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座14世纪遗留下来的教皇宫,一座屹立在罗纳河上的断桥,是阿维尼翁永恒的地标。走到阿维尼翁古城外,最先映入眼帘的,除去那蜿蜒曲折5公里的古城墙,就是罗纳河上的那座断桥了。

每每提及普罗旺斯,人们脑海中都会涌现出一望无际的薰衣草田。久而久之,普罗旺斯成了“浪漫”的代名词。有关普罗旺斯这个地区究竟应当如何玩,前辈们似乎有过无数种的线路可供参考,并且因每个人爱好不同,各种线路组合也就随之而生。如果是夏季薰衣草盛开的时候来到这里,气候又正好适宜峡谷露营,那么就可以选择花田、大峡谷等路线;如果喜欢品葡萄酒,那么就可以选择几个著名的酒庄;而对我这样喜欢人文历史多些的来说,就可以选择几个历史遗迹城镇走走。作为普罗旺斯的地理中心,阿维尼翁(Avignon)既是进入普罗旺斯地区的门户,也是通往南法各小镇的起点和终点。

传说牧羊少年搬巨石修成的大桥,屡次被洪水冲毁,却成了法国地标

一座14世纪遗留下来的教皇宫,一座屹立在罗纳河上的断桥,是阿维尼翁永恒的地标。古朴的中世纪城墙,收纳了七任教皇的荣光,也见证了法国大革命的血雨腥风。

传说牧羊少年搬巨石修成的大桥,屡次被洪水冲毁,却成了法国地标

13世纪末,为了躲避罗马各派的争斗,出生于法国波尔多的教皇克雷芒五世在14世纪初期迁居到了阿维尼翁,在这里又兴建起一座教都。也许是因为仓促移居的缘故,这里不同于梵蒂冈世代相传的宏伟奢华,反而更显得庄严肃穆,向世人展示着教皇的无上权威。

传说牧羊少年搬巨石修成的大桥,屡次被洪水冲毁,却成了法国地标

从1309年到1377年的68年期间,先后有七位教皇在此居住,传说历任教皇都大肆搜敛财宝到自己居住的宫殿里,但一切都在1415年戛然而止,教皇本笃十三世的悄然隐退,结束了阿维尼翁的风华,曾经的荣耀在岁月流逝中一点一点褪去。1789年爆发的法国大革命,剥去了她最后一件华服,愤怒的群众冲进教皇宫,掠走了无数珍宝。没有了神权与王权的庇护,这座小城渐渐回归了她本来的平淡岁月,只留下了远方的农田里一季又一季的薰衣草遥望着威严的古城墙,城外奔涌的罗纳河水倒映着漫天星辰,卷走曾经所有的沧桑。

传说牧羊少年搬巨石修成的大桥,屡次被洪水冲毁,却成了法国地标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47年7月,戏剧家尚维拉终又打破了这座小城的宁静。每年仲夏,在这里举办的阿维尼翁艺术节上,世界各地的戏剧爱好者蜂拥而至,一出又一出嬉笑怒骂的戏剧接连上演,你方唱罢我登场,小城成为万民狂欢的盛宴。

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这座饱经岁月沧桑的古城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一年365天,阿维尼翁都散发着她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朝圣者们。

传说牧羊少年搬巨石修成的大桥,屡次被洪水冲毁,却成了法国地标

走到阿维尼翁古城外,最先映入眼帘的,除去那蜿蜒曲折5公里的古城墙,就是罗纳河上的那座断桥了。石桥、城墙、教皇宫搭配上蓝天白云薰衣草,组成了一幅唯美的画面,俘获了无数少女芳心。年长一些的朋友或许还记得,琼瑶阿姨《又见一帘幽梦》就曾将此作为外景地拍摄。

传说牧羊少年搬巨石修成的大桥,屡次被洪水冲毁,却成了法国地标

这座断桥在普罗旺斯可是鼎鼎大名,在法国南部有一首流传多年的民谣:

在阿维尼翁桥上,人们跳舞,一直跳舞跳舞,所有人围成圈子来跳舞;

英俊的男子们这样跳舞,美丽的姑娘们也这样跳舞,官员们这样跳舞,孩子们也这样跳舞……

这首民谣名为《在阿维尼翁桥上跳舞》,歌中人们载歌载舞的这座桥,就是这座断桥。它的学名叫圣贝内泽桥(Pont St-benezet),距今已有近900年的历史,最初建于1171-1185年,是一座有22个桥孔的石桥,横跨于罗纳河上,连接着阿维尼翁古城和河对面的姊妹城阿维尼翁新城(Villeneuve-les-Avignon)。据说原桥长约900米,大桥建成后,由于多次遭受洪水冲击,对它的维修从未间断,终于在1668年遭遇了特大洪水后,人们彻底放弃了它,但也没有将其拆掉,如今只剩下了4个桥洞,静静地立于罗纳河上,它静静地观望着几代教皇的更迭,也见证了阿维尼翁的前世今生。

