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休宁白际发生一起毒蘑菇中毒事件,造成3人不同程度中毒。其中一人病情危重,截至记者发稿时,仍在市医院积极抢救中。

据了解,病情危重者是一名年过六旬的村民。14日白天,这名村民在山上采得一篮子野蘑菇,因家人外出务工,留下他一人独自在家,他就将这篮子野蘑菇带到兄嫂家。他吃了一块生的野蘑菇,未觉异常。当晚,这名村民和兄嫂共三人同进晚餐,野蘑菇经烧制后便端上了餐桌。

(抢救中,朋友网图 图片来源:新安眼)

一名知情者透露,吃晚饭在当晚7点多钟,也就吃了不过10来分钟,这名村民突然发生呕吐,觉得身体非常难受,不多时竟然出现昏迷,倒地不起。得知消息后,一名家人急忙从休宁东临溪赶来,将这名村民用电动三轮车送往市医院。距离市医院大约还有20分钟车程时,这名村民已经不见反应。进入市医院急诊科,医生初步检查发现,病人的呼吸和心跳已经停止。胸外按压持续20分钟后,病人渐渐恢复心跳,但没有自主呼吸。当晚,这名村民的兄嫂也来到市医院,在急诊科被收治住院观察。

16日上午,记者在市医院急诊科见到这起毒蘑菇中毒的受害人。其中,危重者仍在急诊重症监护室接受救治,目前病人深度昏迷,双侧瞳孔散大,仅靠呼吸机维持。他的兄嫂的精神状况看尚可,哥哥可考虑出院了。他的嫂子说,当天采的蘑菇比较多,晚上烧了一大半,剩下的用来切片晒干,本打算留着以后吃的。

(网络配图)

本月10日前后,市医院急诊科也曾收治一名采食野蘑菇引起食物中毒的村民,所幸中毒程度较轻。接连收治两起误采误食毒蘑菇中毒病例,医生提醒广大市民,我市野生蘑菇种类多,分布广,是否具有毒性,仅凭肉眼很难辨别。近期天气条件适宜,野蘑菇生长旺盛,容易发生误采误食毒蘑菇意外,而临床目前没有治疗毒蘑菇中毒的特效药。因此建议大家不要采摘、购买和食用野生蘑菇,这是预防毒蘑菇中毒最有效、最简单的方法。如果食用野生蘑菇后出现头昏、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烦躁不安及其它不适症状,应立即采用简易方法催吐,并尽快送到县级以上医院诊治。同时,地方政府部门应加强秋季预防毒蘑菇中毒预警,让慎采慎食野生蘑菇家喻户晓。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