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A股上市全解读,做次新股的不得不知的深层次意图....这影响着下一步走势!

本文写于3月9日

周五晚间IPO家数只有3只,不过募集资金17亿,确实出乎市场预料,也难怪今日周五在两妖被关的情况下仍能集体普涨,截止收盘次新涨幅超2%占比超四成。涨停板上依旧热闹非常。独角兽和工业互联网概念继续狂吹!

而今日题材方面最大的利好就是3月8日富士康闪电过会!从2月1日递交招股书申报稿到3月8日过会,仅仅用了36天,创造了A股IPO审核的最快纪录!富士康的上市对多年IPO制度来说可谓一重大实践:特事特办被执行得可谓淋漓尽致!

那么富士康股份到底有啥资产?全球代工之王为何此时上市?其带来的工业互联网概念到底是咋回事?且看海豚深度剖析。

全球代工之王野心勃勃

鸿海,全球EMS(电子专业制造服务)代工之王,2005年,富士康一举取代了当时最大的竞争对手伟创力的霸主地位,此后的十几年里,富士康的老大地位固若金汤,直至现在两者的差距越来越大。目前第一大客户是苹果公司,其最新款高端旗舰机iPhoneX的唯一组装厂。除了苹果,还为华为、小米、索尼等品牌代工。目前仅在大陆就有14个产业园区,其在2016年进出口总额已经占到中国大陆进出口总额的3.6%。

而鸿海集团在全球的市场地位更是无人撼动:

2016年营收规模达1344.6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327.69亿),全球排名第一,市场占有率达31.52%;

2015年在全球网络设备市场排名第一,占有率达49%;

2015年在全球电信设备市场排名第二;

2016在全球服务器与存储设备制造领域,市场占有率超40%。

深度:关于富士康A股上市,看这一篇就够了!

不过可能大部分人对它的了解就是在内地拥有百万员工的“富士康科技集团”。事实上,“富士康科技集团”是鸿海在大陆投资产业的笼统概念,它不是单独法人,鸿海精密最重要的商标就是Foxconn,后来在大陆设厂的时候,被译作“富士康”。2008年开始,鸿海在大陆投资所有业务的控制权主要通过注册在香港的子公司控制,这些公司包括China Galaxy(中坚公司)、Foxconn (Far East)、Fair Pacific等等。

其核心资产鸿海精密1991年在台湾上市,截至去年第三季度末,鸿海精密(台湾上市公司)总资产达到6059亿人民币,最新市值约3300亿元。截止目前鸿海精密旗下有19大板块,旗下公司实体多达600多家。

不过近年来代工之王早已经满足不了鸿海的需求。开始谋求转型,寻找新的市场风口。2012年,鸿海正式启动转型计划。物联网、智能机器人、造车计划、眼球计划以及610亿元的8K巨额投资。

此外还有意打造自有手机品牌并进军印度市场。经过几次收购和授权合作之后,富士康目前掌握了三个智能手机品牌,分别是诺基亚(和中国资本背景的HMD公司合作运营)、夏普以及富可视(InFocus)。

2016年8月,鸿海完成对夏普的收购,斥资约253亿元人民币获得夏普66.07%股份;

2017年鸿海精密旗下子公司富泰华以逾10亿元人民币,取得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CATL)股权约766.65万股,持股比约1.19%;

2018年2月鸿海精密战略投资小鹏汽车3亿元,获得2.94%的股份。

2015-2018年,鸿海以1.9亿美元投资了美图秀秀、2亿美元投资滴滴出行、44亿元人民币投资创新工场、1.25亿美元投资Tink Lab、1.2亿美元投资Face++。今年2月份,鸿海精密还发布公告以1800万美元投资虚拟货币商业银行项目Bradmer,加码区块链业务。

但是转型之路并不是那么顺利, 2017年第三季度鸿海精密净利为210亿元新台币(约合6.96亿美元),同比下滑39%,出现了9年来的最大降幅。

鸿海系的资本市场规划及版图

2013年的股东大会,郭台铭曾表示,鸿海精密旗下约有50只“小金鸡”可拆分上市,将创造100-200位董事长。

2015年6月的股东大会,郭台铭再次提及考虑在未来三到五年分拆中国大陆的业务,以期在A股上市。

2017年7月13日,鸿海精密旗下的鸿腾六零八八精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联交所上市。鸿腾主要从事应用于资讯科技、通讯、自动化设备、精密模组、汽车及消费电子行业的连接器、机壳、散热模组、有线及无线通讯产品、光学产品、供电模组及配件的制造、销售与服务。

鸿海系旗下上市公司如下表:

深度:关于富士康A股上市,看这一篇就够了!

