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尤其是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市场规则逐步完善,营商环境也有了质的变化,但仍存在一些短板:一是市场准入限制影响了开放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和法治化营商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和法治化营商环境”。这不仅是增强微观主体活力的迫切需要,也是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建立现代化经济治理体系的迫切需要。

市场规则涉及市场准入、市场监管和市场退出三个阶段,主要是规范市场主体行为,抑制市场机会主义;营商环境包括经济、社会、法律和政治等四个层面,主要是对政府提出要求,为企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经过40年的改革开放,尤其是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市场规则逐步完善,营商环境也有了质的变化,但仍存在一些短板:一是市场准入限制影响了开放发展。货物贸易“奖出限入”的政策导向仍未扭转;医药、教育、养老、金融、信息服务领域对民营企业和外商限制仍偏多;二是选择性补贴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政策选择性偏好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影响“僵尸企业”和过剩产能的“出清”。政府部门颁布的文件中大量存在有名无实的“政策支持”,为某些外国政府指责我“不公平竞争”提供了口实;三是知识产权保护不力影响了创新发展。对立法工作相对重视,但执法手段偏弱;对专利、商标和版权保护相对重视,但对商业秘密保护重视不够;四是“放管服”不到位影响了我国营商环境的优化。放权不够充分,本该放权给市场和社会的,却放到下级部门或事业单位,大部分部门、环节放了,但个别部门、环节没放。此外,监管和服务也有很大提升空间。

为进一步优化我国营商环境,建议建立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

要放宽市场准入,拓展对外开放广度和深度。以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为抓手推动我国贸易均衡发展。充分发挥体制优势,调动各方力量办好进博会,降低边境后“壁垒”、提高通关效率,推动规则和制度性开放。以负面清单制度为核心推进投资自由。进一步缩减全国版和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负面清单,推动负面清单以外领域内外资准入标准一致,继续推进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以开放平台建设为核心深化改革创新。赋予自贸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和先行先试权,加快探索自由贸易港的新体制新机制。强化国家级经开区引资平台功能,加大“步行街”开放发展力度。

要规范支持政策,从选择性向功能性、普惠性转变。清理和规范不合规补贴。按“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开展合规性审查,全面清理有名无实的“支持政策”,废止严重违反世贸组织规则的文件。调整产业支持方式。由选择性向功能性和普惠性转变,减少对生产的刺激,重点支持“竞争前”阶段和产业链上端。

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形成创新激励机制。探索知识产权保护的新方向。加强对包括商业秘密在内的各类知识产权提供民事、行政、刑事保护的力度。积极参与制定国际知识产权规则。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方面的国际合作,在强调保护的同时,反对滥用。

要推进“放管服”改革,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简政放权用“减法”。除关系国家安全和重大公共利益等外,对审批和许可事项能取消的坚决取消,能下放的尽快下放;加大部门、区域协调,做到统一规范管理;梳理企业和群众办事最烦、最难的关键领域和环节,加大清理减并力度。强化监管用“加法”。开展跨部门联合执法、联合惩戒;鼓励平台型企业依托大数据开展商户信用分类管理,支持建立跨行业、跨地区的商务诚信联盟;推动商协会加强行业自律建设,制定行业红黑名单认定标准。优化服务用“乘法”。以国家政务服务平台为枢纽,加快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建设,推进数据信息互联互通;加快实现全城通办、就近能办、异地可办;变政府部门“端菜”为企业和群众“点菜”,提升政府治理和服务水平。

(作者系民盟中央常委、农业委员会主任)

END

作者 _ 钱克明

本期编辑 _ 吕薇

欢迎分享,留言交流。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