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最新消息得出,世界人口数量即将突破80亿大关,人口不断增长,意味着各方资源会被加剧消耗,而其中,除去土地资源,最令人担忧的不外乎化石能源。

在初中时期我们就知道,化石能源是属于不可再生资源,一旦用完就很难再有,那怎么办?这是当下科学家正头疼的问题,于是很多新型能源出现了,例如风能,水能、太阳能、海洋能源以及核裂变。

核裂变相信很多人都有听说过,这是一种利用中子不断撞击原子,在不断分裂过程中产生巨大能量的反应。在整个过程中,通过核裂变,1kg的铀元素材料释放出来的能量与2000吨煤燃烧后获得热量一致,但尽管核裂变能够产生巨大能量,可不能忽视的是其中也会产生对地球以及生物生存的重大影响。

首先,核裂变所需要的铀元素本身也是稀有元素,此外,核裂变的能量虽然很大,在过程中会出现的危害也很大,一旦出现泄露问题,将势必影响周边生命。即使没有出现泄露,那核裂变过后的废弃堆也十分难处理,因为这个原因,当今世界那些有核大国纷纷转入核聚变的研究。

核聚变虽然和核裂变只相差一个字,但所产生的影响远远不同。核聚变,不同于核裂变的分裂模式,它们采用是合成模式,而且其中污染性极低,可以说是一种极为环保的新能源技术。在核聚变过程中,重氢元素经过合成可释放出接近2000万倍煤的能量,而这个重氢元素在地球上并不是稀有能源,它们存在于海水之中。

据统计,平均每1升的海水中就有30mg的重氢元素,而每30mg的氘就能产生300L汽油,而存在于海洋的氘含量,保守估计都能达到45亿吨。这也就说,如果我们将氘元素从海水中全部提取出来,那么我们地球所担忧的能源耗尽问题将不复存在。

这就是核聚变的魅力,也是各核大国不顾一切也要研发核聚变的原因,截至今日,美国、中国、俄罗斯、欧盟等国家在关于核聚变的研究都取得不错的成果。而且为了进一步交流研究成果,他们还成立了一个ITER计划,俗称人造太阳,1985年,ITER计划正式拟定,这旨在为建立一个能够供应全球数十亿人使用的大规模核聚变实验堆,据说,在明年就可建造完成。

虽然在其它事情上,各国各有政见,但对于这种关于人类千年大计的能源世界,各国理应携起手来,一切克服人类难关,迈向新时代。

6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