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七王”

系列,和王

杨沂中

我们都知道:

岳飞

秦桧

和宋高宗

赵构

一起将他陷害的,为了安全起见,赵构专门派上了自己最为信任的人

杨沂中

监斩。没想到,南宋两大著名的抗战将领,竟然会以这样一种方式做最后的道别。

杨沂中无罪,所以,岳飞并不怪他,甚至,岳飞也不怪赵构,因为岳飞心中一片雪亮:自己唯有一死,才能对得住自己的心!为了国家和民族,纵然一死,又有何妨!如果你理解岳飞,请不要为他悲伤,他用生命换来的这种精神,才是永恒!

好了,今天我们继续“南宋七王”(

蕲王韩世忠、鄜王刘光世、循王张俊、鄂王岳飞、和王杨沂中、涪王吴玠、信王吴璘

)。

韩世忠和刘光世前面已经讲了,张俊和岳飞,我在

“中兴四将”

里面也讲过了,这里就不再重复,接下来,我们该了解一下送岳武穆走完最后一程的杨沂中了。

宋朝,凡是姓杨的,我们都会不由自主地想到

杨家将

,尤其是武将。杨沂中是杨家将的后代吗?

关于这个问题,别说其他人,就连今天的

中华杨氏

都在不断的考证和争论中。

不过我这人很懒,喜欢用反证法:如果杨沂中真是杨家将的后代,不用我们去论证,史书一定是大书特书,让杨家将的光环一直延续下去。然而,这个问题直到今天都还存疑,那就反证可以得出:杨沂中是杨家将后代的可能性非常小,至少,到目前还没找到直接确凿的证据。

当然,严谨的东西还得靠我们不断的论证和发掘,小聪明只能拿来娱乐娱乐罢了。

不管杨沂中是不是杨家将的后代,但他也是将门出身,祖、父两代都因为抗金而死。从这一点上我觉得:他们不输杨家将,至少比那些不战而逃的

“逃跑将军”

强上一百倍!

杨沂中比韩世忠、刘光世、张俊要小10多岁,和岳飞年龄差不多。金军南侵的时候,杨沂中20出头,虽能上战场,但经验和实力都不足,所以上不了大台面。不过,杨沂中也因此很好地保存了下来,作为烈士家属,为南宋的中兴留下了生命的火种。

杨沂中领兵后,归属于

张俊

帐下,将来张俊立下的很多功劳,杨沂中出力最多,这就跟刘光世的手下大将

王德

一样。

张俊是个投机分子,他紧紧地抱住赵构的大腿,为南宋早期的稳定立下了大功,所以赵构对张俊非常感恩,张俊最后也得善终。

而杨沂中则是张俊安排在赵构身边负责赵构安全的一个贴身将领,所以赵构对杨沂中更加贴心,甚至,比张俊还更加信任(用杨沂中监斩岳飞不是没有道理的)。

后来,杨沂中发展为赵构直接控制的一支军队,和张俊、韩世忠、岳飞的军队比起来,更让赵构放心。

杨沂中前期的战绩还挺不错,多次平叛、剿匪,皆功德圆满。和“伪齐”的

藕塘一战

,更是大获全胜,直接导致了伪齐政权的跨杆儿。但这场战役未被列入

“中兴十三处战功”

,因为它不是对金作战。

杨沂中生平的最后一次大战,就是和“中兴四将”的最后绝唱。当时,

岳飞

在郾城取得大捷,

刘锜

在顺昌取得大捷,抗金形势一片大好。而此时,杨沂中随张俊与金国争夺淮西。

杨沂中先在

柘皋之战

中取得大胜,大破金国

拐子马

。但主将张俊贪功耍小心眼,导致宋军配合出现问题,杨沂中和王德中了金军埋伏,差点儿全军覆没。

这次大战以后,金、宋开启谈判通道,

“绍兴和议”

随后签订,中兴四将的兵权也随即解除(岳飞遇害)。也就是说:这次大战成为中兴四将的谢幕之战,

杨沂中依然受赵构的宠信如故,被赵构视为自己的郭子仪。但从那以后,杨沂中的人生,就跟南宋和金国的战事一样,再无出彩之处。

隆兴北伐

的时候,杨沂中已然成为一个看客,有心无力。

杨沂中封王,对于南宋统治者来说,实至名归。

(明天继续)

本文作者

《蜀山笔侠》

,号

“賨人客”

,一个有“灵魂”的历史作者,专注原创,拒绝抄袭。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