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北大学共青团

     中北大学青年媒体中心 关注

DAY1

追忆红色岁月 点燃激情梦想

第一站 晋绥边区革命根据地

为了加强学生干部的自我修养,培养学生干部的实践能力。传承太行精神,感受红色情怀。中北大学2018年青马大学生骨干红色研学实践团在校团委副书记刘玉巍书记的带领下于2018年7月11日出发前往吕梁市兴县晋绥边区革命根据地,开始了暑期实践的第一站。

实践团首先参观了晋绥边区革命纪念馆,晋绥革命根据地是一方红色沃土,在十余载战火洗礼中,晋绥军民英勇奋斗,前赴后继,以青春热情铺筑了共和国诞生之路。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实践团重温了那一段历史。各个学院的学生骨干深刻了解了晋绥根据地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地位和突出贡献。深深的震撼了大家的心灵,坚定了大家的爱国信仰。

随后,实践团采访了蔡家崖村贺建军书记,贺书记从蔡家崖村的精神风貌变化;党员干部及群众思想的转变;当地红色旅游的资源对蔡家崖村生活质量的推动等众多方面一一进行解答。

最后,实践团参观了老一辈革命家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贺龙同志的路居。老一辈革命家艰苦朴素的工作环境,引起来每一位学生骨干的思考,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要牢记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DAY2

重走革命之路 焕发青春力量

第二站 陕西佳县神泉堡中共中央驻地旧址

2018年7月12日,实践团来到了神泉堡,这里因神泉村南山崖上两股日夜长流而清洌洌的泉水而得名。参观前,学生记者对当地村委主任进行了采访,了解了当地相关情况。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从“扭转乾坤”、“运筹帷幄”、“鱼水情深”、“走向胜利”四部分重温了党中央转战陕北的革命历史。这里的红色记忆让人铭记,让人向往。这里如一轮朝日喷薄而出,光芒四射,普照大地。一幅“神泉曙光”的动人景象,展现了黄河岸边的胜利曙光。

随后,实践团在这座被称为陕北最好的“明五暗二六厢房”窑洞式大宅院中进行了重温入党誓词宣誓活动。不忘初心,不忘党史,此次宣誓唤起了每一个中共(预备)党员内心的责任感与使命感,坚定了每一个共青团员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决心。

下午,实践团对当地的民俗民情进行考察,晚上刘书记对本日活动进行了总结,各小组对今日工作做了总结交流并对明天活动做出了安排。

DAY3

研习英雄事迹 感受黄土风情

第三站  陕西省榆林市米脂县杨家沟革命旧址、绥德县革命历史纪念馆

2018年7月13日上午,红色研学实践团来到了杨家沟革命旧址,这里是党中央、毛主席转战陕北时期的“小北京”、“中南海”,也曾经是陕北最大的地主家族–杨家沟马氏地主家族庄园的所在地,民间流传着这么一句话,“皇居要看故宫,房子要看乔家,窑洞要看马家(杨家沟马氏地主庄园)”。

实践团走近杨家沟,感受了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体味了博大精深的地主庄园文化;观赏了独树一帜的窑洞建筑艺术。一个民族的命运在杨家沟得到根本性改变,从战略防御到战略进攻,从此走向全国胜利,成为中华民族命运的扭转乾坤之地。这里也是重多影视的拍摄基地,比如《兰花花》、《西安事变》、《血色浪漫》等作品。不管现在还是未来,我们都有理由相信,毛主席曾在这里向全党发出的号召:“曙光就在前面,我们应当努力!”

下午,烈日炎炎,黄土漫漫,红色研学实践团徒步来到了绥德县内疏属山前沿山顶,仿佛每一步都在踏着前人的脚印,坚定而充实,在这里,以李子洲为代表的共产党人,以四师办学为掩护,创建陕北党团组织,点燃陕北革命之火,促进国民革命运动。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实践团感受到了革命前辈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前赴后继,英勇奋斗的高尚情怀以及深厚的红色文化内涵。走出纪念馆,耳边依然回荡着那句“求学勿忘革命,革命勿忘求学,如求学而忘革命非真求学,革命而忘求学非真革命。”

返程中,实践团成员派出代表向大家分享了第一站和第二站的学习心得,众多词条使人印象深刻,比如“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缅怀先辈,珍惜现在”、“提高个人思想觉悟”、“伟大人物背后的温情”等等,现场气氛热烈,成员感受颇丰。

晚上,刘玉巍书记为今天的实践活动做出总结并提出意见,实践团成员之间分享所得所感,虽然劳累,但更多的是我们用双腿重走革命之路的感动与骄傲,追忆红色历史,我们志在必行!