传说牧羊少年搬巨石修成的大桥,屡次被洪水冲毁,却成了法国地标

关于这座断桥的命名,还有几个不同版本的传说,流传最广的一个是:牧羊少年贝内泽(Benezet)在14岁时的一次月食中接受耶稣的指引,在罗纳河上修一座桥,并且天使允诺他在他修桥的时候,可以帮他看管羊群。起初,周围的人们都不相信他这个举动,拒绝帮助他,但当发现他突破自己的能力搬动巨大的奠基石时,人们终于相信是有上帝的庇护,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齐心协力修好了这座石桥。

牧羊少年搬运大型基石当然是个传说,但贝内泽这名少年却是真实存在的,1184年去世后的第二年,大桥建成,就随之以他的名字命名。

传说牧羊少年搬巨石修成的大桥,屡次被洪水冲毁,却成了法国地标

断桥就位于阿维尼翁城外,最佳的两个观桥点,一是在城外公路边,另一处在城墙外的公园小山上。从教皇宫出来,沿着城墙往城外走,出城后便可看到上山的阶梯。

传说牧羊少年搬巨石修成的大桥,屡次被洪水冲毁,却成了法国地标

沿阶梯登到顶上,便可看到罗纳河畔的一派田园风光。

传说牧羊少年搬巨石修成的大桥,屡次被洪水冲毁,却成了法国地标

这里就是明信片上常见的断桥角度之一。

传说牧羊少年搬巨石修成的大桥,屡次被洪水冲毁,却成了法国地标

从这里穿过去可以下山,前往断桥的入口。

传说牧羊少年搬巨石修成的大桥,屡次被洪水冲毁,却成了法国地标

桥下是日夜流淌的罗纳河水。

传说牧羊少年搬巨石修成的大桥,屡次被洪水冲毁,却成了法国地标

传说牧羊少年搬巨石修成的大桥,屡次被洪水冲毁,却成了法国地标

回望阿维尼翁教皇宫。

传说牧羊少年搬巨石修成的大桥,屡次被洪水冲毁,却成了法国地标

传说牧羊少年搬巨石修成的大桥,屡次被洪水冲毁,却成了法国地标

桥上的铁艺装饰。

传说牧羊少年搬巨石修成的大桥,屡次被洪水冲毁,却成了法国地标

罗纳河发不发洪水我不知道,但夏秋季节来到普罗旺斯,大风却给了我一个“下马威”。桥上风更大,几乎吹了我一个趔趄。这来自法国地中海沿岸干燥寒冷的风还有个专有名词叫“密斯拖拉风(Mistral)”,南法地区多丘陵地带,冷空气从内陆吹出来经过山脉中的隘口时,便形成了这种干燥的大风,瞬间风力最大可达8-9级,而“Avignon”这个词本来也有“疾风之城”之意。原本想前往河对面的阿维尼翁新城,登上安德烈城堡,从那里远眺阿维尼翁古城,但这大风吹得我实在没了心情。

传说牧羊少年搬巨石修成的大桥,屡次被洪水冲毁,却成了法国地标

从断桥上看罗纳河

传说牧羊少年搬巨石修成的大桥,屡次被洪水冲毁,却成了法国地标

传说牧羊少年搬巨石修成的大桥,屡次被洪水冲毁,却成了法国地标

晚上风要小一些,出城来到河畔,留下了几张断桥和教皇宫的夜景。几百年来,繁华与平凡只一线之隔。也许这才是阿维尼翁本来的面目,她本应只是南法普罗旺斯大地上一座朴实无华的城镇。如织的游人退去,皎洁的月光洒满断桥,桥下滚滚而去的罗纳河水翻涌着漫天的星辰,这里再也没有教皇与权力的争斗,没有艺术节的喧嚣,只留下如水的夜色。

传说牧羊少年搬巨石修成的大桥,屡次被洪水冲毁,却成了法国地标

传说牧羊少年搬巨石修成的大桥,屡次被洪水冲毁,却成了法国地标

传说牧羊少年搬巨石修成的大桥,屡次被洪水冲毁,却成了法国地标

=================

【作者:沙漠玫瑰】

环球旅游达人,旅行体验师、自由撰稿人、嘉宾主持、旅行分享师、跨界自媒体人。已只身旅行过五大洲40余个国家,200余座城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