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黎平法院驻村第一书记吴阳永一心为民修出省公路先进事迹

(吴阳永在茶地了解茶叶的生长情况。)

“党的恩情比天高,路通出省大山坳。圆了边界公路梦,脱贫攻坚有依靠。”初秋时节,走进黔桂交界处的贵州黎平县地坪镇归公、归教、高青等20多个苗、瑶、侗族村寨,一阵悠扬的瑶族歌声,回荡在弄相山麓,乡亲们从内心里感谢上级和第一书记吴阳永同志,全力帮助打通了一山之隔的通往广西三江县同乐乡的跨省产业公路。让原散居在弄相山麓20多个各族群众告别了羊肠小道,民心聚拢了,让党的好政策更快、更好地走进千家万户。

吴阳永第一书记(中)与广西归亚村第一书记周海峰(左一)和村干在现场办公。

公路修到心坎上

有753户的归公、归教、高青,地处山高坡陡,因这里的野藤、丛林多而得名。这里隔广西三江县归亚村仅4公里,当地的生产、生活资料及各种买卖大部分都流向广西同乐乡。对于贵州来说,这里是偏远的,村民到镇上办事,要绕20多公里,才到镇里。环境所居,靠近广西的贵州边界村民,经济交易全依赖通往广西的这条羊肠小道,因为他们翻山走4公里路,即可到广西归亚村坐车。再到同乐乡赶集。乡亲们打通连接广西归亚村的出境公路的心思不知动了多少回,却始终未成。

群众翻越山岭走广西、肩挑背驮走羊肠小道的艰辛,身为黎平县法院派驻归公、归教村第一书记吴阳永,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他暗下决心,一定要在任期内,完成乡亲们的夙愿。修这条出省公路遇到一系列的难题:一是“村村通”之前只到贵州的行政村,难以立项;二是村民不富,集资修路难;三是跨省修路,要过对方的山林田土,难以支付赔偿、施工障碍大。“村民一个劲地找村两委、找镇上,不是不想修,但确实不好办。”第一书记吴阳永心里很急。

(两省区驻村第一书记到接边村上门做通群众的思想工作。)

三上贵阳寻立项 五下广西作协调

如何修通这条跨省公路呢?在县法院领导的指点帮助下,吴阳永深知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要能够立项。2017年3月,吴阳永三次开自己的车来到省城贵阳,到省政府新闻办,通过家乡的一位亲戚帮忙咨询,他把乡亲们的数年来急盼修路的愿望,向在省政府信息办工作的亲戚作了倾诉,亲戚表示全力支持。

由于这条4公里长的跨省公路,连接两省(区),情况特殊,进入“村村通、组组通”的项目库都是亮“红灯”的,亲戚通过在省里的有关部门咨询后,得到的答复是:以出省产业路来报项目,才能立项。亲戚指导他要围绕出省产业路建设项目,写报告,才能进得了项目库。

两次上贵阳得到亲戚的指点后,吴阳永书记又连夜开车到地坪镇把情况向镇党委政府汇报,镇党委书记孙宏泽当场拍板,要镇政府写修出省产业路立项报告,第二天吴阳永又把报告亲自送到县交通局报批,4月2日,吴阳永书记又把报批的报告送到省交通厅进入了项目库。5月份贵州省交通厅特事特办,下拨240万元修通这条跨省产业公路。

打通跨省产业公路的项目经费得到贵州省交通厅落实后,接踵而来的,又遇到了难题,修公路要经过广西三江县同乐乡归亚村地界的山、田、林。吴阳永主动找到柳州市发改委派驻归亚村第一书记周海峰同志协商,达成一致修路的意见后,又与他到同乐乡党委政府汇报,阐明修通黔桂跨省产业扶贫公路,连接边界千家万户,增进民族团结,带动经济发展,致富接边群众,意义非同小可。立即得到同乐乡党委政府的支持。5月10日吴阳永第一书记又配合县交通部门上山测量,平均每天走在两省区交界处2万步以上。40天下来,磨破了三双解放鞋。有一天,为了比对修公路的最佳方案,吴阳永连续爬了五个山头,当天走了4万多步,回到归公村时,脚 开始肿胀,痛风加剧,爱人催他回黎平住院,但为了早日打通这条跨省产业公路,吴阳永忍着疼痛,只是吃了随身带的药品,硬是用40天时间完成了公路测量、组织两省区接边村寨各族群众开会10次,达成了同意修产业公路协议:过山、过田、过林,接边村寨自行消化,并签字画押。6月20日,黎平县交通部门,立即组织施工队入场,经过3个月的奋战,终于打通了这条群众盼望已久的出省产业扶贫公路,紧接着,又要进行水泥硬化。

(贵州女子涂飞已经成了广西归亚村的媳妇,她被归亚村的群众选举为村民委主任。她风趣地告诉笔者说,出省产业公路打通后,拉近了回娘家的距离。)

跨省路通兴茶业

自从去年10月打通了归公至归亚村的出省产业公路后,盘活了归公、归教、高青、高岩等20多个村组的茶园经营。位于弄相山麓的1000多亩高山茶的经济效益大增。仅归公村在家的留守老人和100多名学生放学时间,每天可以到茶地摘茶。早上摘茶,下午就可以把茶青用摩托车送到与广西交界的两公里归亚村坳上,每天广西茶商在坳上约定收购,每天归公村的群众仅卖茶青就有3000元进荷包。

特别是跨省产业公路修通后,大大拉近了黔桂接边村的距离。归公村支书吴成武说,跨省产业公路还没有修通之前,到广西三江拉一车建筑材料,要绕道地坪镇出广西高安,走321国道,要远100多公里。如今修通了出省产业路后,直通广西同乐乡只有20多公里,村民购买生产生活资料,大大节省了运费成本。

现在归公、归教等接边村许多群众都建起了砖混结构的房子,村民居住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从贵州石阡县嫁到广西同乐乡归亚村的姑娘涂飞,现担任归亚村民委员会主任,她风趣的告诉笔者说,修通跨省产业公路后,她回娘家都近了许多,再也不用绕道321国道了。

跨省产业公路打通后,增进了接边地区的民族团结。广西归亚村自来水水源欠缺,归公、归教等贵州村寨主动帮助归亚村到交界的弄相山寻找水源,无偿提供。每到节庆的民族节日,两省区的各族群众自发来到交界的山坳上,唱起了“多也”歌:

产业公路跨黔桂,归公归亚一家亲。带动产业促发展,民族团结创文明。侗壮苗瑶皆欢喜,党是政策引路人。(陆书明)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