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全防护与车辆防护

焊接前,应穿戴好防护用品,做好身体防护,防护用品包括:焊接围裙、安全鞋、护膝、焊接面罩等。另外,车身漆面、挡风玻璃、仪表台、座椅等应使用防火毯完全遮住,以防焊接飞溅物烫伤损坏。板件内部的易燃物也应在焊接前去除,防止燃烧造成火灾。焊接区域放置灭火器备用,做好安全防范措施。

2.焊接质量控制

(1)试焊:为确保母材被完全熔化,二氧化碳保护焊焊接前需要进行试焊。试焊板确保与待焊金属板材质、厚度一致,可从被分离下来的旧零件上截取。试焊后,首先通过目测检查焊接熔透性是否满足要求,必要时应进行破坏试验。

(2)技术要点:焊接时应注意保持身体站位、肘和手的支撑部位稳定,这是高质量焊接的关键因素。焊接时稳定性差,甚至轻微的抖动都有可能导致焊缝或焊点出现缺陷。另外,还应该调整好焊接面罩的感光度及焊枪角度,以便能够清晰观察熔池,从而保证焊接质量。

(3)焊接变形控制:无论如何控制焊接区域都会由于热影响产生变形倾向,有可能导致尺寸变化、缝隙变小、焊接区域凸凹不平等现象,因此,应采取一些方法或者手段尽量减少热量累积,将变形量控制到最低程度。

二氧化碳保护焊焊接时母材完全熔化,电阻点焊焊接时母材为半熔融状态,二氧化碳保护焊焊接时的热量远大于电阻点焊的焊接热量,因此尽可能采取电阻点焊焊接。

首先焊接电阻点焊,然后再焊接塞孔焊,最后焊接对接焊。先焊接强度高的部位,再依次焊接强度相对弱的部位。遵循这些原则可以适当减少焊接变形。

较长的对接焊焊缝一般采取跳焊或退焊的方法,有的厂家要求每焊完一段焊缝后,暂停焊接,使用吹枪冷却,待焊缝完全冷却后再焊接下一段焊缝,以减少热量累积。塞孔焊、电阻点焊及分段连续焊,可以采取跳焊的方法减少热量累计。焊接后,打磨焊缝、塞孔焊点。对凸凹不平的部位应进行修整,直到符合要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