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梁启超《谭嗣同》中说,二十九日(农历),皇上召见扬锐,接着交给他一份“衣带诏”,上面有“我的帝位几乎不能保住,命令康有为与‘四卿’和其他同志从速设法营救”的话。后来,被康有为说是他受此“衣带诏”。

公车上书,是指1895年,康有为与梁启超集结603名举人联名上书光绪帝爱新觉罗·载湉、反对在甲午战争中败于日本的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条约的事件。被认为是维新派登上历史舞台的标志,也被认为是中国群众的政治运动的开端。

上书被清政府拒绝,但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影响。之后,康有为等以“变法图强”为号召,在北京上海等地发行报纸,宣传维新思想。严复、谭嗣同亦在其他地方宣传维新思想。之后,光绪帝启用康有为等,史称戊戌变法(百日维新)。“维新”历时103天,以慈禧太后等发动戊戌政变而千失败,维新志士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六人于1898年9月28日在北京惨遭杀害,史称“戊戌六君子”。本来,这君子有8个的,但有两个逃跑了,去了日本,他们就是康有为和梁启超,因而让君子少了2个。

康有为60多岁娶18岁“西施”,家人觉得不厚道反对,康有为无所谓

这是我们今天要写的这段小文的历史背景。先把梁启超放一放,我们只说康有为。康有为(1858年3月19日—1927年3月31日),原名祖诒,字广厦,号长素,又号明夷、更甡、西樵山人、游存叟、天游化人,广东省广州府南海县丹灶苏村人,人称康南海,中国晚清时期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资产阶级改良主义的代表人物。

这是今天的人们给康有为的大致历史画像,但我们想在这画像上涂点色,加点历史细节。

梁启超《谭嗣同》中说,二十九日(农历),皇上召见扬锐,接着交给他一份“衣带诏”,上面有“我的帝位几乎不能保住,命令康有为与‘四卿’和其他同志从速设法营救”的话。谭(嗣同)君和康有为棒着“衣带诏”大哭。这道“衣带诏”是9月15日皇上给扬锐的,原文:

康有为60多岁娶18岁“西施”,家人觉得不厚道反对,康有为无所谓

近来仰窥皇太后圣意,不愿将法尽变,并不欲将此辈荒谬昏庸之大臣罢黜,而用通达英勇之人令其议政,以为恐失人心。虽经朕屡次降旨整饬,而并且随时有几谏之事,但圣意坚定,终恐无济于事。即如十九日之朱谕,皇太后已以为过重,故不得不徐图之,此近来之实在为难之情形也。朕岂不知中国积弱不振,至于阽危,皆由此辈所误;但必欲朕一旦痛切降旨,将旧法尽变,而尽黜此辈昏庸之人,则朕之权力实有未足。果使如此,则朕位不保,何况其他?今朕问汝:可有何良策,俾旧法可以全变,将老谬昏庸之大臣尽行罢黜,而登进通达英勇之人,令其议政,使中国转危为安,化弱为强,而又不致有拂圣意?尔其与林旭、刘光第、谭嗣同及诸同志妥速筹商,密缮封奏,由军机大臣代递,侯朕熟思,再行办理。朕实不胜十分焦急翘盼之至,特谕。

9月17日,这一天,当杨锐秘密地将光绪帝写给他的第一份密诏的抄写本交给康有为,并让他想出妥善的方法,康有为就将密诏改成了如下内容:“朕唯时局艰难,非变法不足以救中国,非去守旧衰谬之大臣而用通达英勇之士,不能变法。而皇太后不以为然,朕屡次几谏,太后更怒,今朕位且不保,汝康有为、杨锐、林旭、谭嗣同、刘光第等可妥速密筹,设法相救。朕十分焦虑,不胜企盼之至。特谕。”

康有为60多岁娶18岁“西施”,家人觉得不厚道反对,康有为无所谓

分明地,在改“衣带诏”后,就不会再哭了。在尽力营救皇上的同时,谭嗣同仍想法救康有为,梁启超说,他正在谭嗣同寓所拜访谭嗣同时,忽然传来搜查康有为住处、逮捕康有为的消息,谭嗣同对他说:“以前想救皇上,已经无法可救了;现在想救康先生,也无法可救了……您试试到日本驻华使馆拜访伊藤博文,请他打电报给日本驻上海领事设法救康先生啊。”但是,谭嗣同并不知道康有为这时候其实是很安全的。

