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生活网凉山讯(王蜀平 杨芳 图/文)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扶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决策部署,四川省副食流通协会积极参与45个深度贫困县脱贫攻坚的工作,并率先与凉山州贫困地区越西和普格县签订定点帮扶协议。

2018年9月11日下午,在凉山州普格县民政局副局长张芳的全程安排下,四川省副食流通协会执行秘书长杨芳和凉山分会秘书长王蜀平一同前往由协会定点帮扶的普格县菜子乡卫星村,对当地农户种植的花魔芋和高原冷泉香米项目进行实地考察。

凉山彝族自治州普格县辖乡菜子乡,位于普格县(彝族火把节的发祥地)腹地,海拔为2164m,幅员面积63平方公里,辖5个行政村、23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019户、4035人,5个村都是贫困村,距离普格县城约63公里。

卫星村香米产地位于凉山州普格县菜子乡卫星村,海拔2000米,因独特的小气候环境,常年种植常规稻,品种为高山冷水谷梗道香米,因光照强、昼夜温差大,作物生长期长,所产的稻米营养丰富,口感香糯回甜,深受当地居民和游客喜爱,这种米在当地被美称为"珍珠米"。每年2月20日至3月10日期间撒水稻苗,4月30日至5月20日期间水稻大田移栽,9月20日左右开始收割,大田生长周期为4个月,11月份可以开始出售。

在乡、村、组领导干部的配合下,考察组深入田间地头,高山地带,踏着泥泞山路,获取第一手现场资料。回到菜子乡卫星村村民委员会会议室,在张芳副局长的主持下,现场举行四川省副食流通协会协口帮扶项目——高源冷泉香米推广座谈会。

会上,卫星村代表就帮扶项目菜子乡卫星村高原冷泉香米存在的基础设施差和面临的销路难问题提出了他们的想法和担忧。

协会执行秘书长杨芳就合作社“担忧”的问题,详细介绍了协会组织的消费扶贫系列活动及资源优势。依据卫星村的地理优势,协会将为卫星村高原冷泉香米创立当地民族特色的品牌,通过产业扶贫、消费扶贫路径;通过团体标准防伪溯源体系,全过程保障食品质量安全,为消费者提供“从田间到餐桌的全过程食品监管体系”,用品牌化策略在两年内帮助贫困村脱贫致富。

省委派驻乡综合干部,李大明就香米的种子来源、监管种植、香米加工上市、产品检测等问题为合作社提供了详细专业性的建议。

张芳在座谈会上强调,质量是合作社经济的生命,是农业发展的灵魂和竞争的核心,要以质取胜,创建农户产品的品牌价值,实现消费者与合作社链接的“品牌”载体。目前,在政府部门和协会的指导下,战略性规划了扶贫产业方向,就要充分发挥农村合作社的带头作用,将群众积极性发动起来,从思想认识和实际体验入手,唤醒脱贫攻坚的群体力量,激发精准扶贫的创新意识,加强沟通合作。县民政局会努力做好帮扶工作和为贫困村牵线搭桥,希望大家相互配合,共同努力,力争2020年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凉山分会秘书长王蜀平针对卫星村疏松的土壤非常适宜种植花魔芋为大家提出几点建议:一是花魔芋的种植前景广阔,经济价值可观,值得发展;二是力挣得到凉山魔芋产业协会的支持,开展魔芋种植技术培训;三是合理布局,以点带面,逐步扩大种植面积,加快农民脱贫致富的进程。

为了促进友好合作,大家在大片成熟的水稻田间地头留下了协会精准扶贫及万企帮万村我们在行动的合影。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