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的热浪刚一啸而过,

另一部年度“国产大戏”即将接档,

它就是期末考试。


扩大学习的物理空间,突破教与学的时空界限

●类型:国产、惊悚、悬疑

●导演:教育局

●编剧执行:校长、各科任课老师

●主演:学霸

●友情客串:学渣

●武术指导:亲爹亲妈

●上映时间:2019年6月

究竟这部大片结局如何,让我们大胆猜测一下,

扩大学习的物理空间,突破教与学的时空界限


这答案,美术老师真挑不出什么毛病。

扩大学习的物理空间,突破教与学的时空界限


估计英语老师看完,急需速效救心丸。

But,这都不重要,此刻我们更关心这部戏另一“编剧执行”——校长的内心阴影面积。

作为学校管理者,尤其是校长,要做的就是为师生创造实践提供机会、支持和保障,营造鼓励探索、鼓励创造的学术氛围。校长要有形而上的思维,善于将师生的智慧提炼凝固下来,使之成为学校的理念、财富和传统。

扩大学习的物理空间,突破教与学的时空界限

自然,追求前沿高效的教育模式的重任就落到校长身上。不得不说,刘长铭正是这样一位对教育理念有着深度思考的校长。

作为原北京四中校长、北京金融街润泽学校总校长,他不断追求教育新模式,在做老师时曾开设一门课程,是让学生主动将手机带入课堂,究竟出于何种考虑,不妨来听听刘校长的解答:

“因为我们那门课,主要是讨论一些社会问题,没有事先规定好内容,学生来了以后突然谈到某个问题,于是在交互意见的过程中,我们随时要查阅一些资料,所以课上要求学生一定要带着手机来,把它作为一个学习工具,随时沟通一些信息。”

其实像这样借助手机、电脑等电子终端设备来辅助教学,在刘长铭看来,更像是一种移动互联网技术与教育信息化2.0的碰撞和融合,他认为这种技术应该建立在新教学理念或课程理念基础上。

扩大学习的物理空间,突破教与学的时空界限

因为传统的课堂是在一个封闭的物理空间里进行的教育教学活动,可以排除外界环境对教育教学的干扰,形成一个认真学习的氛围,但也因此容易导致教育教学与真实世界真正生活产生一定程度的分离。

但随着教育信息化2.0的提出,当移动互联技术进入课堂,线上线下的资源被打通,课堂就不再是封闭的围栏,个人移动终端设备更像一个入口,将学生带到课室外的天地,同时也将外界的信息带入课堂,将多元观点带进课堂,拉近学习与生活、理论与实践的距离。

同时,教育信息化还可以提高教学的效率,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可以帮助老师和学生共同搭建教育资源的一个真实教学场景,利用技术的优势恰恰拓展了教育的边界,突破了教育和学习者的时空限制,任何人可以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学习任何他所需要的知识。

“我希望将来的技术能够在教学实践中有更多的应用,使学习的过程成为一个快乐的过程,成为一个探究的过程。”刘长铭对未来教育提出憧憬,无边界的学习圈,可以帮助学生不仅获得前人的知识,同时也会帮助他成为主动的学习者、探营者和创造者。

扩大学习的物理空间,突破教与学的时空界限

正如打破时空限制,

雷神有神奇的“彩虹桥”,

奇异博士有任性的“随意门”,

而身处教育新生态的你,

同样拥有划破知识时空的技能,

在技术打造的无边界学习圈体验自由获取知识的乐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