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辛格:固执是一种力量

1978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辛格

NOTE

我是傻瓜吉姆佩尔。我不认为我是傻瓜,恰恰相反,但人们都这么叫我。我还在上学时,他们就给我起了这个名字。我总共有七个名字:笨蛋、蠢驴、麻头、傻蛋、呆子、缺心眼儿、傻瓜。最后一个名字固定了下来。我怎么傻了?容易受骗。他们说:“吉姆佩尔,你知道拉比的夫人要生孩子了吗?”于是我没去上学。结果这是骗人的。我怎么会知道?她没有大肚子。但我从来没看过她的肚子。这真的很傻吗?那帮人又笑又叫,跺脚跳舞,还唱起了晚祷词。女人生孩子,我们会得到葡萄干,他们却塞给我一把羊屎。我不是没力气呀,我要是扇他一个耳光,能把他打到克拉科夫去,但我天生不爱打人。我跟自己说:算了吧。于是他们就欺负我。

——辛格,《傻瓜吉姆佩尔》,出自《辛格自选集》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辛格:固执是一种力量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5月

定价:89.00元

最近,我社重磅推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近60万字的短篇小说集《辛格自选集》,在读者中引起不小轰动。英美文学专家陆建德老师说:“辛格是个像契诃夫那样会讲故事的大师,难以归类。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辛格自选集》的全译本,称得上是外国文学界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的一件大事。”今天,我们就带大家全面了解一下这本有看头的大部头。

关于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辛格:固执是一种力量

辛格是美国犹太裔作家,出生于波兰,1935年移居美国。始终用意第绪语写作,作品通过英译本广为人知;索尔·贝娄是他的英译者之一,翻译篇目为《傻瓜吉姆佩尔》。长篇代表作有《卢布林的魔术师》(1960)、《庄园》(1967)、《冤家,一个爱情故事》(1972)等,广受赞誉的短篇小说有《傻瓜吉姆佩尔》(1957)、《市场街的斯宾诺莎》(1961)、《叶希瓦的男学生妍特尔》(1962)、《降神会》(1968)等。1970年凭借儿童文学《快活的一天:一个在华沙长大的孩子的故事》、1974年凭借短篇小说集《羽冠》两度荣获美国国家图书奖。

在文学理论与流派大行其道的二十世纪,辛格坚持叙事传统,认为“讲故事才是艺术写作的存在理由”。其描写波兰和美国犹太人生活的小说集讽刺、诙谐、智慧于一炉,异彩纷呈,且有明显的巫术和怪异色彩。

诺贝尔文学奖颁奖词称:“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那充满激情的叙事艺术,植根于波兰犹太人的文化传统,生动描述了具有普世性的人类境况。”他的作品激发了国内很多文学爱好者走上创作之路,而中国图书界的诺贝尔奖效应,也是从他开始。

关于《辛格自选集》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辛格:固执是一种力量

《辛格自选集》含47个短篇,由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从出版于1957年到1981年间的近150篇作品中精选而出。作品中,有描绘魔鬼、撒旦、阴魂的超自然故事,比如《泰贝利和魔鬼》《那里是有点什么》;还有如实反映现实生活的故事,可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描述波兰犹太人的生活,比如《傻瓜吉姆佩尔》《市场街的斯宾诺莎》《短暂的礼拜五》,另一类描写旅美犹太人的经历,比如《玩笑》《暮年之爱》《康尼岛的一天》。由韩颖(36篇)、杨向荣(5篇)、冯亦代(1篇)、戴侃(1篇)、方平(1篇)、李文俊(1篇)、屠珍(1篇)、文美惠(1篇)八位译者翻译,由英美文学专家陆建德撰写前言。《纽约时报书评周刊》评,“《辛格自选集》收录众多杰作,乃创作宝库……是一位美国大师的‘创世之书’。”

辛格在中国

辛格自1978年荣获诺奖后,即引起国内翻译家的关注。梅绍武、冯亦代、施咸荣等多位外国文学专家、翻译家对辛格给予了介绍、选译,从而让辛格进入中国读者视野,并深刻影响了当代中国文坛。余华、苏童、马原、北村、鲁羊等多位当代作家对辛格及其短篇格外推崇。就辛格其人及作品他们曾这样说过:

《傻瓜吉姆佩尔》是一部震撼灵魂的杰作,吉姆佩尔的一生在短短几千字的篇幅里得到了几乎是全部的展现,就像写下了浪尖就是写下整个大海一样,辛格的叙述虽然只是让吉姆佩尔的几个片段闪闪发亮,然而他全部的人生也因此被照亮了。这是一个比白纸还要洁白的灵魂,他的名字因为和傻瓜紧密相连,他的命运也就书写了一部受骗和被欺压的历史。辛格的叙述是如此的质朴有力,当吉姆佩尔善良和忠诚地面对所有欺压他和欺骗他的人时,辛格表达了人的软弱的力量,这样的力量发自内心,也来自深远的历史,因此它可以战胜所有强大的势力。故事的结尾催人泪下,已经衰老的吉姆佩尔说:“大限来临时,我会高高兴兴地走。不管那里有什么,都会是真实的,没有算计、没有嘲弄、没有欺骗。赞美上帝:在那里,即使是吉姆佩尔也不会被骗。”此刻的辛格似乎获得了神的目光,他看到了,也告诉我们:有时候最软弱的也会是最强大的。

