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 回复“1领取资料礼包

CFA考试一共分为10项不同学科,各学科所占评分比重各不相同。深入了解才能完美的制定作战计划,从而在考场上完美一击,高分制胜。

有很多刚入坑的小伙伴,对CFA要考什么内容,考哪些学科都非常迷茫,作为备考贴心小帮手的我们推出了CFA各个级别的学科介绍,大家可以置顶我们公众号哦,这样就不会错过推送啦,你想要的学科介绍,备考攻略我们全都有!

对于经济学,考一级的时候,这个磨人的小妖精可考的内容很多,花的心思不比财务分析少多少,一级经济学有着一本书的内容,体量与财务相当,但是经济学在考试中的占比只有10%,等于财务占比的三分之二。对于一份120题的试卷,经济学出题数量大约为12道。典型性价比不高的一科。因此,建议考生复习时间不用过长。

在CFA考试中,虽然前面说到经济学这门科目的内容很多,但是其实在一级中难度水平并不高。通常而言,经济学的常见考试题型为概念题、计算题和图表题。其中,以概念题为主,考察重要经济学、理论和结论,涉及计算的知识点较少且考点相对固定。图表题为新增题型,可看做概念题和计算题的综合。

在CFA的一级教材里,将经济学分为了三块: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近年来,CFA协会正逐渐删减微观经济学的考点,并加强宏观经济学在考试中的比重。

根据历年CFA考试经济学科目的考试情况,整理以下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点,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微观经济学

第一章【需求和供给分析】里,需要大家重点掌握的内容有:

1. 三种弹性的计算及概念的理解

2. 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对比

3. 厂商决策理论

第二章【厂商与市场结构】里,需要大家重点掌握的内容有:

1. 四种市场结构及其特征(主要是概念题)

2.纳什均衡理论要了解

3. N个公司的集中值和HHI的计算和缺点(主要出计算题)

微观经济学的很多知识点在后续的宏观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中都有涉及,所以打好微观经济学的基础尤为重要。

宏观经济学

第一章【总产出、价格水平和经济增长】里,需要大家重点掌握的知识点有:

1. GDP的含义、构成因素和三种核算方法

2. IS-LM模型的理解,IS、LM曲线变动规律和含义

3. 总需求、总供给和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4. Recessionary gap、Inflationary gap和Stagflation

本章是宏观经济学的基础章节,理解掌握总供给和总需求的相关概念有助于之后章节的学习。

第二章【理解经济周期】里,需要大家重点掌握的知识点有:

7. 经济周期的判断

8. 失业相关概念辨析和计算

9. 两种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和影响

9. 各经济指标(CPI,PPI、GDP、工业增加值)等指标含义及影响因素

第三章【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里,需要考生重点掌握财政和货币政策的工具及其局限性。其中,货币政策的考点要多于财政政策。对于货币政策,要理解掌握其传导机制及局限性。对于财政政策,需重点掌握关于国家高负债水平的探讨。

国际经济学

第一章【国际贸易与资本流动】,在CFA一级的经济学中占比相对较低且重要知识点较少,主要考点集中在:比较优势理和绝对优势、贸易合作方式、国际收支账户和国际组织。

第二章【汇率】,在CFA一级的经济学中定量考核的重点章节,本章主要出计算题。主要考点包括货币价值与贬值的计算、即期与远期汇率的计算以及交叉汇率的计算。

定性考点主要与利率平价理论和汇率制度相关。本章的计算并不难,但要求考生细心。

以上,就是CFA一级中经济学的考试重点,总的来说微观经济学和国际经济学相对而言比较容易,可以优先复习。而宏观分析部分的知识,对于同学们今后工作中分析宏观经济现象有很大帮助,亦建议充分掌握。

抛开考试来讲,经济学是门很有意思的学问,日后有时间可以抽出时间好好学学。

想要成为合格的投资经理必须具备很多技能,考虑很多因素。如何判别一国经济发展趋势,如何在众多行业中找出朝阳产业,找出具有垄断竞争力的产业,这些都是经济学研究的话题。

在日常投资过程中,通常都要先对宏观经济的形式做出分析、判断,因此我们学习经济学的目的不仅仅局限于通过考试,还要努力促使自己学会经济学的思维方式,让自己能以一个更为理性的角度看待这个世界,正所谓“经济学不能改变你的世界,但是它可以改变你的世界观”。

一级的经济学中诸如经济增长理论,汇率理论的话题介绍只是为我们做了一个简单的开头,类似一个开胃菜的作用,这些理论的进一步讲解还需要在二三级教材中逐步学习。

一级经济学内容覆盖面非常全面。该学科内容可以分为“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以及“国际经济学”三部分。2019年,经济学总共分为7个章节。

