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频:夹缝里闪烁人性的光芒丨作家书单孙频:夹缝里闪烁人性的光芒丨作家书单孙频:夹缝里闪烁人性的光芒丨作家书单

小说有冷的一面。在几乎所有人都在打温暖牌时,孙频依旧一丝不苟地要把人世间的疼痛写出来,她对待文字和对待生活一样真实。

她说,无人不痛,无生活不痛。尽管如此,我依旧爱这苍凉而残酷的生活。

不欺瞒自己,坦然面对生活所赐予的一切。也许,这是一份该死的生活,但我依旧爱着它。

本期,作家孙频拿出一份她的书单,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她的硬朗与光芒。

——书房菌按

孙频:夹缝里闪烁人性的光芒丨作家书单

作家书单 · 孙频

孙频,1983年生,毕业于兰州大学中文系,现为江苏作协专业作家。已出版有小说集《疼》《盐》《同体》《三人成宴》《松林夜宴图》等;新近出版中篇小说集《鲛在水中央》。

作家孙频书单

胡安▪鲁尔福《燃烧的原野》

威廉▪福克纳《致艾米丽的玫瑰》

加西亚▪马尔克斯《没有人给他写信的上校》

海明威《白象似的群山》

陀思妥耶夫斯基《卡拉马左夫兄弟》

茨威格《象棋的故事》

司汤达《红与黑》

福楼拜《包法利夫人》

塞林格《九故事》

巴别尔《红色骑兵军》

安妮▪普鲁《近距离:怀俄明故事》

杜鲁门▪卡波特《圣诞忆旧集》

奥康纳《好人难寻》

帕斯捷尔纳克《日瓦戈医生》

《鲛在水中央》:夹缝里闪烁人性的光芒

文 曹雨河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势不可挡,作为个体的人如微尘,附着车轮上的顺利抵达人生的下一站,被甩下或碾压的承受另一种命运。

《鲛在水中央》与《天体之诗》不同的是讲述那些因时代变迁招致“罪与罚”人们的故事,及其命运夹缝里闪烁的人性光芒。

郭世良本名梁海涛,因犯事躲避法律惩罚改名换姓逃逸,或者说时代碾压后甩出的人。他热爱文学,高考落榜后发奋读书写作,因“多看了两眼”填补“严打”名额;

监禁两年无罪释放,背着“黑锅”无处安身,父亲以速死的方式让他“接班”,却遭下岗风潮;“买断工龄”的活命钱被骗(受骗的还有另外三个工友);

他们将骗子谋害沉入莽林的湖底,从此改名换姓南躲北藏、东流西窜。和他一起混世的人,或为吏或发财,唯有他躲进深山老林(废弃的铅厂),过着野人的生活,守着父母的坟茔、守着湖底的秘密。

孙频:夹缝里闪烁人性的光芒丨作家书单

图片来源于网络,与本文无关

郭世良始终西服革履衣装整饬。他这种装束有着双重性,一是维持内心不至于滑塌,为此,他躲在深山老林里,身上披麻袋也无人过问,可他依然着装容貌一丝不苟;

二是他的着装很容易跟其他人区别开来,暴露身份出卖自己,他明知着装的危险性,也终年不改穿戴。自我内心把持与生存风险的矛盾下,他不畏风险选择心灵整饬。

郭世良除了保持容装严整,还保持阅读习惯。他常去山下藏书颇丰的范老师家借阅文学典籍,以获得内心的安宁、修复伤痛。

他从单纯去范老师家借书到获悉范老师是冤家(他与三个工友所谋害的骗子范柳亭是范老师儿子)而惊恐;从知解范老师的身世遭遇到主动照顾孤独年迈的范老师、无意间显露身份;以及他身份大白后还勇于走进范家。

缘何“借书比生命还重要”呢?

孙频:夹缝里闪烁人性的光芒丨作家书单

图片为《烈日灼心》剧照,与本文无关。

经过多次书刊借还,郭世良得知范老师就是他与工友谋害的范柳亭的父亲,全身冷汗,强作镇定,谨小慎微极力掩饰,并暗自思忖,范家不能再来了。

他一再告诫自己来范家的危险性,且下决心不再来,这出于生存安全的本能反应;可他又一次次违背决定,他冒着风险来范家,不单为借书,更重要的是照顾范老师的生活:种菜、整理庭院、修缮桌椅,甚而捧茶做饭、陪宿侍奉,还带来滋补身子的山珍;

同时,郭世良与方老师的相处中,得知他的身世遭遇和时下丧妻失子(唯有因缺失亲情生活脱轨的孙女)孤苦与煎熬,加重了他的罪孽感,激起他照顾老人的责任心,连他的冒险也感到惩罚的愉悦。

他的过分殷勤和他言辞间的漏风,引起范老师的猜疑,经由反复明察暗访摸清了郭的底细。而郭世良依然坚持来范家“借书”,他承担的勇气和救赎的诉求战胜了冒险的恐惧,套用一句话,他内心的“正能量胜于负能量”;

也是他“整装”、“阅读”意义所在,将“保持、修复”的找到了用武之地,内心保有的温热和光亮散发出来,倒过来说,他之所以能有如此勇毅的举动,是因为他一贯“整装”“阅读”修为的结果。

郭世良一面谨慎掩饰自己的真实身份,一面目睹晚景的范老师整日牵挂儿子,为使其安度晚年此地无银三百两地“出卖”自己:“范柳亭一直不回来,我会一直照顾你 。”

这种特定语境下的暗示,不是将自己的凶手身份大白于天下吗?身份大白天下后,他依然在范老师弥留之际赶到老人面前,这岂不是自投罗网吗?非勇士之概不可为!非铁石信念不可行!