慈禧令三千精兵严密布控京城,九门提督关闭各城门,全程搜捕缉拿康有为。步军统领带二百名官兵直扑康有为住处,但他们却却扑了个空。因为在政变发生的前三天,康有为就离开了京城,皇上让他前往上海督办官报。皇上对康有为也很不错,曾经对他说:“朕今命汝督办官报,实有不得已之苦衷……汝可迅速外出,不可延迟……”康有为对此心知肚明,速速离京,那是皇上让他开逃促使。这个时间是1898年的9月18日晚间,康有为走了,朝着天津的方向乘船走了。

康有为60多岁娶18岁“西施”,家人觉得不厚道反对,康有为无所谓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能跑到那里去呢?荣禄调来快艇前往追捕,但这家伙却没油了,而这时康有为乘坐的船已经离开天津开往烟台了。荣禄给烟台发电报,要求相关方面截停船只密拿康有为。但是,很遗憾,烟台管事的外出办事了,荣禄的电报“闲”不公堂上没用了好几天,而并不知情的康有为还在烟台海边捡彩石、买苹果。不过,康有为的朋友很快探听到了这一消息,开始了对康有为全程营救,当烟台缉拿的员乘快艇起来时,康有为英国人却直接将他送上了另一艘快艇。9月29日夜,康有为逃至香港,随后闭门不出,怕是有刺客。10月24日,康有为终于逃往他希望逃亡的目的地——日本。

随后,康有为发出《奉诏求救文》,数慈禧太后十条大罪的事情我们就不多说,只说“衣带诏”。日本作家村田雄二郎对此说,康有为的日本研究及其特点康有为身上有一个大谎言,就是所谓的“衣带诏”。此衣带诏是光绪会见杨锐时写给杨锐的……后来,被康有为说是他受此“衣带诏”。他以为诏书上提到的人都已死去,死无对证。他想不到的是,杨锐被杀后,他的儿子杨庆昶趁扶柩回四川,缝到四川举人黄尚毅的衣领中,带回老家,后来又拿出来。皇帝的手书,是铁证,伪造不了。“衣带诏”之事大白于天下。但是康有为却逃到海外,以“衣带诏”等事欺世而盗名,敛了很多财。

康有为60多岁娶18岁“西施”,家人觉得不厚道反对,康有为无所谓

敛了多少?这个没人能说清楚,但能说清楚的是他后来又回来了,回中国来了,始终站在历史的潮头,参与每个流派,一会儿支持袁世凯,一会儿又反袁;一会儿强调依靠西方救国,一会儿又说西方文明已经完蛋了,所剩下时日不多了……唯一没一会儿的是他嘴上说自己尊崇儒学,但却不读四书五经。

晚年,康有为的生活也是非常潇洒的,有这么一个事儿可以当“细节”说说。

1918年,康有为闲游西湖,忽见一位妙龄女郎在浣纱,两眼发亮,认定了是西施再世。不过,浣纱女很快从他的视野里消失,这让他茶饭不思生活无味了好几天。后来,经过一番打听,他得知浣纱女叫张光,是美好一朵花的18年纪,而且尚未婚配。天下掉下一个西施施,这种好事哪能随便有?赶紧托人提亲!张家人见了他,说:“老先生呀,您的岁数不小了,都过花甲了……我们姑娘还嫩着呢!”

康有为60多岁娶18岁“西施”,家人觉得不厚道反对,康有为无所谓

虽然被婉拒了,但康有为却不愿死心,他诚恳并且坚决地要求和媒人尽力撮合,且拿出了一笔银子来改变张家贫寒的家境……事情就这样被生生弄成了——1919年,康有为与张光在上海举行婚礼,亲朋好友尽皆道贺,但他的妻妾儿女却觉得这事儿不够厚道,均不赞成这门亲事,想以集体缺席婚礼进行抵制,但这在康有为那里很无效。

本来,我们想是给康有为涂点色的,却没注意为其弄了张素描,也不知道像不像?有一句歌词是这样唱的哈:聚散皆是缘,离合总关情,担当生前事,何计身后评。“担当”在这里被唱得很好听,但康有为和英雄是一样是不在乎“身后评”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