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老挝山水相连,澜沧江—湄公河把两国人民紧紧联系在一起。

老挝作为东南亚唯一的一个内陆国家,正在实施“陆锁国为陆通国” 战略,2017年经济增速高达6.9%。

目前,中国已成为老挝第一大投资国和第二大贸易伙伴。

目前,中老之间有直达航线10条,每周69个航班。

老挝政府“发红包”

老挝现有13个经济特区和经济专区,其中包括5个经济特区和8个经济专区,占地近2万公顷。

目前,老挝政府决定为在经济特区的企业提供税收优惠政策,以吸引投资。老挝总理通伦·西苏里在6月份签署了关于经济特区的法令。

税收优惠中受益最多的企业是制造商、旅游业和医疗保健企业。教育、体育和房地产企业以及其他服务部门也将获得一定程度的税收优惠,这些差异都根据经济特区的位置而有所不同。

在老挝,经济特区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即1区和2区。

根据法令,1区和2区均可享受免除高达35%利润税的优惠,但区别就在于:1区企业可享受此优惠长达16年之久,而2区企业可享受8年。在2区运营的企业,比如教育、房地产行业等虽然享受优惠时间相对短些,但也只是红包拿的多少的差别,毕竟相对于没红包可拿来讲,还是一件十分令人欣慰的事情。当然了,红包并非年年有,经济特区的企业在免税期满后,需要继续支付35%的利润税。

除了利用利润税吸引外商走进来之外,政府还为生产出口商品的企业提供增值税(VAT)豁免,鼓励老挝本土企业的发展。根据目前老挝的增值税法规定,需要对该国消费的商品价格征收10%的费用。如今,豁免的这10%的增值税,对于老挝政府来讲,也可谓是大手笔了。

据政府数据显示,迄今为止,老挝和海外的377家公司在这13个经济特区进行了投资,总注册资本高达80亿美元,其中18亿美元已投入使用。

这些地区为政府创造了超过2000万美元的收入,为外国人和当地居民创造了2万个就业机会,在这些地区雇用了9,000多名老挝国民,这对老挝的国民经济增长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都大有助益。

此次开放税收优惠政策对于老挝国内外的企业家来讲都无疑是在发红包,即可吸引更多海外企业到老投资,同时还可促进老挝国内旅游业、矿产资源开发行业的发展以及国民就业率的提升。

中国与老挝合作发展

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常务理事长许宁宁谈到,老挝的“变陆锁国为陆联国”战略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高度契合,使两国共同发展的命运更紧密结合在一起。中老铁路、赛色塔综合开发区、老挝一号通信卫星地面站等中老合作重大项目为老挝社会经济发展带来切实利益。日益密切的中老经贸往来带动了老挝经济增长。今年1-6月,中老双边贸易额为17亿美元,同比增长16.2%。

2017年11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对老挝进行的国事访问,是中国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在十九大胜利召开后的首访,时间虽短,但成果丰硕,对于夯实中老两国传统友谊,规划发展战略蓝图,深化务实合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18年8月26日,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与老挝外长沙伦赛会谈。王毅表示,中老关系已确立打造具有战略意义命运共同体的奋斗目标。在双方最高领导人亲自引领和推动下,中老关系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呈现一系列新气象。尤其是形成了以中老经济走廊为规划、以大项目合作为龙头、以民生和扶贫合作为侧翼的共建“一带一路”新格局,为中老全面战略合作伙伴注入了新内涵。澜湄合作这一新型次区域合作也在中老等国共同努力下取得积极进展,打造了中老多边合作的新亮点。中方对此给予高度评价。

老挝外长表示,他完全赞同王毅对老中关系的积极评价,老方愿同中方一道,积极落实两党两国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密切高层交往,加快共建“一带一路”,扎实推进老中经济走廊和老中铁路建设,深化人文交流,以老方担任澜湄合作共同主席国为契机深化澜湄合作,推动老中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不断取得新进展。

近些年来,中老两国经贸合作取得可喜的成绩,一批有实力的中资企业先后走进老挝,投资领域不断扩大,涉及矿产、基建、农林、房地产、园区开发等,投资方式渐呈多样化。2017年,中国对老挝非金融类直接投资达13.8亿美元,同比增长139.1%,增长率位居东盟国家之首。

                                                                                                                  孟令硕

2017年北京,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执行理事长许宁宁与老挝驻华大使会见,交谈在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促进中国与老挝产业及其企业合作新发展,老挝驻华大使馆公使衔商务参赞和公参助理陪同大使会见。

2017年万象市,许宁宁与老挝工贸部部长会见。

2017年万象市,许宁宁与老挝总理府部长会见。

2017年万象市,许宁宁与老挝公共工程与交通运输部副部长会见。

2017年万象市,许宁宁与老挝计划投资部副部长会见。

目前,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正在积极协助中国省市、产业及其重点企业在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中与东盟国家经贸合作新发展。欢迎各有关方与理事会联系。

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简介

电话:010-64632564

传真:010-64655230

电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网址: www.cafta.org.cn

长按二维码,关注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官微。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