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农村的交通条件十分滞后,农民出行着实不方便。外面的资源进不来,村里的农产品也出不去,严重阻碍了农村致富的脚步。因此国家从2003年起,启动“村村通”工程。

农户:农村堵车比城里还严重!“村村通”的公路为何总不通?

按理说这么好的政策,大家应该支持才对。但经过这些年,却有农民说“村村通”成了“村村痛”,这样的路还不如不修呢!修路便民却惹来一大片抱怨声,这是为啥?

1、太窄!

现在农村生活水平也提高了,家家户户都开上了汽车,很多村子里只有一条主干道,所以在村里行驶的时候会车是非常常见的。

但这时候就尴尬了,因为道路太窄,根本不可能同时经过,2米——3米的宽度,还不如原来的土路宽,“擦肩而过”在这里体现的淋漓尽致,对于老司机来说这可能不叫个事,但遇到新手,难免会出现剐蹭。

赶上过年的时候,大家都回家了,都开车走亲戚,那时候才叫一个壮观,有村民开玩笑说“农村原来也会堵车”啊!

现在的农村不仅会堵车,堵起来可能比城里还严重!

农户:农村堵车比城里还严重!“村村通”的公路为何总不通?

2、质量太差!

“村村通”的路修的快,坏的也快。

基本上用个一年两年的,路上就会出现裂缝、起翘,时间长了导致损坏越来越严重,直到最后又变成了坑坑洼洼的。不仅如此,还因为道路损坏留下了很多的石头块,给通行增加了安全隐患。

在这种路上骑车那才叫一个“刺激”,比唱《忐忑》都忐忑啊!遇到这种豆腐渣工程,村民也是没办法。

农户:农村堵车比城里还严重!“村村通”的公路为何总不通?

3、修完就没人管了!

农村的道路修完之后,后期的养护维修就没人管了。本来质量就不过关,再加上没有后期的维修,用不了多久,整条路就无法使用了。

农户:农村堵车比城里还严重!“村村通”的公路为何总不通?

话说国家掏钱修的路,怎么能修成这样?

1、偷工减料,中饱私囊!

给村里修路,肯定是村干部负责,他们私下里和施工方沟通,利用劣质的材料来修建道路,一分钱一分货,这是硬道理,也是道路质量次的主要原因!能不修的地方就不修,能不用好材料就不用好材料,自然坚持不了多久!省下来的钱进了谁的腰包,咱们就不明说了。

农户:农村堵车比城里还严重!“村村通”的公路为何总不通?

2、私自降低国家标准!

国家对于“村村通”工程的实施自然是有施工标准的,一般路边要保持6米多,山区修路难修,所以保持4米左右。但是很多施工单位为了节约工期、节约材料、节约国家拨下来的费用就降低标准,6米降4米,4米降3米。以前私家车没这么普遍的时候不明显,现在私家车多了,到处都是堵车的情况。

农户:农村堵车比城里还严重!“村村通”的公路为何总不通?

3、在原有道路上铺垫修建!

同样为了赶工期,省材料,施工方在原有的道路上铺垫修建,而不是动工重建,直接在上面铺上水泥或者柏油,路基都没有经过很好的垫高或者固化处理。

一些低洼地带,下雨后公路会直接泡在水里,水泥路面还好,如果用的是柏油路面,泡在水里,用不了多久路面就会损毁严重。没有垫高的路面在夏天雨水多发季节,还会造成雨水漫过公路,直接断交。

农户:农村堵车比城里还严重!“村村通”的公路为何总不通?

4、村干部肆意妄为!

村里人很多不懂法律,对国家政策也不了解,所以村干部就可以为所欲为,把高标的材料换成低标,对工程质量毫不关心,出现豆腐渣工程也是必然,本来使用年限应该挺长的公路,现在两年不到就破烂不堪,这种情况,在中国农村是非常常见的。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