微观经济学的内容包含两章。第一章的内容在2017考纲发生过重大调整,整合了之前考纲中前三章的内容。分别介绍了“需求”以及“供给”方方面面,并且讨论了一系列和市场均衡以及厂商生产的问题。第二章的内容则主要介绍了四类市场结构和特征以及市场集中度的度量。

“宏观经济学”内容包含第三、四、五章。它主要研究的是整个群体的特点,这些变化的特点形成了我们所熟知的经济周期的各个阶段,因此宏观经济学就是围绕着经济周期这一核心,介绍了相关宏观经济模型、指标,以及与之对应的相关财政货币政策。其中第三章偏向理论,主要介绍诸如GDP,总供给、总需求等名词概念,并且初步介绍了有关经济增长的相关理论。第四章内容偏向事物,着重开始介绍经济周期的特点以及流派,并且还会谈论诸如通货膨胀以及失业率这些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第五章则重点论述一国政府以及央行是如何运用财政政策以及货币政策是如何干预经济的。

国际经济学的话题也包含两章内容。国际经济学包含了“国际贸易”部 “国际金融”两部分。其中第六章主要介绍了和国际贸易相关的方方面面,而第七章则以“汇率”为核心介绍了国际金融的相关知识。2019年考纲删除了例题和正文中关于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话术。

在“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以及“国际经济学”三部分中,最难掌握的部分是“宏观经济学”部分。它的考点非常灵活,很多知识点理解起来也并不容易,对于考生的经济学素养要求颇高。即便是经济学专业的同学做起这部分题目也不会轻松。因此大家在刚开始练习这部分题目的时候,即便正确率不高也不要灰心。

难点一 供需曲线的基本知识

供需曲线对于本专业的学员而言其实不难,但是对于非专业的学员而言可能需要补充基础。这里网上可以下载曼昆经济学阅读part 3的第一节内容,里面有详细的介绍。这里也简单的提一下。供给曲线就是单个厂商愿意而且能够在一定的数量下以某种价格提供商品,其实就是我们以后涉及到得marginal cost曲线。 商品的供给量由价格决定,所以该曲线是向上倾斜的,因为肯定是价格越高我愿意供给的数量越多。 而需求曲线就是单个厂商愿意而且能够在一定数量下以某种价格购买商品,其实就是以后涉及的Marginal benefit曲线,其实商品需求肯定就是价格越低需求量越大(劣等品还有吉芬商品除外)。那么现在决定商品需求和供给的基本因素那就是价格,所有人购买提供商品肯定都是冲着便宜的价格去的,所以是决定因素,是函数里的内生变量(independent variable),所以价格的变化是movement。 但是其他因素诸如商品价格上涨预期,其他商品的可替代i性或者互补等此类因素,因为只是消费者的心理预期还有感觉,所以是通过消费者到价格再到数量,其中影响并非直接的,所以那就是外生变量,也就是函数里的(intercrept),所以这些因素影响就是供需曲线的左右移动(shift),这里牢记一个原则,经济学和金融学里的任何函数图形,moverment永远是最重要的因素,而shift永远是影响因素,比如以后遇到的NPV sensitivity analysisi其实就是研究外生变量所产生的shift。

难点二 Tax incidence

税收的负担者这里很难理解,如果供需曲线中有某条曲线是缺乏弹性或者有弹性,那么税负由谁承担得多。这里有个技巧,就是首先理解弹性的原则,缺乏弹性说明商品好卖,商品容易出手,因为我提价商品的需求量也不会有多大影响,那么我政府增加税负,那么价格提升,但消费者那是一定要购买这个商品的,比如食盐,增加食盐税我们就不吃盐了吗?显然是不行的,所以需求曲线缺乏弹性,提高税收永远是消费者吃亏,那么肯定就是消费者承担了很多的tax peyments.相反,如果供给弹性低,说明价格上涨供给变化不大,那也是一些日必需品,说明供给者无可奈何,那么肯定也就得承担大部分的tax payments.

