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岁的邓女士离世后,遗物中有10盒尚未吃完的“胶原蛋白肽”产品,一张“金卡”和“银卡”,以及“签到本”。“签到本”记录显示,从3月份这家名为“红瑞和”的门店开张,到邓女士离世前几天,邓女士几乎每天都去这家店里“签到”,即使下大雨也打伞过去。在好友印象中,邓女士曾在这家店里买过16盒“胶原蛋白肽”产品,甚至还让孙子吃,“有助于提高记忆力”。

  身上出现浮肿后,化验报告显示多项指标异常,邓女士被店长告知水肿是吃“胶原蛋白肽”之后的正常反应,“继续服用”;朋友劝她看医生吃点药,她说“我继续坚持吃半年肽,再买六盒”;直到去世前,她还在吃“胶原蛋白肽”产品。

邓女士去世后,其丈夫谢先生在朋友圈发布了妻子的死讯。邻居李嬢嬢看到后有些悲痛,“我们平时一起买菜、接送娃娃”,还一起去往菜市场内一家名为“红瑞和”的店。

在李嬢嬢印象中,今年3月,这家“红瑞和”店开到了菜市场内。“一开始免费送盆、发面,邀我们进店。”李嬢嬢记得,进店后她们被安排到一个小房间里,房间里会放视频并有店员讲解。曾经进过店的孙婆婆介绍,视频和讲解都提到过“那个肽产品可以治病,偏瘫、癌症都能治好”。   母亲在吃一款“胶原蛋白肽”,谢清松是知道的。约一两个月前,他注意到儿子在吃东西,说是奶奶让他吃的。“母亲说有助于提高记忆力”,他当时对母亲说不要吃了,“她还说好的。” 谢清松和家人整理母亲遗物,发现除了两盒已打开的,还有八盒未开封的“胶原蛋白肽”产品。成都商报记者注意到,这种“胶原蛋白肽”产品分为多个8克的小包装,上面写着“固体饮料”。   在邓女士的口袋里,家人还发现了写有“红瑞和”字样的“金卡”和“银卡”,以及签有邓女士姓名的“重庆红瑞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的“试用本”。   “买够5000元才有银卡,买够10000元才能拿金卡。”李嬢嬢和孙婆婆告诉成都商报记者。“试用本”则相当于每天的签到本,“每天去了的话就盖个章,连续去了多少天就可以领礼品。”   成都商报记者注意到,签到本显示,从3月19日到7月18日,邓女士几乎每天都盖章“签到”。

在李嬢嬢记忆中,6月底,邓女士对她说自己脚肿。因此,邓女士还去过卫生院检查。成都商报记者注意到,7月6日其采样的血常规以及临床生物化学与免疫学检测报告单上,多项指标呈现异常,比参考值有偏高或者偏低。之后李嬢嬢陪邓女士去找过“红瑞和”店长龚女士。“我听到店长让她继续吃,是正常反应,但要减点量。”李嬢嬢表示,之后邓女士开始每天吃四包。 为什么说是“正常反应”,并告知邓女士“继续服用”和“减量”呢?她称,这是自己从“国泰健康馆”官方微信公众号上看到的,便告知了邓女士,“我当时的意思是吃这个不会影响水肿、脚肿,可以继续服用。”减量则是注意到邓女士每天吃五包蛋白肽,“超过了说明书的要求。”

事后,谢先生拨打12345投诉了妻子的遭遇。郫都区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综合执法大队多次去龚女士的门店检查。昨日,成都商报记者了解到,目前该事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为什么龚女士坚称是带货?综合执法大队工作人员表示,因为该店并无食品经营许可证,不能销售食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虫虫教育学院;虫虫三维才艺机,孩子智慧成长的好伙伴!立足于孩子逻辑思维训练、行为习惯养成与艺术教育启蒙,助力宝宝健康成长!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