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没想到,一部电影能化解春节期间90%以上的尴尬时刻。

你看《流浪地球》吗?

看了!...

一个问句马上化干戈为玉帛或者鉴别敌我划清界限。

大有战狼之势,也好似去年的《红海行动》。

在各种激烈吹捧、讨论、争执、玩笑的相互作用下,这部被导演郭帆称作“小破球”的电影轻松突破26亿,刷新了国产电影单日票房记录,成为春节档电影混战的佼佼者。

蹿升速度堪比一场奇迹,给取消票价补偿之后冷淡的院线带来了一剂鸡血,随之小破球收获了口碑与上座率的双丰收。

要知道,在魔幻的春节7日之前,这部电影预售不佳,要向周星驰《新喜剧之王》和宁浩《疯狂的外星人的》两位大佬低头。

而导演郭帆也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电影新人,没人能想象到,上一部还在拍青春偶像《同桌的你》,转头涉足了中国荒漠般的科幻片,还能做得如此优秀

当然,这部现象级电影的确值得吹爆。

首先,它搭建起了可以比肩好莱坞工业化水平的世界末日奇观。

凛冬降临,熟悉的北京CBD和上海东方明珠被冰封,不寒而栗的感觉瞬间扑面而来。

科技感十足,对称完美极度舒适的空间站。

浩瀚宇宙中,星球静谧的神秘美感。

未来感十足的装备以及各种燃爆大场面组成了它的骨架。

值得一提,75%以上的特效由中国团队完成。

这些血统纯正的中国公司与中国的特效人展现了在面对脑洞场景时,中国人也能有不俗的想象力,终于一洗5毛特效之耻。

《流浪地球》还几乎在同一时间闯出国门在北美上映,首周票房名列13位。

《纽约时报》以“中国电影终于加入太空竞赛”为题进行了全面报道。

或许这一次,制霸光影世界的好莱坞也有一点小紧张?

除了视觉特效之外,真正让人动情的是围绕家,以及意象化的家——地球,展开的父子之情,兄妹之情,同为地球人的手足之情,这些情感与硬核科技混合在一起,变成了一种让人嗨翻天的迷幻饮料。

当吴京饰演的父亲,为了地球也为了家人,要去开始孤独的外太空之旅时,他对儿子户口的告别宣言是,“你只要数三二一,抬头就能看到爸爸。”

在结尾处,父亲与户口的真正告别之时,由于失重,一颗颗泪珠悬浮于宇航服中。

这些并不用力煽情的画面击中了我们内心柔软的地带。

视觉效果是整部电影的骨架,而引发共情的桥段才是真正流淌其中的血液,电影“活起来”了,我们也仿佛跟着主角们开始了刺激的冒险。

银幕之外的故事也足够热血。

《流浪地球》的剧本在被国内外无数导演拒绝之后,才流转于郭帆手上,也算临危受命。

他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这次拍摄或许可能影响中国科幻的未来——“如果这次不赚钱,那么可能中国很多年都不会有人敢动科幻题材了。”

拍摄过程,屡次遭受资金困难,请不来大牌演员,投资方中途撤资,甚至要向只是来客串的整个剧组的最大牌吴京求助。

吴京深受感动,想到自己拍摄《战狼》时也曾如此窘迫,便慷慨解囊,自掏腰包6000万,并免去酬劳。

这段幕后被网友戏称为“空手套战狼”。

《疯狂外星人》导演宁浩、《飞驰人生》导演韩寒与郭帆同时在春节档角逐,但三人义气相挺使这场战役没了硝烟,多了战友情。

韩寒与郭帆在同一个后期公司做特效,拍摄过程就互诉衷肠啦,求个安慰啦。

宁浩与郭帆的渊源更深。

《流浪地球》的版权是宁浩先买走的,中间还续过一次版权费。由于种种原因才卖给了中影。

同是科幻题材,宁浩甚至把《疯狂的外星人》的太空舱和衣服都借给了《流浪地球》。

宁浩在采访中义气表示,他完全不在乎与《流浪地球》变成了竞争对手,“郭帆做到了“对得起刘老师”,我真的很高兴,终于可以放心了。”

场上一团和气,场外的评论战场则硝烟弥漫。

1星尴黑与5星无脑自嗨出现在各大平台。一部电影变成了划定圈层的考试题。变为攻击某个演员,某种主义的工具。

种种讨论都能说明,观众们面对横空出世的《流浪地球》,缺乏理性的“准备”。

正好应对空间站中的机器人的“遗言”——让地球人永远保持理智确实是一种奢求

对我而言,《流浪地球》有以下2点非常特别:

1、终于有一部电影把“叛逆”当作一种优秀的品质来描写。

2、个人英雄主义的体现。

电影中的吴京在决定牺牲自己,点燃空间站时,全然是个人决定,还是在联合政府决定之前。

而它的缺点也很明显,就是缺乏对生命、末日的哲学思考,视听语言缺乏足够的深度。

相比另外一部曾轰动全球的《星际穿越》,印象最深并非虫洞的影像化,而是在末日来临之前,一家三口,开着一辆破皮卡穿越一片毫无生机的玉米地,那种吱吱格格的声音伴随着我的鸡皮疙瘩此起彼伏。

这个场景简单却深远,没有一句台词动作直接指向了电影主题,而是用了一切生活可见的视听语言把世界末日与家庭亲情联结,造成了极具可怕的化学反应。

如果观众不仅追求2个小时的肾上腺激增,从这部电影得到的启示至少有2点,1、保护地球,2珍惜家人。

讨论这2点如何落实于现实生活中去,肯定比讨论中国人到底能不能拯救世界有意义。

请稍安勿躁,不必捧上天也不必严重到口诛笔伐,《流浪地球》只是一个开始,我们的目标当然不是打败好莱坞,不是在光影世界中打败欧美,我们的征程是星辰大海

(编辑:咖啡糖)

《生活PLUS》新刊面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