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年过去了,人们说陈年旧事可以被埋葬,然而我终于明白这是错的,因为往事会自行爬上来。

——《追风筝的人》

我读《追风筝的人》

读《追风筝的人》

文/laetitia

编辑/小森林

来源/森林21天共读

顿,

嘛呢?

因为偏见,我一直没打开这本书,《追风筝的人》,推荐它的人太多了,太畅销了,畅销到,让我反感。怎么讲,有点儿像打预防针那样,根本不需要100%的人群都接受疫苗,理论上,接种的人能达到70%就差不多可以了…… 我就安慰自己,做剩下的那30%吧......

可是好奇心,噗,哈哈哈哈哈,打败我自己的只有我自己。强大的好奇心,让我终于忍不住看看为什么大家都说它好......

的确,故事很紧凑,感谢翻译,中文读起来很顺畅。它的结构有点像《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成年后的男主在美国这个和谐社会里回忆儿时的点点滴滴,我没看过它的电影版,不过出现在眼前的是扮演少年派成人的那个印裔演员。之前我读过一本《寻找更明亮的天空》,讲真,他们的口气很像,措辞用法很像,节奏很像,里面的悲惨遭遇不像但是也很像。开始我只能把它当成因为背景相同,因为同类的产品,像手机嘛,一个华为一个三星,对于从未使用过任何一个的我来说,它们看上去当然很像。

然后,我被我的好奇心赢了。读完书,我去查了一下作者的资料......

好吧,我明白了,为什么在看这本书时,尽管我也愤怒过可怜过难过过感叹过,但是却没有在读《寻找更明亮的天空》的感动与思考。是因为自己生活在欧洲,美国电视剧看多了,Kaboul街头的活埋、悬挂的尸体、茫然的路人、各国政府的各自为营吗?好像不是。

大家都说书里的风筝象征着“亲情友情爱情”“正直善良诚实”,还要“无论它意味着什么,都要勇敢地追”—— 然而你们真的是在读这本书吗?要知道,阿富汗的这个风筝比赛,重点在一个“斗”字,比的不是谁飞得更高、更远、更久,而是不管付出什么代价,宁愿割破自己的手,也要竭尽全力割断他人风筝的线 !这算什么玩法,难道要用亲情友情爱情正直善良诚实杀死对手才行?!OMG,讲真,坏人也不是都从地缝里蹦出来的,这得是些何等劣性的人们想出来的游戏,游戏而已。那里没完没了地战乱,我们是不是可以问一问“为什么不是别的地方(的人)呢?”

我读《追风筝的人》

因为有父爱这个感性话题,像是蛋糕里必须打发的蛋白一样,它使整本书的故事gonfler,膨胀了,起来。软绵绵地击中所有人的软肋,让读者们吃得津津有味…… 然而,拜托,父爱这个东西,也得是在值得期待的时候才值得期待,男主他爹根本就渣,老婆这边才难产死掉就去睡了自己仆人的太太(甚至更早时),然后到死也不敢承认的私生子,他才是那个“不能保护自己的男孩,长大之后什么东西都保护不了”的人。是他逼走了莎娜芭,这个美丽又苦难的女人才是书里真正的主角!然而书里只留给了她两句话的长度……

故事很假,描写得很真。这就是跟《寻找更明亮的天空》的真人真事不同。我没有办法更有人情味儿的去解读它,被它感动。我只能说,这位在外交高官显贵家庭出身,在巴黎长大,在美国行医的作者卡勒得·胡塞尼是位很有学识修养并且很会编故事的人。(当然比《少年派》还是要差了很多。)

用来割断他人的风筝,我宁愿它是假的。

西西

2019/06/21

Corlay 法国

关于共读 公众号

森林21天共读活动由森林读书会举办,每天认识一本书,连续21天。本期活动报名结束,参与下期活动请留意微信公众号:与森林有约

好书推荐

我读《追风筝的人》

胡赛尼小说系列(套装3册)

原价:108元

森林特价:79.8元

长按识别二维码可购买

本期编辑 森林

合作请咨询微信:s527953132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