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创办之初,李鸿章就清楚地知道,练兵和官场一样,都是无钱不行,所以淮军的饷银比曾国藩的湘军还要高。所以我们也不必苛求李鸿章,毕竟他给大清续了这么多年的命,让洋人少压榨走很多银子,也为国多保留了几分元气,相信历史总会给他一个公正的评价。

李鸿章是清末极具争议的人物,有人说他是大清忠臣,也有人认为他是卖国贼。各自都有各自的道理,但李鸿章为大清鞠躬尽瘁,卖命卖到最后一刻,这一点是没人否认的。

中兴名臣李鸿章留下巨额遗产!后代已出三个亿万富翁

李鸿章是靠编练淮军起家的。创办之初,李鸿章就清楚地知道,练兵和官场一样,都是无钱不行,所以淮军的饷银比曾国藩的湘军还要高。淮军主要在上海、苏州等苏南地区与太平军作战,这里是中国最富庶的地区。地方官、富商哪个不巴望着淮军早日赶走长毛匪,那还不赶紧把孝敬送到位,好让淮军将士们出力死战啊。

太平军占据的苏州,是李鸿章是骗开的。先诱降纳王郜永宽等人,杀死慕王谭绍光,然后把纳王等降将及两万太平军全部杀死。李鸿章对外辩称的是怕太平军反复,所以要斩草除根。

中兴名臣李鸿章留下巨额遗产!后代已出三个亿万富翁

这话看上去挺有道理,不过清军收纳降将也不在少数,连镇南关大捷的冯子材也是天地会出身,为什么偏偏苏州的降兵降将就靠不住呢。纳王等人在苏州驻扎多年,想来一定是积蓄了不少财货,本来他们投降变成清军后,苏州城还是他们的。可杀掉他们后,这些财货和苏州城不就归淮军所有了吗?对于刚起家不久的李鸿章和淮军而言,这笔横财不算小啊。

等到事业节节高升,李鸿章荣升李中堂后,经手的银子就更多了。朝廷要练兵、办水师、招商局、电报局、开煤矿、造军械、建银行等等,银子流水般地花出去。只要朝廷能见到实效,银子倒是不会短少。

中兴名臣李鸿章留下巨额遗产!后代已出三个亿万富翁

摊子大了,用的人也多,什么位子什么价,这也不是李中堂一个人定的,整个大清都是这价。除了至亲,谁也不能坏了这规矩。再说有些要紧的位子,再多的钱也买不来,总要有人把真事给办了吧。

至于底下人和各地方官场的孝敬,中堂要是敢说不收谁的,信不信人家第二天就敢寻死觅活。照单全收才是给人家的面子。

中兴名臣李鸿章留下巨额遗产!后代已出三个亿万富翁

跟洋人办交涉,李中堂是大清当仁不让的顶梁柱。修铁路,办贷款,哪样不是技术活,换别人去谈,那还不得让洋人往死里坑啊。好不容易谈下来,洋人毕竟也是赚了钱,孝敬点好处费也是应当的,李中堂给大清省下的银子可比这多了去。

李中堂银子进得多,出得也多啊。十几万水师陆师,替朝廷守着藩国朝鲜。东洋小鬼子一不安生,整营整营的淮军就要往朝鲜运,开拔费、军械费、运输费、口粮被服、人吃马嚼,还要补齐往年欠饷,大军出动靠的还不是大笔的银子。朝廷仓促间凑不出来,中堂就得自个儿先垫着,平时若没个积蓄,不就耽误朝廷的正事了吗。

中兴名臣李鸿章留下巨额遗产!后代已出三个亿万富翁

左宗棠左大帅,70来岁,抬着棺材出征新疆,可朝廷拿不出银子怎么办?好在左大帅脑子活,胡雪岩路子广,把新疆未来几年的财政收入,还有各地的关税抵押给洋人银行,才借来军饷,把这仗给打了下来。好好地收复国土,怎么像是左大帅为自己打仗似的。

李鸿章确实贪了不少钱,各种统计基本上都在上千万之数。像左宗棠那样,一心为公的大臣,实在太少太少。所以我们也不必苛求李鸿章,毕竟他给大清续了这么多年的命,让洋人少压榨走很多银子,也为国多保留了几分元气,相信历史总会给他一个公正的评价。

不论如何,李鸿章确实是为后人留下了一份庞大家产,而李氏一族也出了不少名人。除了大家最熟悉的张爱玲外,还涌现出了三位亿万富翁。他们是李鸿章之弟李昭庆的四代孙李家昶、李家曙和李家景,年轻时他们一起前往新加坡、马来西亚打拼,最终都有了自己的庞大产业。

中兴名臣李鸿章留下巨额遗产!后代已出三个亿万富翁

年少不懂李鸿章,长大方知真中堂。在那样一个时代里,中国已亡,中华不可再亡,是李鸿章、左宗棠、曾国藩这些满清士大夫最后的坚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