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宇航技术不了解的朋友可能不知道“引力弹弓”是怎么一回事,其实它就是航天器利用宇宙中星体的引力进行加速或者减速的技术,实际上这种技术的应用很常见,除了地球轨道上的人造卫星以及美国人的阿波罗登月活动之外,人类发往遥远空间的航天器基本上都会应用到这种技术,比如早些年美国人发射的旅行者号、先驱者号、伽利略号、卡西尼号、朱诺号、新视野号等探测器,都应用到了金星,地球,火星,木星等的引力弹弓效应,其目的就是等航天器一步步加速,使其具有更快的速度,但是到了目的地之后,则会利用某星体进行引力弹弓效应下的减速了。

引力弹弓效应也会在一些天然的流浪天体中出现,当它们路过大型天体的时候,其轨道往往就会被这种效应所改变。人类技术操控的引力弹弓效应可以使航天器在节省大量燃料的情况下获得更快的速度,而且也弥补了火箭发射推力的不足,比如我们向木星、土星等天体发射探测器,地球现有的火箭包括重型猎鹰9号的推力都不够用,那怎么办呢?一个好方法就是将航天器发射到太空中之后,利用地球火星等的引力弹弓效应进一步加速,以获得飞往木星土星等遥远天体的速度,这样就可以到达目的地了,不过这种方法的一个缺点就是比较耗时,另外就是需要对航天器进行精准的入轨、先前的计算和入轨的技术都不能出差错,不然就会前功尽弃,但是如果成功的话将可以获得相当于天体公转速度两倍的速度。

通常质量越大的星球其引力弹弓效应越强,所以太阳系八大行星中,木星的引力弹弓效应极大,所以它也格外受到宇航学家们的重视,据说它的引力弹弓效应可以将飞行器甩出太阳系,旅行者号的速度就主要是靠木星的引力弹弓效应做到的。

而美国人发射的卡西尼号探测器所经历的引力弹弓效应尤为复杂,土星在我们地球轨道的外侧,但是卡西尼号发射之后,却是飞往了地球轨道内侧的金星,利用金星的引力弹弓效应后又飞向地球外侧,经过变轨之后,重新飞往金星,又利用了一次金星的引力弹弓效应,之后它直接飞往地球,通过地球的引力弹弓效应进一步加速后甩向了木星,发射后三年零六个月到达火星,又利用木星强大的引力弹弓效应开始飞向土星,直到发射六年九个多月之后才到达了土星,卡西尼号可以说是绕了一大圈,飞行了几十亿公里,但是它最终到达了目的地。

其实之所以这样做,也是因为人类还造不出直接将航天器发往遥远天体的火箭,如果单靠火箭发动机来助推让卡西尼号到达土星的话,所需要的火箭要比美国人发射阿波罗登月的土星5号还要大得多,其实人类历史上最大最重的火箭土星5号,也只是做到了把载人飞船阿波罗号直接发射到了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月球上而已。

所以,正因为引力弹弓效应的存在,很多大型天体都可以作为航天器的助推发动机或减速器,今后我国的太空探索计划也将更多地走向深空,对引力弹弓效应的利用也将会越来越多。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