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武次位面]: 竹闫

▲从引进苏27开始

标志着中国空军进入三代机时代

中国近年来的军备发展超乎广大军迷的想象,海陆空三军发展都比较均衡,90后的军迷对此印象应该是十分深刻的,小时候的空军主力还是歼-7、歼-8,现在已经基本上都替换成了三代机,极少数还是二代机的部队也在等待换装的过程。

中国空军构成近年来摆脱了苏联的模式,目前中国空军主要由三大机种构成,分别是歼-11系列、歼16以及歼-10系列,三个机种分工明确,歼-11系列负责空优,歼-16为侧重对地的多任务战斗机,而歼-10的定位则跟美国的F-16差不多,主要是打杂的。

中国是除了美国和俄罗斯外,唯一具有重型战斗机研发能力的国家,前两者都属于双发重型战斗机,而歼-10从B型开始已经变为单发中型多任务战斗机。三大国如此钟爱重型战斗机(F-22、苏-57、歼-20都是五代重型战斗机),这和重型战斗机的性能有很大的关系。

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重型战斗机的雷达罩就要比中轻型战斗机大上一圈,在相同技术条件下,重型战机可以容纳直径更大的天线(相应AESA雷达拥有更多的T/R组件),更高的发射功率,可以让重型战斗机看的更远,看的更清楚。某些情况下探测优势会转化为巨大的技术优势。

除此之外,重型战斗机的挂载能力以及挂点也不是中轻型战斗机可以比拟的,举一个极端的例子,F-15多用途战机的挂架挂点达到15个,最大挂载模式可以挂超过30件武器,其最大载弹量可以达到13吨。而F-16武器挂载件数还没有F-15的挂架挂点多,并且因为机身较小,干涉严重,携带大型武器的数量有限。

重型战斗机最大的优点就是空间充足,携带的设备较多,从各方面来看都碾压中轻型战斗机,这一点从中国空军的“金头盔”对抗赛中就能看出一二。在完全放开对抗机制,飞行员可以自主选择战术以及挂载模式后,歼-10B战斗机一直都被歼-11系列大比分领先。

制空模式下重型战斗机挂载极为灵活,可以携带电子干扰吊舱的同时挂载一定数量的空空导弹,同时还可以拥有更大的航程,而歼-10系列战机就必须在这三点之间有所取舍。

近年来,中国在战机市场出口份额逐渐增大,但是让人疑惑的是,出口的战机无一例外都是中轻型战斗机,历届珠海航展也都没有展出过可以参加外贸的重型战斗机方案以及模型。要知道目前战机出口市场上最赚钱的就是重型战斗机了,包含人员培训、备用零件以及战斗机在内,极少有低于1亿美金的单价。

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有两点,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知识产权的问题。众所周知,中国的重型战斗机家族,除了歼-20外,全部都是在侧卫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从中国引进苏-27开始,就引进了苏-27的组装生产线,俄罗斯以交付散件的方式在中国组装。

虽然由中国组装制造,但是该战机的技术产权还是俄罗斯的。在授权组装生产完毕后中国开始对这一款气动外形极为优秀的战机进行仿制,这就是后来的歼-11B。俗话说的好:我是凭着技术实力仿制的,你也没有理由干涉,有本事你让印度仿制一个试试。

▲歼-16的定位类似苏30MKK

不过要比后者先进的多

通过漫长的仿制、改进加上自主创新,中国在俄罗斯的侧卫系列上走出了属于自己的道路,歼-11系列、歼-15系列、歼-16都有浓厚的侧卫血统。俄罗斯对中国的这一做法也是无可奈何,毕竟早期歼-11B发动机还得依赖俄罗斯,出口也受限制。

▲由于枭龙战机搭载的是RD-93

所以出口限制也较多

而中国的枭龙战机出口也存在这个情况,由于搭载了俄罗斯生产的RD-93发动机,为了避免与自家的米格-29战斗机形成竞争,俄罗斯同样签订了条约,禁止向俄罗斯传统客户或者是潜在客户出口这一战斗机,不过随着米格-29彻底失宠,这个条约几乎形同虚设。在2009年,俄罗斯联邦军事技术合作局公布,俄方允许中国将装备RD-93的枭龙战机出口到6个国家,包括埃及、尼日利亚、孟加拉、沙特等国。

除了技术产权因素外,武器市场份额也极为关键,目前重型战斗机市场90%以上的份额被美俄瓜分,要么就是F-15系列,要么就是侧卫系列,而欧洲的台风、阵风和美国的F-18这样的伪重型战机只能捡一点残羹冷炙。

最关键的是,重型战斗机由于价格昂贵,维护保养繁琐,配套体系繁杂,一般客户采购了某国的武器系统就不会轻易的更换卖家,甚至采购某一国的武器已经演变成了政治任务,比如沙特,所以中国的重型战斗机想要打入国际市场还是极为困难的,毕竟品牌认知度不高。

中国重型战斗机出口虽然困难重重,但是这不代表中国的重型战斗机不先进,中国在三代重型战斗机的技术上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新型三代机已经普遍进入无源/有源相控阵雷达时代,机载武器也全部都是国产武器,性能肯定比俄罗斯自用的苏-30SM这样的便宜货要高很多,特别是歼-16战斗机,大量采用了五代机的技术,作为歼-20的搭档,歼-16的性能还是极为优秀的。

其实中国重型战斗机不能出口还有一个潜在的原因,那就是产能问题。虽然中国有着庞大的三代机机队,各类三代机的数量已有近千架,但是依然有一定数量的二代机在等待换装。目前中国三代机生产的速度还不够自己换装的,根本没有多余的产能来对外出口。(作者署名:军武次位面)

《出鞘》完整内容请关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抢先查看(查看详情请搜索微信公众号:sinamilnews),《出鞘》每天在新浪军事官方微信完整首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