——余华

辛格的《市场街的斯宾诺莎》中那个迂腐、充满学究气的老光棍形象让我念念不忘。辛格的小说我一直迷恋它特有的犹太味道。……他的小说的语言质地与众不同,有一股子韧性,用犹太人的意第绪语写成的作品在英语文化的环境中显得那么坚挺。

以萨·辛格的令人尊敬之处在于他的朴拙的小说观,他总是在“人物”上不惜力气,固执己见地种植老式犹太人的人物丛林,刻画人物有一种累死拉倒的农夫思想,因此辛格的人物通常是饱满得能让你闻到他们的体臭,《傻瓜吉姆佩尔》就是他的最具标志性人物文本。

——苏童

我很喜欢辛格的小说。他总是能以很小的篇幅、简洁的形式表现很深的主题,他的几千字、一万字的小说,别人可能觉得非要写长篇,要用足了,他不,几千字就完成了。

我认为《傻瓜吉姆佩尔》是现代文学史上唯一一次成功地描写英雄的小说。因为现代社会只有这样的英雄,英雄一到现在就是吉姆佩尔,他就是英雄,因为他相信一切应该相信的,背负一切应该背负的,忍受一切应该忍受的,最后他享受他的果实:怜惜一切应快乐的。他是英雄,因为他是良知的代表,忠诚的象征。英雄是具有神圣性的,吉姆佩尔身上就有这种神圣性,像忠诚、忍耐、爱、宽容,相信这些神圣要素都是简单的,所以人叫吉姆佩尔为傻瓜。我至今还为辛格用短篇写出巨著而百思不得其解。

——北村

辛格是一个写故事的作家,从骨子里说,我最敬佩的作家就是写故事的作家,他始终都在讲故事。而且他特别讨厌在故事当中带有强烈的目的性,比如训诫等各式各样的意图。从这一点来说,我很欣赏。翻遍辛格的小说,几乎看不到哪些地方在谈哲理,但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辛格的小说又处处都有经典。

——马原

辛格是一个了不起的作家,他写得非常的从容、平淡,带着一种非常宽松的或者是柔和的气息,但他写的东西很感动我,我永世难忘的可能有他的两篇:《市场街的斯宾诺莎》和《傻瓜吉姆佩尔》,我曾经反复地朗诵给不同届的学生听,更让我感到幸福的是,我曾经教过的学生他们反过来给我朗读它们,那个时侯我特别喜悦特别高兴,因为这太好了,我给他们那么多人朗诵,他们给我一个人朗诵,这样的时候有幸福感,我觉得我终于说这个是好东西,然后他们试了试,用他们的味觉试出是好东西,然后他们又反过来把这个信息传给了我,这感觉特别好。

——鲁羊

版本说明

迄今为止,我社共出版过三版辛格作品集,分别为《辛格短篇小说集》(外国文学出版社,1980)、《傻瓜吉姆佩尔》(2006)和此次《辛格自选集》。

《辛格短篇小说集》共收录22篇,包括曾经刊登在《世界文学》《外国文学》上的一些篇目。这个精选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当时的先锋作家。

《傻瓜吉姆佩尔》和《辛格自选集》都是以The Collected Stories of Isaac Bashevis Singer(Farrar, Straus and Giroux,1983)为底本,前者收录27篇。

《辛格自选集》为全本,共47篇,是迄今为止国内辛格短篇作品集中收录作品最多、最具代表性的。它在《傻瓜吉姆佩尔》的基础上增加20篇,原有27篇中10篇为新译,余下17篇亦经修订。

辛格说,“固执是一种力量”。无论是不畏欺骗的傻瓜吉姆佩尔,还是叫板学者乔纳森、与他立一年之约PK博学的裁缝乔纳森,无论是住在市场街的“斯宾诺莎”、重新发现人生的菲谢尔森博士,还是旅美犹太人、与家里老鼠相依为命的犹太出版社编辑赫尔曼·高比内,他笔下的人物似乎都有种执念,并因此十分动人。对于文学爱好者来说,与辛格的文学世界相遇是早早晚晚必然会来的幸福。

他的下一个读者,会是你吗?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辛格:固执是一种力量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艾萨克·巴什维斯·辛格

在二十世纪世界文坛独树一帜

深刻影响当代中国文坛

自选《傻瓜吉姆佩尔》《市场街的斯宾诺莎》

等47篇短篇佳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