DAY4

红色耀中华 风骨传后人

第四站 陕西省子长县瓦窑堡、子长革命烈士纪念馆、延安革命纪念馆

2018年7月14日上午,红色研学实践团来到了子长县瓦窑堡和子长革命烈士纪念馆,开始了第四天的研学之路。

上午8点40,研学实践团到达瓦窑堡,瓦窑堡是陕北名堡,享有“天下堡,瓦窑堡”之誉。各学院的学生骨干在讲解员的讲解下,了解了1935年至1936年的那一段艰苦卓绝的历史,在这里实现了由国共两党内战到统一抗战的转变,召开了著名的瓦窑堡会议,讨论了党的路线政策和军事战略问题,批判了党内存在的“左”倾关门主义。

上午10点,研学实践团驱车来到了子长革命烈士纪念馆。讲解员从“投笔从戎”,“民呼青天”,“高原枪声”,“风雨兵营”四个方面,为我们讲述了谢子长的一生,为了纪念谢子长为革命做出的贡献,1942年将安定县改名为子长县。在革命烈士纪念塔前,实践队为革命烈士送上花篮并沉重默哀,默哀结束后由学生代表分享此次研学心得。最后,在各位革命先烈前,实践团队员重温入团誓词。在庄严的誓词中,大家彼此坚信,向革命烈士学习,不忘初心,为实现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身。

下午1点半左右,红色研学实践团到达陕西省延安市,稍作休息后,烈日炎炎下徒步一个多小时来到了延安革命纪念馆,宏伟辉煌的纪念馆映照着革命先烈们坚定而充实的光辉历程。馆内展出革命历史文物一千二百六十余件,历史照片六百七十多幅。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实践团合唱一首《东方红》重温了党的光辉历史,接受党性锤炼和思想洗礼。大家表示,要向革命先辈学习,踏寻先辈足迹,把红色传统精神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坚定理想信念、保持政治本色,不忘初心、继续前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大家对祖国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DAY5

延安精神  筑梦中北

第五站  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宝塔山、清凉山、王家坪革命旧址

2018年7月15日上午,红色研学团来到了延安市宝塔山,开始了第五天的红色研学历程。

上午8时,研学团从住地徒步到达宝塔山。“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研学团登上宝塔山,歌颂延安精神,缅怀党中央在延安的革命业迹。

上午9点50,研学团来到清凉山脚下,参观延安新闻纪念馆,重温新中国新闻事业的创立历程。

下午3时,实践团到达王家坪,顺利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习会实践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重温知青路社会实践队、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红色延安实践队完成会合,并共同上了一节生动的延安红色文化课,花老师告诉同学们,延安精神主要有四点:“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实事求是的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以及艰苦奋斗、自力更生。”

接着,四支来自中北大学的实践队依次交流了实践学习的心得体会,研习会的代表分享到:有一位退伍老人用他三十栽的年华传播着延安精神,身体力行告诉我们延安精神永垂不朽。能动学院代表说:“我脚下穿着白鞋,一路越来越黑;我身上穿着红衣,心里却是越来越红。”材料学院代表呼吁大家要牢记历史,传承延安精神。最后李老师与刘书记做总结性发言,激励大家始终跟党走,勿忘初心。

下午5时,各个实践团参观王家坪革命旧址。1937年1月至1947年3月期间,这里是中央军委和八路军总部所在地。1947年3月18日,毛泽东、周恩来率部由这里撤离,转战陕北,王家坪是中共中央在陕北的最后一站。

活动结束后,大家分组对所学所感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我们的红色研学之旅仍将继续!

DAY6

革命摇篮 伟人旧居

第六站  陕西省延安市杨家岭革命旧址、枣园革命旧址

2018年7月16日上午,红色研学实践团8:40冒雨出发,虽然天公不作美,但浇灭不了我们的热情,9:30到达杨家岭革命旧址。

杨家岭革命旧址是中共中央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所在地,毛泽东主席在陕西生活的十年里有五年是在这里。我们在导游的带领下参观了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朱德元帅等的旧居以及中央大礼堂,中央书记处办公楼等,了解了中共七大的召开以及主题、意义。“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就是毛主席在这里与美国记者斯特朗说的。我们还采访了讲解员–延安大学英语系的一名学生,关于对于杨家岭的深刻理解这个问题,她讲到她了解到杨家岭与七大的深刻关系,了解了七大重要的统战意义和积极作用,作为一名大学生,她认为我们都有责任有义务去了解这片热土。

随后我们组织了活动,一起合唱东方红,诵读《沁园春.雪》,传唱红色歌曲,聆听历史前进的足音。

下午由于天气原因,各小组开会总结几天行程,为明天的行程做好准备。

延安整风,实现了全党新的团结和统一;党的七大,为抗日战争和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奠定了基础,红红火火的减租减息、大生产运动,从上到下的精兵简政……让人们看到了中国新生的希望。

DAY7

走进梁家河 寻找初心路

第七站 陕西省延安市梁家河村、延安大学校史馆

2018年7月16日,中北大学2018年青马大学生骨干红色研学实践团赴梁家河村及延安大学校史馆参观学习。

上午9时许,实践团全体成员到达梁家河接待处,并开始了6公里的拉练,徒步前往梁家河。

六公里的拉练过后,实践队员来到梁家河村委会及村史馆,认真听取并观看了新中国成立后梁家河村的发展历程,在改革开放后梁家河村在党的指引下,改变贫穷落后面貌的奋斗史实。

在参观梁家河村史馆的过程中,实践队员详细了解了知青插队延川、落户梁家河的历程,了解到了当时的严酷考验与巨大困难,更是学习到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本的理念。

下午3时许,实践团的成员来到了延安大学的校史馆,在讲解员的细心讲解下,大家了解了延安大学的艰难发展史,也体悟到党对于教育的重视。

最后,大家每人分享了自己对于整个研学过程的感悟,在刘玉巍书记的总结下,红色研学之旅画下了完美的句号,每个人都收获很多,相信延安精神必将带回中北,并发扬光大。

文稿:红色研学团宣传组

摄影:红色研学团宣传组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