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一家温暖的小店,和爱的人相守到老,把日子过成一首诗,让浮躁的心静下来。

小店不用很大,精心装修,不需要太豪华,温馨就好,每天遇见不同的人,听他们的故事……

在帝都,就有一对情侣拥有这样的幸福生活,易筱和德勒,他们在人满为患的北京,实现了大多数人的追求。

他叫德勒,也来自湖南,身兼电影分镜师和插画师。

两人是初中和高中同学,大学毕业之后就走到了一起,然后结婚。

和很多年轻人一样,凭借着年轻的激情和无畏的勇气,去北京打拼,渴望闯出自己的一片天。

大城市,一个美好又不美好的地方,能满足很多的需求,却限制了我们走向内心的脚步。

毕业后,易筱连续换了5份工作,她开始迷茫了,不止一次的问自己:难道这就是来到北京的意义吗?

在生活的压力中,她给自己找一个释放的办法,做甜点。

在网上找教程自己摸索着烘焙,她迷上了这件事,有一天,易筱吃着自己做的甜品,想到了奶奶。

“奶奶会做很多吃的,一辈子都是自给自足的农村生活。比如春天会吃糍粑,还会收一些野草晒成干,留到夏天煲凉茶喝水,艾草遍地都是的时候就开始做青团。甚至茄子皮都可以做成甜点,秋天就是红薯花生南瓜之类。”

也许易筱从骨子里喜欢这种生活,她似乎找到了生活的方向,既然现在的生活不适合自己,那就换一种生活方式。

再三思索之后,易筱辞去了工作,拿着两人几年的积蓄和借来的一部分钱,在五道营胡同盘下了一个店铺。

他们甚至没有想好到底开一家什么店,卖什么?只是等不及要开店,于是一家文艺的小店诞生了——觀品店。

说不清到底是茶馆还是甜品店,现在看来,似乎是一个多元素小店,有茶点、食器、茶饮。

卖的东西确实很杂,可是这家店却在北京神奇般地活了下来,靠着主人独家的甜品和搭配,俘获了一众年轻人的心。

觀品店的甜品都是应季的甜品,随着节气的更迭,室内植物在变化,甜点也在变化,易筱通过食物,让大家感到季节的变化。

以后去北京,在国子监逛累了,记得去这家胡同小店吃点点心吧。

一年后,俩人挣回了本钱,也还了开店时借的钱。

两年后,同学加盟,开了第二家店。

第三年,他们有了更多的积蓄,和很多人在帝都做房奴的选择不一样,而是逃离拥挤和雾霾,来到农村,过上了归园田居的日子。

几经波折,他们在距离市区50公里外的郊区找到了一家很普通的农房,有一个一个大大的院子,加起来一共600多平米。

就是这么再普通不过的房子,易筱和德勒却像是如获至宝。也许是热爱生活的人,总可以用挚爱在沙漠中变出绿洲来。

易筱和德勒决定进行房屋改造,德勒亲自设计监工,墙面刷白,地面整修,屋子打通,空间隔断,增加采光。

院子里的番茄熟透了,夏天过去了,他们的房子也刚好完成了。

从租到改造,他们用了10万块,为自己造了一片悠然见南山的世外桃源。

午后,明媚的阳光,斑驳的影子,山间的野花,一壶热茶,简直完美!

易筱会去用相机定格很多植物的美丽,也喜欢北京秋季的秋高气爽,闲来无事时会做叶子贴画,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

德勒也爱动手做一些小玩意,用铁丝做了一套厨房收纳,省钱又好用。

平日里的一餐一食,很多都来自他们自己的菜园,亲手栽种,自给自足,饭菜想必也是格外的香。

房子的后山是易筱的秘密基地,澄澈的天,自由的空气,含有各种酸果,她经常会带去一堆收集起来。

他们还收养了一只小黄狗,两人一狗一田园,生活如此,夫复何求?

德勒说,从准则捆绑的职场走出来,享受过自由后,越需要顽强的自律和更加清晰的头脑,要建立自己独立完整的价值体系,才能保证不在自由深处迷失。

住在农村,只是换个地方住而已,生活的点点滴滴还是和城市有很多联系。

每周他们会固定去店里开会、研究上周的情况,准备接下来的运营。

遇上好的电影或者展览,他们自然不会错过。(怪兽的木作品)

易筱在家会不停地研究新品,尝试不同的食材,给顾客带来更多口味的选择,很多食材都是就地取材,味道更加独特精致。

浓郁茉莉茶味的酪、银耳和百合搭配的软糯团子、枸杞和米酒搭配的膏状甜点......

德勒则每天给自己一个小时的锻炼时间,然后做些琐碎杂事,烧锅炉、劈柴、整理院子,过着最简朴的生活。

俩人没有固定的周末,同样也没有固定的工作时间,每天都会过着不一样的生活,爬山、骑车、瑜伽、缝纫、串门,也是忙得不亦乐乎。

对于易筱和德勒来说,美好生活就是安安静静的,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用心做着自己喜爱的事,淡观山水闲看月,只读诗书不念愁。

外面的世界是忙碌的,但只要生命不息,我们也会像易筱和德勒一样有幸去过自己喜欢的人生。

遇见野草,就疼惜野草;遇见春风,就眷恋春风;遇见青山,就爱戴青山。

保存内心清澈,并不用去急着赶路,时光不会突然慢下来,慢下来的,是人心。

人的一生很短,只做好两件事足矣:专注工作和纯粹生活。

川藏青藏线、阿里线、腾格里、川西线

报名咨询请添加客服微信LTHW318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