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逃避、爱控制的“巨婴”家长:想做合格父母,需要学习、成长


成熟的父母承载孩子的童年,不成熟的父母被孩子的童年承载。

每个人都不是天然就会做父母的,做合格的父母是需要学习和成长的。但在生活中,不成熟的父母比比皆是。

01

不成熟的父母主要有三个特征


不成熟表现之一:

父母一味溺爱纵容孩子

——“他还是一个孩子!”


近日,深圳某小学全班45人被打一事刷爆全网。

事情的原委是:该校四年级某班的家长联名请求学校劝退一名学生。因该生从一年级开始就无故打同学,全班总共47名同学,除开他自己46人,有45人都被打过。

有家长表示,自己儿子脸上、身上都曾被其抓伤,额头也被他用圆珠笔戳出过一个小洞。有一名女同学的左眼还曾被他打至出血。

而当学校找到该生家长,他的父亲居然说:“我的孩子平时很老实,胆子很小,打人的事情只是孩子间的磕磕碰碰”。

知乎上有个评论说:地上降不住的妖精,都有一个天上的老子。

生活中很多父母总以“他还是个孩子”为理由,放任自己孩子的各种不当言行。这些父母并没有对孩子起到监管和教育的职能。

爱逃避、爱控制的“巨婴”家长:想做合格父母,需要学习、成长


不成熟表现之二:

父母把养育的责任推给祖辈

——“我还是个宝宝!”


新闻中,很多老人将子女告上法庭,索要“带孙费”。因为年轻的父母,既不管孩子,更不给孩子的抚养费,一直啃老,还觉得天经地义。直到老人忍无可忍,最终求助法庭。

很多年轻父母因为缺乏家庭责任感,自身也不成熟,觉得自己还是个“宝宝”。孩子出生之后就交给老人看管,自己甩手不管。

不成熟表现之三:

父母教育方式懒惰,要么简单粗暴,要么延续父母的教养方式

——“我爸妈就是这样把我养大的!”


教育孩子是一个庞大的系统的工程,很多年轻的父母缺乏耐心和学习力,怎么省心和省事怎么来,或者直接延续父母的教育方式。面对网络时代00后新生族,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却往往适得其反。

爱逃避、爱控制的“巨婴”家长:想做合格父母,需要学习、成长


02

想要成为成熟的父母

首先就要做到能够独立的觉察自己

成熟父母什么样?如何不做巨婴父母?

成熟有一个先决条件,那就是:独立。

所谓的“独立”,就是我们不仅能够创造自己的生活必须,能够让自己开心;它更是人们有能力处理自己的麻烦,承担一些选择带来的后果,承担自己的不开心。

对于很多成年人来说,经济的独立、生活的独立能够做到,那依靠的是一个人的智力和技能;但对于一些人来说,精神情感的独立,却是没有能力自己承担的,因为这需要依靠一个人的人格状态。

当一个人的人格是独立的时候,他会表现出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就是有界限:我知道自己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也知道自己应该承担什么,不应该承担什么。

比如,在我的心理咨询临床工作中,常常遇到一些人,在自己的情感中有很多的不如意,但是他知道应该用沟通的方式去解决,用自我反省的功能去思考何去何从;

还有一些人,不能够承担自己情感的问题,躲到游戏、酒精、赌博,或者其他情感当中,回避直接面对自己应该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往往选择第二种处理问题方式的人,也很难做到,承担自己因逃避情感问题而制造出来的更大麻烦的责任。

这就是属于人格缺乏力量的一种做法。


爱逃避、爱控制的“巨婴”家长:想做合格父母,需要学习、成长



不过这样的做法,看起来比较容易受到法律、道德和舆论以及自我愧疚感的压力。

所以,人们在情感中、个人的发展中出现很多问题的时候,就比较容易通过(自我不能觉察和控制的)对孩子的放纵、控制,来隐蔽而巧妙的释放,自己所不能承担的精神、情感层面的压力。

比如,一个对自己欲望没有控制能力的人,也很难对孩子的欲望进行有效管理;

一个承受不了焦虑的人,在管理孩子过程中,面对孩子的不良情绪,就很难做到适当的耐受;

一个自我评价很低,对自己很不满,自我挑剔过度的人,就会对孩子进行更加严格管控。

这个时候,孩子的边界就是被突破了,孩子在“爱”的名义下,成为父母不成熟部分的一个承担者。

其实,不成熟的父母,不意味着只是“宝宝父母”,还有过度控制的父母,也属于不成熟的巨婴父母队列当中的。只不过表达方式不一样。

但不论哪种方式,孩子都成为了父母不成熟部分的一个承载者。

这样被突破边界的孩子,不论技能发展的如何,在情感中,他们都比较容易出现和父母纠缠的状态。在青春期,或者成年之后,这种“纠缠”会影响孩子的生活,也会让父母更为不知所措。

成熟的父母的第一步,未必所有的情绪都能够自己承担,但是和不成熟的父母有一个很大的区别,那就是觉察

当我不能承担自己的某些情绪时,我是不是在用自己和孩子的关系,来完成对自己的“哺育”?如果连觉察都没有,那我们就很难完成对自己的一个管理。

只有当我们觉察到,自己有一些东西,或许暂时自己无力承担时,我们才会有意识的寻找,更恰当的方式和渠道,来承担那原本不应该属于孩子替父母承载的“未完成的成长”。

-END-

2019年11月2日至6日(共5天)以及12月4日至8日(共5天),柏燕谊老师将在北京开设“燕谊动力成长密集体验工作坊”。

在燕谊工作坊里,您可以和柏老师面对面陈述自己关于婚姻、情感、家庭、育儿、个人等方面的心理困惑。

柏燕谊老师将带领小组成员,在足够安全和抱持的环境里,舒适自由地与其他成员互动,重现各种现实中的关系与冲突,并在小组互动中解读背后的真相,从而帮助大家,实现真正的自我成长。

点击这里招募 | 读懂自己、接纳身边人、处理好关系,你想要的成长,都在这里,即可了解小组详情

如果您的职业为咨询师、教师、人力资源及相关管理工作者,更有柏老师为您定制的成长团体信息。时间为2019年9月11日至15日(共5天),点击这里招募 | 柏燕谊动力学咨询师体验成长团体工作坊,即可了解更多信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