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世界人均水平的两倍!中国人均水产品占有量达48.7公斤

湖北日报讯(记者文俊、通讯员孙慧)6月12日,新时代渔业发展趋势研讨会暨《中国水产养殖:成功故事与发展趋势》出版发布会在武汉召开,中国工程院院士唐启升、中国科学院院士桂建芳等300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

唐启升院士介绍,我国渔业产量大幅度增加,人均水产品占有量大幅度提高。1950年中国渔业产量约100万吨,占世界6%,养捕比约8:92;2016年总产达6900万吨,占世界近40%,养捕比为75:25,水产养殖产量占世界2/3;1950年, 中国人均水产品占有量仅1.7公斤, 世界人均水产品占有量7.7公斤;到了2015年,中国人均水产品占有量达48.7公斤,为世界人均水产品占有量23.8公斤的两倍。当前,解决水产养殖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共进矛盾是实施渔业绿色可持续发展的大事之重。

桂建芳院士介绍,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科院水生所老中青三代人利用异源精子刺激的雌核生殖以及银鲫的多重生殖方式,连续培育出异育银鲫、高体型异育银鲫、异育银鲫“中科3号”和异育银鲫“中科5号等新品种,这些优良鲫鱼品种具有明显生长优势,已在全国大规模推广养殖,带动鲫鱼产业快速发展,全国鲫鱼产量已从1983年的4.8万吨增至2016年的300万吨。

《中国水产养殖:成功故事与发展趋势》由国际著名出版商Wiley Blackwell出版,全书700余页,由桂建芳院士和唐启升院士领衔的100余位水产养殖科技工作者历经3年完成,,是30年来中国第一本系统介绍中国渔业英文专著。农业农村部渔业渔政管理局局长张显良介绍,这本书不仅对新时代中国水产养殖业转型升级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还可为其他国家水产养殖政策决策和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帮助和参考。同时,书中成功案例的推广应用,也将对发展中国家特别是“一带一路”相关发展中国家提升水产养殖技术、加强水产养殖领域国际合作发挥重要作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