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蜂子莫乱惹 龙山20余人被蜇伤,其中1人死亡3人重伤

“9月3日,龙山县桂塘镇李女士,因毒蜂蛰伤,导致中毒性休克、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入院后短时间内即死亡;9月8日,龙山水田坝镇48岁男性患者李某,因毒蜂蛰伤,导致心脏及肾功能损伤,目前在我院肿瘤消化肾病科住院治疗;9月12日,龙山洗洛镇31岁男性患者田某,因毒蜂蛰伤,导致急性肾衰竭......短短的半个月时间内,我院收治毒蜂蛰伤病例已达20余例,其中一人死亡,三人重伤”。9月13日上午,在县人民医院急诊科主任贾岩生认真翻看着接诊记录本,并提醒广大群众秋季毒蜂活跃,在户外活动时一定要注意防范。

贪吃美味蜂蛹 男子摘蜂巢被蛰

“我也知道这东西危险,可是经不起美味的诱惑,没想到竟然差点要了我的命!”29岁的田某躺在普外科的病床上,向身旁的病友讲述着自己惊险的遭遇:几天之前,他从山中经过,偶然发现一棵高大的杉树上挂着一个硕大的蜂巢,手指头大小的毒蜂从蜂巢中进进出出十分活跃。早就听说新鲜的蜂蛹营养价值很高,而且美味可口,但是苦于树太高太大,田某却一直没敢轻举妄动。9月9日那天傍晚,在跟几个朋友喝完酒后,在众人的鼓舞之下,田某借着酒劲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要爬上树去摘下蜂巢。

“我当时就只戴了副手套,然后戴了一个骑摩托车那种头盔就往树上爬。刚刚爬到一半的地方,我就感觉有些不对劲了,蜂巢里的毒蜂一个劲地朝我的位置飞来,有的顺着树干往下窜,不断地朝我的头部、脸部喷洒毒液,其中几只毒蜂不知怎么就钻到了我的衣服、裤管里面,我只感觉浑身被蛰得一阵阵钻心的痛,不一会儿就跌落在树下了。”田某回忆起当时的经过仍然心有余悸。由于天色已晚,加上路程遥远,田某被蛰伤后并没有及时来医院进行治疗,直到9月12日中午,他突然感觉自己全身浮肿、腰腹疼痛难忍,这才在家人的陪护下来到县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经急诊科医生检查,诊断为急性肾功能衰竭。医生告诉他,若再延误得几天,或将性命不保。

“没想到蜂蛹没吃上,还进了医院,真的是得不偿失啊;出院以后再也不敢冒险摘蜂窝了!”对于自己鲁莽的行为,田某表示后悔不已。

农妇山中劳作被毒蜂蛰伤身亡

“患者由120送入我科时已经出现意识改变及明显的生命体征异常,随后呼吸心跳骤停,后请求多科会诊联合救治并进行了气管插管。”县人民医院介绍说,桂塘镇的李女士,属于较为少见的严重毒蜂蛰伤病例,且起病时间太长,送入医院时已是无力回天。

据李某家属介绍,事发当天,李某吃过早饭后上山劳作,直至下午晚饭时间依然没有回家,于是家人前去劳作地点查看。发现李某已经倒在地里失去知觉,浑身上下被飞舞的毒蜂团团包围。由于蜂群庞大,家属不敢轻易上前施救,于是向村里年轻的乡邻求助。最后由当地一名年轻人在穿“防蜂服”的情况下将李某从蜂群中救出。

蜂毒能造成脏器衰竭 严重者需长期血透

县人民医院医生介绍,毒蜂蛰伤后,患者会出现头晕、浮肿、四肢无力、心慌胸闷等诸多症状,从身体检查来看,患者心率、肌酐、谷草转氨酶、肌酸激酶等指标都会出现异常。而这些指标又分别是衡量心脏、肾脏、肝脏功能和横纹肌溶解症的重要指标,也就是说患者若被蜂蛰伤,将会直接导致各种脏器都出现衰竭和损伤。

“在我们龙山境内,毒蜂的种类繁多,每一种的毒性都有不同,而马蜂是毒性最大的一种蜂类,并且它在蜇伤人后,尾部的毒刺仍可以收回继续进行二次攻击,就更加剧了它的危害。”医生指出,马蜂的毒素累积到一定的量,会对身体造成严重损伤。比如,它的溶血毒素会造成全身血液溶解,影响血液循环,从而造成脏器衰竭;神经毒素,会造成神经损伤,影响人的意识,有些甚至是不可逆的。

“马蜂蜇伤后,体表的伤口红肿并不明显,毒素主要侵犯脏器,器官损伤进展非常快,往往两三个小时,情况就会大不一样,愈后好不好与是否及时治疗密切相关。”医生强调,即使患者脱离生命危险,今后肝、肾、心脏、神经也可能留下不可逆的损伤,甚至可能需要长期血透。

这段时间正是毒蜂繁殖的旺季,小区绿化带、靠山的公园、马路周边都有毒蜂活动的身影。尤其是在户外游玩劳作,更应当引起重视。

县人民医院有关负责人介绍,每年秋季都是毒蜂伤人的旺季,因为龙山本地居民一直以来有摘蜂巢、吃蜂蛹的习惯,再加上龙山山地面积广,特别适宜野蜂的生长,每年医院接诊到的毒蜂蛰伤病例都有数十例,特别是今年入秋以来,毒蜂伤人的病例激增,已创历史新高,希望大家一定要引以为鉴,不要因为贪吃蜂蛹而铤而走险。 近期回顾

湘西州纪委监委派出4个督察组实地“督战”扫黑除恶

永顺、龙山、花垣、吉首被省委、省政府办通报,这些地方将获奖励

龙山县公安局依法报废车辆700余辆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爆料你的新闻!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