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十几年前,曾经被一个合伙人骗了很多钱,当时年轻气盛,想找人帮忙进行报复,被一个香港的朋友知道了,他比我大十几岁,在一个美国的电子公司做总经理,也认识骗我的那个人,就请我吃饭,给我讲了鹅卵石的故事。

河里的石头,如果是棱角过于分明的,不久,就会被磨砺得没有了棱角,甚至会被冲刷成沙子,反而,是那些鹅卵石,没有任何棱角,可以永远地存在下去,哪怕过了许多年,形状也不会改变,因此,人的棱角过于分明,也同样地,不一定是好事,表面上圆滑一些,实际上更有耐力和持久性。他用这个故事劝我说,钱是赚不完的,为钱动气,是不值得的。

我听从了他的话,就将此事作罢了。后来我一直十分庆幸自己在年轻的时候,能够交上这样的朋友,可以真的为我来说一些道理,劝诫我。后来,我也一直比较注意,尽量不要为任何事情生气,哪怕别人骗了自己,甚至是害了自己,我也常常就这样放到脑后,随他去了。

前一段时间,看《论语》,发现有这样一段话:“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翻译成白话,就是,孔子的学生问孔子:“我能做到以德报怨,不错吧?”孔子说:“如果以德报怨的话,那你用什么来报德呢?所以,应该以直报怨,而以德来报德。”这里的德,是有恩德的意思,而怨则是仇恨。别人伤害了你,你用恩德来回报,那你怎么面对那些对你有恩德的人呢?

看到这里,我觉得有些惶恐了,甚至后脊梁有些冒汗了。我以前总想着用自己的大度和宽容,来原谅别人的过失,并一直自以为得意,还认为这是属于高风亮节的作法。却原来,这是连圣人都不赞同的做法!

如果别人对你有恩,应该如何做,这是比较容易决定的,以德报德,这当然是不错的。问题就在于,以何报怨,就是如何对待那些曾经伤害过你的人?

在中国的民间,是有一个说法,叫做“有仇不报非君子”,但是,同时也也有另一个说法,就是“怨怨相报何时了?”那么,如果不以怨报怨的话,反而还提倡“以德报怨”,就是当别人害了你时,反而要求你去施恩于他,不仅于情接受不了,即便是于理,现在看来,也是说不过去的。

所以孔子说,以直抱怨。以直报怨和以怨报怨的区别,在于“以怨报怨”的重点是看结果,你伤了我,就必然要伤你,你杀了我的人,我就要一命抵一命。而以直报怨的重点,是看过程。你伤害了我,我要你知道你做的不对,还要你明白你会受到惩罚,这个惩罚可能包括道德上的、法律上的、经济上的和社会上的多方面的惩罚。目的,是让这种“怨”不要再延续下去,而是尽可能早地结束。

说回十几年前的那件事,后来那骗我的人又因为骗了别人,被人追到家中,现在已经不知所终了。

所以,我想,能够以直报怨的时候,就以直报怨;当自己觉得无法以直报怨的时候,不妨还是以德报怨吧,反正,对方如果能够被德所感化的话,对所有的人都是一件好事;不能被感化的话,也是逃不过因果的制裁的。

2、

以宽宏之心待人,其实这也没什么不对。但做事总有个“度”,过了也就不好了。

有这么一个小故事,讲的是唐朝时的事。唐朝推崇老子,人们都以老子的话为准绳。有一对兄弟,弟弟要外出办事,在临行前哥哥问他:“如果有人往你脸上吐吐沫,你要怎么办?”想来是问弟弟如何处理矛盾。弟弟回答说:“我用手把脸上的吐沫擦掉,继续赶路。”哥哥听后,有些不满,说了一句:“以德报怨。”弟弟做恍然大悟状,说道:“那我就让吐沫自然风干,继续赶路。”哥哥于是放心的让弟弟出门了。

这故事听起来有点像个笑话,我们看了想必都会觉得有些荒谬。但我们身边就没有类似的事情发生么?也不尽然。

在恋爱婚姻关系中,这种类似情况的发生频率还不低呢。前段时间我的一个朋友的朋友正处在失恋期,俩人闹得很厉害。女孩子跑来向我诉苦,说她是如何的离不开他,是自己如何如何的不好,导致现在关系的破裂,又希望做些什么来挽回俩人的感情。听了半天,我忍不住问了一句,他就那么好么?他对你有多好呢?女孩有些愣住了,后来谈到男友对她非打即骂,但女孩还认为是她不好,总是自己没事找事造成的。就算对方提出分手了,也认为是自己的不对,想办法补偿对方,希望对方回心转意。

我们先不论谁是谁非,就分手这件事上,女方完全做到了以德报怨的程度,但结果如何呢?男方意志及其坚定,大有老死不相往来的架势。“以德报怨”到这种程度,是否连自己的自尊和人格都失去了呢?自己都不珍惜自己,还有谁会来珍惜你。

生活中,当你觉得不好意思拒绝别人贪你便宜或者想无成本欺负你、你想忍忍算了的时候,对方根本就没有不好意思过。我还要把我的宽容保留给善良的、更值得为之付出的人,不应该浪费在不值得的人身上。

孔子说:“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以正直公平的心来回报怨恨,走人间正道,做事无愧于心,不委曲求全就好,而恩德要用恩德来回报。

老实人吃亏怎么办?

以德报怨

老实人吃亏怎么办?

论语

老实人吃亏怎么办?

论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