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3年,服务企业翻10倍;未来3年,更多人能用信用贷到款

本报记者 王益敏
网商银行四周年办金融峰会“路边摊”凭啥成了主角

金融峰会上,“路边摊”摊主成为主角。

网商银行四周年办金融峰会“路边摊”凭啥成了主角网商银行四周年办金融峰会“路边摊”凭啥成了主角

四年前的今天,作为银监会批准的中国首批5家民营银行之一,网商银行破壳而出。昨天,在杭州举办的一场小微金融行业峰会上,蚂蚁金服总裁胡晓明透露,过去3年时间,网商银行服务的小微企业数量翻了10倍。

有意思的是,在这场高大上的金融峰会上,“路边摊”摊主,成了台上主角,有淘宝主播、蛋糕店老板,甚至水稻种植户,他们共同传达的声音是,触手可及的网商银行,到底帮到了他们什么?

一个手工香袋背后的故事

高大上的峰会,小微主成主角

昨天,每张峰会座椅上都放着一个资料袋,里面还有个纸质小盒,装的是手工制成的小香袋,含着艾草的香味,颇应时令。

胡晓明向大家介绍这份伴手礼背后的故事——

它们诞生于贵州凯里。起初,仅有一个名叫王丹青的姑娘出于兴趣做,后来她开了淘宝店,生意很好,才考虑组建团队一起做。

他们取名叫“王的手创”,形成了一整套流程:设计、采购原料、打样并评估,再寄材料到贵州苗寨、负责人分发材料、老师傅培训制作流程、刺绣,最后再由负责人筛选并将合格品寄往杭州总部进行店铺筛选销售。

创业初期,这个团队还是有着很大的压力,包括资金压力。于是,他们在跟贵州绣娘合作刚开始时,就用了网商银行的提前收款。这样一来,可以让买家确认收货前,提前获得自己的货款,而这笔货款可以用来预支给绣娘,绣娘收到钱就可以稳住她们最初的信心,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信任问题。

中国传统的手工艺跟现代、与网购结合起来,最终发展壮大。目前,年收入已经是千万元级,还参加过淘宝购物节。

事实上,昨天会场上,处处有着网商银行四年来结出的硕果。杭州“馍家”店主张泽林,从路边摊,到有了自己的店,是因为网商银行上的一笔3万元的贷款;安徽六安金寨县的林涛、汪宪武被称为“猕猴桃兄弟”,他们用网商银行上审批下来的资金,研发了猕猴桃酒,这样一来,他们把家乡的产品带到了城里,把城里的创业模式带给了家乡。

胡晓明说,过去4年,从线上到线下,从城市到农村,网商银行描摹出了他们客户的样子,其中包括:80%的人,之前从未在其他银行获得过贷款。但每1万元贷款可以为他们带来3万元的营收。

3年客户翻10倍被称“傻子银行”

未来3年,路边摊都能凭信用贷到款

网商银行成立一周年时,服务小微企业的数量只有170万家,今年达到了1700万家,3年时间翻了10倍。但就是如此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在赚钱这件事上,网商银行似乎不思进取。

“我看到有网友开玩笑,说网商银行利润不高,是一家‘傻子银行’。”胡晓明接受媒体专访时笑着谈,网商银行从成立一开始,就从来没有把利润作为考核指标,只关注服务的小微企业数和他们的满意度。网商银行希望一直让利给小微企业,降低小微企业的成本,目标是希望成为全球服务小企业最多但最微利的银行。

截至2019年6月21日,网商银行累计服务小微客户在全球银行中排名第一,但它的净利润几乎垫底。而在这样的情况下,网商银行还连续两年降低小微企业的贷款利率超过2个百分点。

事实上,10年前,正是胡晓明创建了网商银行的前身阿里小贷。谈及回归,胡晓明对记者说,最大的感受是初心不变,从阿里小贷到网商银行,其实都只在做一件事,那就是为小微企业提供纯信用贷款。

于是,对傻子银行称号,胡晓明也并不以为意,他坦言:“营收和利润从来不是网商银行在意的目标,网商银行从成立之初就确定只做一件事:服务好小微企业,解决他们的痛点。”

胡晓明表示,未来网商银行还将坚持自己“无微不至”的初心,3年内让所有路边摊都贷到款。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