顾问团成员目前只有杨乃济老先生还健在。(杨乃济在《红楼梦》剧组三十年聚会上)

就在电视剧《红楼梦》筹拍不久,北京电影制片厂要投拍电影《红楼梦》,著名导演谢铁骊执导。著名演员刘晓庆、李秀明、傅艺伟、赵丽蓉等参演,总投资2200万元。(电影《红楼梦》中的刘晓庆和赵丽蓉)

而电视剧《红楼梦》的初步投资只有好不容易争取到的500万元,当时几乎所有人都不看好电视剧《红楼梦》,关注度也远不及电影版《红楼梦》吸引眼球。(电影《红楼梦》剧照)

当时曾邀请1963年越剧电影版《红楼梦》的导演岑范执导,但他却拒绝了。又邀请了著名导演成荫,但可惜成荫先生不久便过世了,王扶林只好自己担任总导演。(欧阳奋强、王扶林、袁玫)

王扶林经过甄选,邀请很有才华的李耀宗做摄影,但他不想跟女朋友分开拒绝了。王扶林当即决定把他女友也调进剧组,女友是武汉儿童艺术剧院的演员东方闻樱,后来成了贾探春的扮演者。(东方闻樱)

王扶林夫人王之芙问作曲王立平是否有兴趣为电视剧《红楼梦》作曲时,王立平老师当即答应,表示愿倾尽心力,将自己创作的黄金年华押上,为《红楼梦》谱曲。王扶林(左)王立平(右)

可某些领导认为王立平的作品多为流行乐,是下里巴人,但王立平态度坚决而诚恳,愿先行尝试一下由专家们审慎裁定。他对红楼音乐基调的理解是“满腔惆怅、无限感慨”八字,初步得到认可。(王立平、陈晓旭)

以往王立平创作神速,这次却彻底沉淀下来,用整整四年多的时间反复阅读小说,冥思谱曲。他自称“一朝入梦,终身不醒”,四年多的凝注都已经难分梦境真假。(王立平、张莉)

为了寻找歌曲的演绎者,王立平舍却那些成名的歌者,他要全新的嗓子,他偶然发现了长春一汽的化验员陈力,未经训练纯真而青涩的声音,恰恰满足了王立平的要求。(陈晓旭、陈力)

陈力加入剧组演员训练班,还扮演了剧中“柳嫂”一角,王立平逐字逐句教她唱,要求之严经常把陈力训到哭,其间陈力的丈夫过世,她的演唱越发柔肠百结,成就了不朽的天籁。(陈力饰演柳嫂)

在选角上,领导与剧组也作出了一项让人跌破眼镜的重大决定:大观园的少年男女,不选名人明星,全部由新人出演。剧组在媒体公布消息,在全国范围内遴选《红楼梦》演员。(电视剧《红楼梦》剧照)

当年18岁的陈晓旭是鞍山话剧团的演员,她男朋友毕彦君从《大众电视》看到《红楼梦》剧组海选演员的消息,极力怂恿陈晓旭报名,陈晓旭将自己照片和她写的一首诗寄到剧组。(毕彦君、陈晓旭)

陈晓旭很快接到邀请信,进入《红楼梦》演员训练班,当时黛玉组的演员有后来饰演秦可卿的张蕾、饰演晴雯的张静林、饰演惜春的胡泽红、饰演秋桐的沈璐等人。(张静林的林黛玉试妆照)

王扶林导演问陈晓旭,如果不演林黛玉,会演哪个角色。陈晓旭则说“如果我演别的角色,观众会认为林黛玉在演别人”。陈晓旭为观众奉献了经典林黛玉,她却像陷入红楼魔咒,于2007年5月13日逝世,年仅41岁。(王扶林在给陈晓旭说戏)

最初宝钗组的候选人有成梅、郭霄珍和袁玫,最终成梅饰演了贾元春,郭霄珍饰演了史湘云,袁玫饰演了袭人,紫鹃组的张莉被选中饰演薛宝钗。(张莉的紫鹃试妆照)

王熙凤组候选人有乐韵、周月和邓婕,呼声最大的是乐韵,她身材高挑年轻漂亮,后来因为急于出国退出了。1988年被香港影星罗烈带去香港,1996年坠楼自尽,年仅29岁。(乐韵的王熙凤试妆照)

邓婕因个子小皮肤黑饱受质疑,但经过多次试戏,邓婕获得导演认可,最终得到王熙凤这一重要角色。因饰演王熙凤邓婕获得1987年的飞天奖和金鹰奖最佳女配角奖。(年轻时的邓婕)

主要女性角色都有了,只有男主角贾宝玉还没有找到合适的扮演者,当时在峨眉电影制片厂的欧阳奋强被人推荐,邀请去北京试戏,他要拒绝,听说能报销飞机票,从没坐过飞机的他心动了。(欧阳奋强)

欧阳奋强到北京《红楼梦》剧组,和筛选出来试宝玉的24个小伙子同时面试,被选中饰演贾宝玉,却因为形象遭到化妆师和摄影师的质疑,为了更接近角色,他还去垫下巴。(欧阳奋强饰演贾宝玉)

1984年春夏期间,剧组在北京圆明园举办了两期红楼梦剧组演员学习班,主要研究原著,分析角色,亦学习琴棋书画,增强艺术修养,通过学习确定了最终的演员人选。(红楼梦剧组演员学习班)

为了拍摄需要,按照原著描述在北京宣武区建立了大观园,另外在河北正定县建造了宁国府、荣国府和宁荣街等景址,现都成为旅游风景区。(正定荣国府)

根据每个角色的性格特点,设计不同的服装搭配,根据场景和气氛不同,服装设计师史延芹也设计不一样的服饰,她设计了2000多套服饰。(陈晓旭饰林黛玉)

光林黛玉一人就有40余套服装,史延芹给她定了非常冷的调子。林黛玉属于宁折不弯的性格,服装上基本是按梅花、竹子,这类代表高洁的图案,以表达她性格的高洁。(陈晓旭饰林黛玉)

甄士隐抱英莲逛街一场戏里,出现的年画是苏州刺绣研究所珍藏的乾隆年间的木版年画,泥人是苏州博物馆藏清代虎丘泥人。制作之严谨可见一斑。

1984年9月10日在安徽黄山正式开机,1987年上半年完成拍摄,总投资680万元。整个拍摄过程历时三年,剧组先后走遍全国10个省市的41个地区的219个景点,拍摄镜头近万个。

全剧根据《红楼梦》前八十回原著改编,后面部分根据红学研究成果创作。限于当时电视剧拍摄技术水平,原著中的“贾宝玉梦游太虚境”等删减了。

秦可卿之死一段也没有完全按照原著,原已拍好的秦钟等人物在播出时候戏份全部删除。探春远嫁等创作情节完美地体现了电视艺术的多重表现形式。

1987年春节试播了六集,1987年5月2日《红楼梦》在中央电视台和香港亚视同步播出,引起轰动。至今重播1000余次,被亿万观众奉为心目中的经典。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