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摘自:《学习时报》, 作者:徐文钦。

核心提示:“文革”结束后,陶峙岳再次提出了入党申请。他回忆说:“1982年5月,我再次向党递交了入党申请。同年9月28日,我终于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陶老终于以90岁的高龄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共产党年龄最长的新党员。他感到万分激动,好像自己又年轻了许多。

中共年龄最大的新党员:开国上将90岁高龄入党

陶峙岳上将

在新疆石河子市街心花园的正南方向,有一个博物馆。但在当地老人眼里,这里永远都是“陶峙岳公馆”——陶峙岳将军读书起居的地方。从经史子集,到《猛回头》、《警世钟》,再到《新民主主义论》等,陶峙岳一生中总是能够根据时代和现实的需要有选择地读书。正因为如此,他总能够准确地判读形势,准确地把握自己的人生,总能够走在时代的前列,准确地随时代的脉搏搏动。

出身在书香门第的革命派

1898年,6岁的陶峙岳被父亲陶福生送到陶家私塾。在短短一年的时间内,他已经把《三字经》、《大学》、《论语》、《中庸》、《孟子》都背诵下来了。10岁那年,陶峙岳几乎通读了四书五经。

1908年,陶峙岳进入湖南陆军小学,接受了新思想,看到了很多以前听都没有听说过的图书。陆军小学文武兼重,陶峙岳发现这里有很多比自己更加优秀的同龄人,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于是陶峙岳更加发愤学习,刻苦训练。

此时,学校外面风起云涌。长沙人民先是经历了萍(乡)浏(阳)醴(陵)起义,接着又是民众抢米风潮和惊动全国的保路运动,这些事件改变了陶峙岳的读书方向。

每天放学后,陶峙岳找来《猛回头》、《警世钟》等革命书籍阅读。他第一次知道什么是“革命”,开始意识到国家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学习革命知识的心情更加迫切。

1911年6月,陶峙岳以优异的成绩从湖南陆军小学毕业,被推荐到湖北陆军第三中学继续深造。这一年夏天,陶峙岳回家奉命成婚,然后准备远赴武昌。临别前,他给自己新婚不久的妻子周庆仪写了一首诗:“不见古来人,看看成白首。男儿志四方,安敢事株守。”

从此,那个陶家私塾里将四书五经倒背如流的小孩子,在革命书籍的影响下,投入到了滚滚的革命洪流中。

陶峙岳于1911年参加武昌起义后加入同盟会。1916年毕业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曾任湘军营长、团长。1926年又参加了北伐战争。

读进步书籍

1946年,蒋介石三令五申要镇压共产党,但是远在西北的新疆警备总司令、西北行政长官公署副长官陶峙岳却并没有执行命令。陶峙岳青少年时虽然读到的都是忠义孝悌,可也有公理人心。面对蒋介石的命令,陶峙岳不但抗命不从,还释放了大批关押在新疆监狱中的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

闲暇之余,陶峙岳开始翻阅些共产主义书籍。

如果说当初的《猛回头》、《警世钟》让他彻底从四书五经走向革命之路,是他人生第一次转折的话,那么这些被禁的赤色书籍,则让他迎来了人生的第二次转折。

1949年春,蒋介石钦令陶峙岳率部入关加入内战。面对一道道急电,陶峙岳一味拖延,使得新疆部队最后也没有入关加入到内战中去。这一年,国民党军队在内战中节节败退,而中国人民解放军则势如破竹席卷全中国。

这时的陶峙岳在自己的书房中,静静地读着书,思索着自己的未来,也思索着10万新疆官兵的未来和新疆的未来。

1949年9月25日,在新疆省主席包尔汉的协助下,拥兵自重的“西北王”陶峙岳在民族大义面前顶着巨大的压力,率驻新疆的10万国民党军官兵通电起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

10月30日,王震率人民解放军入疆,新疆正式宣告和平解放。国民党的大将终于见到了共产党的将军,为了表达自己内心的激动,陶峙岳当即作诗一首,欢迎王震率解放军和平入疆。诗文如下:

将军谈笑指天山,便引春风渡玉关。绝漠红旗招展处,壶浆相迎尽开颜。

陶峙岳尤其喜欢屈原的《橘颂》。当解放军入疆后,他便对王震说:“把部队完全移交给解放军后,我就解甲归田,橘园吟诗了。”

王震连声说:“解甲归田,绝对不行。故乡虽美,祖国更大;橘园有诗,毕竟太小。要经营,就经营大的,种新疆这块大田。”

1950年,新疆驻军开始屯垦戍边。陶峙岳参与领导了新疆的建设和开发,为把新疆建设成“塞外江南”做出了重要贡献。

1955年,党外人士陶峙岳因卓越功绩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上将军衔,这让他感到无比惊喜。从那以后,陶峙岳更加热忱地投入到了社会主义建设中去,在他的领导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工作之余,花甲之年的陶峙岳手里捧着《新民主主义论》和《社会发展史》这样的书籍在为改变自己的世界观而努力学习着。每当遇到自己不懂的问题,他常会求助于王震,有时候也会问陶晋初等人。

陶峙岳后来回忆自己的思想转变时说,“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是与共产党人合作共事时开始逐步加深的。首先,是在酒泉会见彭德怀副总司令和王震司令员,发现他们襟怀坦白,不谋私利,生活俭朴,体现了共产党人的崇高品德。他们统率的人民解放军,纪律严明,训练有素,是真正的人民军队,令人无限敬佩。毛主席的亲切接见,推心置腹的谈话,诚挚动人。与王震同志的长期相处,他是上级,又是诤友。他在工作上支持我,在思想上帮助我,使我逐步认识到共产党的革命主张是合情合理、光明正确的……在长期工作实践中,我亲身经历了战争和生产战线上艰苦的战斗历程,亲眼看到戈壁滩成为绿洲,看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疆各方面发生了飞跃的变化。全国各条战线也都是成绩辉煌,国际地位空前提高,使我对中国共产党更加钦佩不已。中国人民长期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如果没有共产党,不知何时才能摆脱三座大山的重压。因此,我从实践中确认到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的救星,也感到做一个共产党员是非常有意义的,是无限光荣的。这是我数十年曲折、迷误和辗转反侧中,在革命先行者们的人格力量和感召力量的结合下认定的真理。1965年,我排除自卑心理,向党递交了第一份入党申请。由于十年动乱,这事情自然就被搁下来了”。

“文革”结束后,陶峙岳再次提出了入党申请。他回忆说:“1982年5月,我再次向党递交了入党申请。同年9月28日,我终于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陶老终于以90岁的高龄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共产党年龄最长的新党员。他感到万分激动,好像自己又年轻了许多。

陶峙岳将军一生爱书,幼时精读四书五经,学习孔孟之道。青年时博览革命书籍,最终走上了革命道路。晚年,日日捧读共产主义书籍,学习马列。他戎马一生,苦读一生,堪称开国之儒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