难点三 交叉弹性还有收入弹性

交叉弹性大于0说明该一种商品的价格上涨带动另一种商品的价格也上涨,这里我们不用死记硬背,其实我们可以通过常理想一想,比如苹果的价格上涨了,而梨的价格没有变化,你还会买苹果吗?那肯定不会了,那苹果和梨属于什么?肯定是替代品,你不吃苹果可以吃梨。 那么如果交叉弹性小于0了,是互补品,可以想象一下如果眼睛框涨价了,你要买眼镜,那贵了可能不买了。

结下来是收入弹性,收入弹性如果小于0说明收入涨了,你就不购买这样的商品了,是反方向变化的,比如跳蚤市场或者淘宝的二手货。 如果收入弹性大于0小于1,说明缺乏弹性,也就是你是价格的接受者,市场你说了不算,你还必须得被动接受,所以属于我们必须要购买的正常商品,比如是每天中午订得饭。如果是大于1,富有弹性,价格如果大量的下降,你一定会觉得很开心,因为你可以以超低价格买到一些很昂贵的东西,那就是奢侈品,比如皮草大降价。

难点四 衡量Economic efficience的小技巧

Economic efficience 其实可以依靠是否存在1、overproduction or underproduction 2、dead weight loss。 如果是需求大于供给,那肯定是消费者会吃亏,那就是underproduction,如果供给大于需求,那就是生产者会吃亏,那就是overproduction.这是判断的标准。比如外部性,正外部性会导致厂商成本降低,那么成本降低供给就会增大,所以那就是overproduction外加DWL,如果是负外部性会增加厂商成本,那么厂商的供给会减少,可能会导致需求大于供给。那么自然就是underproduction. 又比如政府发放补贴,那厂商的生产成本自然会降低,降低的成本自然会导致供给增大,那自然也就是overproduction了。

难点五 AC 和MC,MP和AP

这两个函数都是U型,我们可以这样的去记忆。首先一开始AP和MP都是增加的,就是说生产的产品多了,说明我企业是充满活力的,那肯定成本就被摊到很多商品里了,所以AC和MC是下降的,但是到了后来,由于边际收益递减规律,我们生产的产品越来越少了,那我们的成本分摊就减少了,那么自然AC和MC是上升了。

难点六 完全竞争厂商的逻辑构架问题

首先完全竞争厂商不过只是一个price taker,那么就是说他只能接受市场所提供的价格而非他自己能改变价格,所以单个厂商面对的需求曲线就是一体水平线,说明了消费者如果觉得你的东西贵了,那我就不买了,我去买别家的。所以整个市场的需求曲线被无限瓜分成N个水平的需求曲线。再来就是我们不需要去死记忆推导完全竞争市场供求曲线那几张图,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那如果P=MR >AC,说明了我厂商是盈利的,那么我供给还是不供给?那答案是肯定的,如果P=MR=AC,说明我厂商的显成本收不回来了,但我整个老板还是能实现我的企业家才能的,所以我当然要供给,我不给被人发工资,我自己可以赚钱就好。 如果P=MR>AVC,说明我这个老板虽然也亏钱了,但是我的那些商品的钱是可以挣回来的,我只是亏了一部分固定成本,到最后如果P=MR<AVC,那就是shut down point了

难点六 垄断厂商的两类定价问题

1、无政府定价 无政府定价垄断厂商可以采取MR=MC的定价方式,这样的价格虽然定了,但是不灵活,而且有很大的dead weight loss,所以厂商不会满意。 那么厂商可用价格歧视,那么就可以最大可能的剥夺消费者剩余。2、由政府定价 政府定价分为平均成本定价还有收益率定价,两种定价都会减少Dead weight loss ,但是第一种定价厂商只能有企业家才能,但是老板自己挣钱了,自然不需要补贴了,但是第二种定价方式,老板不会挣钱,而且厂商是亏钱的,所以需要政府进行一定的补贴。

经济学其实是一门性价比不高的“鸡肋”学科。它真应了网上流传的那句“学了不一定考,考了也不应一定会”。

该课的学习对于此前没有任何经济学基础的同学而言是有不小的难度,因为CFA1级经济学的内容几乎就是国内经济学学专业本科期间学习到的所有经济学的内容。但是鉴于经济学贯穿CFA1,2,3这三个级别,为2,3级长远计,同学们也不可战略性放弃。

同学们在第一次接触这一偏重理论学科的时候,理解其相关概念是最为重要的,切莫死记硬背。考生只要能够深入理解其概念,那么该学科的后续做题、记忆也将水到渠成、迎刃而解。所以基础班的学习显得尤为重要,一定要听懂,听仔细。

这里需要提醒那些以前学过经济学的经管专业出身的同学,千万不要对该部分学科掉以轻心。因为国内经济学考试的重点集中在公式的推导,图形的讲解以及整套理论的描述;但是CFA考试的重点在于实务结论的应用,因此这类考生在学习中需要注意的最大问题就是复习时候要把握“重点”,千万别“跑偏”了。

添加小助理微信

进入金融学习群

让这个时代,犒劳会悄悄学习的你。

回复 1姓名+电话号码 以及 点击阅读原文

即可免费获得精美资料礼包。

中博教育陪伴您

从与众不同

出类拔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