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一个视频在妈妈群里很火,美国加州3岁小男孩Tydus,为妈妈准备暖心的晚餐。

他像一个小大人一样,去超市推着比他人还高的小推车,买千层面、面包,还准备了鲜花;踮着脚努力去够微波炉,把千层面做好;用烤箱烤面包,准备好妈妈爱喝的饮料…

拿果汁的时候,不小心摔了一跤,也不哭闹,爬起来用抹布仔仔细细的擦好地板,还自嘲,“生活就是如此,兄弟”。

独立,是孩子最大的底气

引发讨论的同时,也让人不禁想起之前的神童魏永康,13岁上大学17岁入中科院,最终却因为生活不能自理而被劝退;还有48岁“海龟”归乡宅家7年不工作,80岁患尿毒症的老母亲不得已状告儿子等中国式巨婴新闻。

独立,是孩子最大的底气

有很多孩子,由于缺乏独立精神的培养,既要美国的自由,又要中国的宠爱,没有美国孩子的主动,又失去了中国的孝道,最后变成了巨婴。

在生活中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一个孩子的独立,起始于他在家里被当成独立的家庭成员,他的意见被尊重,他在为这个家付出自己的劳动力,他能感受到父母的爱。

哈佛大学一项研究指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务劳动与孩子的动作技能、认知能力的发展以及责任感的培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像是孩子在做家务的时候,需要运用到他们的大肌肉力量,身体的控制能力,手脑协调能力等,这都是在锻炼孩子的本体觉;孩子在端碗筷的时候,需要用到他们的平衡能力,这就是锻炼孩子的前庭觉;孩子在洗碗、洗衣服的时候,他们的触觉在感受碗筷、水和衣物的力量。

独立,是孩子最大的底气

美国育儿专家伊丽莎白·潘特丽,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的特点曾设计过一份《儿童学做家务事年龄表》:

4-5岁时,要学会铺床、折衣服、帮妈妈收拾碗筷;

5-6岁时,要学会自己整理去上学的书包,收拾自己的房间;

7-12岁时,能做简单的饭,和拖地扫地等家务,会用洗衣机和烘干机等。


当孩子掌握了独立的生活能力,他们的人格朝向独立发展,他们才会成为优秀的人才。

培养孩子独立学习的能力

当代家庭矛盾的80%是什么?是家长陪孩子写作业。

很多家长在孩子的学习中,给自己的定位是辅助学习,作业写不好了要检查出来,作业没做对了要给他改正,孩子教不会把自己气得快要脑溢血进医院。

不写作业,母慈子孝,一写作业,鸡飞狗跳。

独立,是孩子最大的底气

▲陪写作业哭笑不得的岳云鹏

这种辅导和陪伴,对于养成孩子独立学习的行为习惯,是非常不可取的。

首先,家长在旁边辅导孩子,会给孩子带来压力,直接分散了孩子的注意力。孩子没有办法专注于作业上,作业的质量就大幅度下降了。

其次,对于孩子的学习来说,最重要的是学习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当孩子长时间习惯性依赖家长检查,孩子的专注力和学习能力都下降了,没有办法自己专注的学习,成绩自然上不去。

如果孩子能够有良好的专注力、能够自己独立的进行学习,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还是以后的工作中,都能迅速的吸收知识、掌握知识,就不需要家长额外的天天操心了。

诗人于戈曾说:你什么都可以给孩子,唯独对生活的经历,喜怒哀乐、成功挫折,你无法给孩子。

就如同这个视频里3岁的小男孩,他会尽自己所能做一些能做的事情,为妈妈准备晚餐,告诉妈妈爱她,在这个过程中,他的能力得到了锻炼,也收获了妈妈表达爱的欢欣。

注重培养孩子的能力,让他敢想、敢做、敢承担,否则你替孩子走的路,最后都会成为他的坑。

*图片来源网络,如侵删

独立,是孩子最大的底气

独立,是孩子最大的底气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