其中富智康前身富士康国际,2005年上市,主要面向苹果之外的手机厂商提供设计代工服务(ODM),主要客户包含大陆手机大厂小米、华为、OPPO等。近期公司发布公告称预期集团2017年度的营业额将超过120亿美元,较上年度的62.33亿美元,增幅逾92.52%。预期净亏损约5.25亿美元或以下,较上年度综合纯利1.36亿美元大幅转亏

将在A股上市的富士康股份经历了哪些重组?

这次要在A股上市的“富士康股份”前身是福匠科技(2015年3月才注册成立),是鸿海精密对体系内的通信网络设备、云服务设备及精密工具和工业机器人业务及相关资产进行的相应整合。截至2017年末,富士康股份在境内外的全资及控股子公司共60家。其中净利润超10亿的子公司为河南裕展(2017净利10.96亿)、郑州富泰华(2017年净利10.23亿),主要从事业务为手机机构件生产。

具体重组过程如下:

2015 年 2 月,富士康科技集团在山西太原隆重推出一款名为“福匠”的刀削面机器人,广受媒体热议。

2015 年 3 月 6 日,富士康即在深圳成立福匠科技,注册资本 1500万 美元,股东为机器人控股有限公司

2017年3月,深圳鸿富锦以500万美金的注册资本成为二股东。

2017年4月,公司通过通过福鑫及其下属公司以现金收购方式以及为了实施收购而通过新设方式合计取得 25 家境外公司的控股权

2017年12月,深圳鸿富锦等 32 家增资方以持有的南宁富桂、郑州富泰华13家子公司股权认购并新增注册资本175.87亿(增资前为1.38亿)。这样公司又直接取得国基电子等 12 家境内一级子公司 100% 股权和山西裕鼎 44.5%的股权,进而直接及间接取得合计 27 家境内公司及下属 3 家境外公司的控股权。

主要境内子公司及交易价格如下表:

深度:关于富士康A股上市,看这一篇就够了!

最终的股权比例如下图:

深度:关于富士康A股上市,看这一篇就够了!

其中控股股东为中坚公司,直接和间接持股69.14%。而中坚公司为鸿海精密(台交所上市)的间接持股子公司。中坚公司共直接或间接控制81家下属公司,其中多家为鸿海在大陆为苹果代工的主力公司,这部分业务仍没有上市。

富士康股份规模有多大?

截止2017年底,富士康股份总资产为1357亿元,共有员工26.9万人,其中75%以上为生产制造人员。而鸿海精密总资产达5547亿元,员工总数超过120万人,也就是说,此次上市主体仅是郭台铭事业王国的约四分之一。

深度:关于富士康A股上市,看这一篇就够了!

2015-2017年3年间,富士康股份的营收分别高达2728亿元、2727.12亿元和3545.44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14%。其2017年营收规模在A股排名第14位,超过了中国联通。

2015-2017年,富士康股份的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3.50 亿元、143.66 亿元和158.68 亿元。其2017年净利润在A股上市公司中排名第27位,位列美的集团之前。

此次富士康股份272.532亿元的募资额更是让它的融资规模在A股募资史上排名第11位,排在它前面的均为国字头的央企。此外,富士康股份更是A股募资额超200亿的唯一一家科技企业。

截至2017年末,富士康控股正在履行的通信网络设备高精密机构件业务的销售订单前三名均为苹果公司,其销售产品为黑色支架、显示屏组立以及外壳(检包)。这些三笔业务共计75.35亿美元。2017年,其对前五名客户的合计营业收入数占当期营业收入的72.98%,

更多内容欢迎点击“了解更多”查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