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到《终身幼儿园》这本书以前,我一直认为小孩编程是一个噱头。作为一个学了半年C语言最终只能运行出一个“HELLO WORLD”的存在

,我向来不认为小孩能hold住复杂的编程语言。但就在美国,有一个叫做Scratch的在线社区平台,上百万孩子在这个平台上用Scratch编程语言制作自己的项目,故事、动画、游戏和互动艺术。

让孩子拥有创造力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到底该怎样让孩子拥有?而且,成年人没有机会再发展创造力了吗?这本书已经安排得明明白白——

△湛庐文化策划出品《终身幼儿园》

小孩也会编程?

2007年,米切尔·雷斯尼克在麻省理工的研究小组推出了Scratch编程语言,那时最早尝试Scratch的孩子中有一个来自加州的11岁女孩MahoAshley,她最大的爱好是日本动漫,她喜欢画动漫人物,同时她发现Scratch可以帮助她丰富作品的表现方式,于是她不再像过去那样只把人物画出来,而是用Scratch让她笔下的人物动起来。

MahoAshley通过Scratch把编程模块组合在一起,让她的动漫人物移动、跳舞、交谈和唱歌。后来,MahoAshley用她的的动漫人物编写故事,在Scratch社区分享她的作品,也收获了许多积极的回应。

在一年的时间里,MahoAshley编程并分享了200多个Scratch项目,涵盖了包括故事、竞赛、教程等一系列项目类型。

在此过程中,MahoAshley学习着如何驾驭一个全新的陌生环境,学习着如何把自己的想法转换为项目,并不断尝试新类型的项目。

学会如何与他人合作,如何根据他人的反馈调整自己的工作,这些都是创造性思考者的特征。所有孩子都具有与生俱来的创造潜能,但是他们的创造力并不一定能够自行发展,而是需要培养、鼓励和支持。

幼儿园的孩子怎么学习?

在书中,米切尔·雷斯尼克总结了幼儿园孩子的学习方法,并且认定,那是所有年龄段学习者的榜样。

他在书中把幼儿园孩子的学习过程用一个创造性学习螺旋来进行解读,举个栗子,一群幼儿园的孩子在地板上玩积木——

不仅是玩积木,幼儿园的孩子们会用蜡笔、手工彩纸等各种材料,做出各种各样的创作,比如城堡、故事、图画,材料形式各种各样,但创造性学习螺旋却是每个孩子的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学习去构建自己的想法,然后尝试把它实现,也学习从别人那里听取意见,并根据自己的经验产生新的想法。

像在幼儿园里一样,终身学习

所有孩子都具有与生俱来的创造的潜能,但他们的创造力并不一定能够在玩乐中自行发展,很大程度上与他们所处的环境以及他们是否得到培养、鼓励和支持息息相关,教育本应是最好的机会之一,但它至今尚未做到。

当孩子们离开幼儿园后,他们接受的教育模式就不再遵循创造性学习螺旋了,而是乖乖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听课,做作业,不管授课的是教室前的老师,还是电脑上的视频课程,孩子们要做的只是接受信息和指导,完成任务,而不是创造性地学习。

所以米切尔·雷斯尼克提出,要像在幼儿园里一样,终身学习(没错,重点在学习)。在现今的教育制度下,要做到这一切并不容易,有需要打破许多结构性障碍,比如打破学科障碍,让学生有机会参与科学、艺术、工程和设计一体化的项目;比如打破年龄的障碍,让不同年龄的人可以互相学习……

他说,创造力并非来自欢笑和乐趣,它来自实验、冒险和挑战边界。拥有创造力的孩子,才拥有驾驭未来的引擎。

-end-

-今日福利-

有养与湛庐文化合作发放福利啦!

请移步微博(@有养),参与抽奖,即有机会获得有养及湛庐文化送出的《终身幼儿园》!

策划:有养

撰文:王机智

视觉:小小

编辑:Shero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