令人想起荆轲辞别萧萧易水的大义,安徒生的小人鱼,为灵魂舍弃肉身!也含蓄地照应了文题《鲛在水中央》,隐喻郭世良为美人鱼(鲛),为了灵魂勇于舍去肉身。这就是“借书比命还重要”原由。

孙频:夹缝里闪烁人性的光芒丨作家书单

图片为《烈日灼心》剧照,与本文无关。

令人疑惑的是郭世良“死不认账”,老人多次探问,他都否认与范柳亭认识。他有意无意地显露身份又极力掩盖,原因何在?

范柳亭骗了郭世良及其三个工友的活命钱,郭和他的工友们杀害他,某种程度上咎由自取,可给范家造成巨大的灾难,郭有着沉重的负罪感和强烈的赎罪心念,他的冒险勇气来自内心的召唤,是灵魂安宁之路。

同时,他背负着其他三个工友的性命及其家庭命运,他的身份一旦暴露,就牵扯出其他三个工友,将改变他们及其家庭的命运走向。

郭世良处在良知与道义、少数人的命运与社会规则的夹缝里辗转腾挪,即尽到“儿子”义务又不“连累”工友们,他的这种举措散发着安妥灵魂的人性光茫。

范听寒与孙女范云岗相依为命,他早年大学教书遭遇历史(时代)风暴冲击,被放逐到山村“改造”;反右潮起遭受暴虐,腰被打残致使罗锅,因讲四大名著故事被爱听书的村民藏匿、死神缝隙里逃生;

饥荒年景长期以稀汤延命,以致余生不吃硬面条就感觉没吃饭;晚年幸获养老保障,而儿子失踪(女儿早夭),老伴过分悲伤去世,唯有孙女,还因亲情缺失滑出正常的生活轨道。

老人历经时代暴风骤雨、亲人的生离死别,身份几多变更很难精准定位,但他藏书颇丰,始终是个读书人。

孙频:夹缝里闪烁人性的光芒丨作家书单

图片为《烈日灼心》剧照,与本文无关。

范老爷子喜欢常来借阅书刊的中年人郭世良,不仅给他讲解典籍的精妙,还说道家常。借书人一听说老人的儿子范柳亭,神情反应异常且难以掩饰,加之他一成不变的整肃着装和对老人的照顾超出常情,老人生疑。

时光荏苒天长日久,借书人帮着老人整理庭院维修家什,还给老人带来滋补身子的山珍,言语间又流露出与范柳亭有过深交、至少熟识的迹象。

他说范柳亭聪明不会受骗,不骗别人就不错了,还说范柳亭“真的不回来了,怎么样?”并表示“一直照顾”老人,而他又始终否认与范柳亭熟识,老人疑窦丛生,暗中着人探访其虚实。

得知借书人的真实身份(可以确认其就是杀害范柳亭的凶手),老人认为他“不会再来了”,可他再次来到范家!伺候病中的老人:捧茶做饭剪指甲,俨然承担儿子分内的义务,他们有着心照不宣的紧张,尤其是老人,他的手“一直在微微发抖”,比“凶手”的内心斗争还激烈。

凶手不仅杀害了老人的儿子,老伴悲伤离世也是他击的最后一记重拳;被母亲抛弃的孙女,是他断送了父爱,以致滑出生活常轨(因严重确实安全感,与黑帮老大同居);致使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孤苦伶仃、煎熬岁月。

杀人偿命罪有应得!另一方面呢,“凶手”衣装整饬不似恶人,又爱读经典书籍人品不会太差;况且四年来从不间断,儿女般细心照顾老人的生活;

更要紧的是,他明知身份暴露,还依然来以借书之名照顾老人,他的胆量和勇气何来?再说儿子在外边做了什么、钱是怎样来的?不明不白。

经历人世沧桑、从命运缝隙里活过来的老人,又阅书无数,世间的事还有他看不穿、想不透的吗?家仇与慈悲、情与理激烈地纠缠较量!

谁在多舛的命运中没走过弯路?谁在生存的隧道里瞳眸不染幽暗?老人那颗沧海桑田的心容纳高山与大海!

他弥留之际有言:“人这一辈子,谁都说过假话,谁都骗过人”,“万物刍狗,说都不要怪谁。”老人家通透尘世,理解人心,懂得慈悲为怀,宽容地给他人留一线活命的缝隙,燃一盏人性之灯。

孙频:夹缝里闪烁人性的光芒丨作家书单

|好书推荐|

Hao shu tui jian

孙频:夹缝里闪烁人性的光芒丨作家书单

《鲛在水中央》

孙频 著;博集天卷 出品

湖南文艺出版社 出版

精彩回顾

《白鹿原》里的性

潘金莲:在泥淖里偷欢

漫步西安的文学指南丨读书节

读懂范蠡,也就读懂了马云“的退位”

孙频:夹缝里闪烁人性的光芒丨作家书单

封号频繁,以免与读书菌“失联”

请大家关注一下兄弟号:书房记

长按下图 ▼ 识别二维码即刻关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