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灵成像,看上去是指看到一些“超自然”的东西。但往下看,猎奇者可能不开心了。

幽灵成像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去年的一篇涉及到量子和经典变体的论文,将其描述为“与从未与物体进行物理互动的光进行成像。”这实际上意味着,虽然没有直接观察到物体,但已经看到它了。

这怎么可能?

根据物理世界的说法,这个过程包括把一束光分成两束,即将高能光子分解成一对低能光子。其中一束光指向物体,而另一束——参考光束——直接指向一个能让所有光线进入的光探测器。与此同时,在这个物体后面还有另一个光探测器,它负责接收到穿过这个物体的光子。当一个光子被传送并与这个物体探测器相互作用时,该探测器就可以分析它的属性。

这要归功于他们参与了量子纠缠,即当两个单独的粒子和它们的属性在没有物理连接的情况下相互联系在一起。我们能够使用这种技术来知道对面的物体是什么,而不需要得到任何关于它的直接信息。

看起来云里雾里,说白了就是:我们看到一个物体实际上是眼睛接受到了来自这个物体反射的光线。但根据这个技术,我们的眼睛不用直接接收这些光线,仅仅靠分析物体周围散开的光线就可以知道这个物体是什么东西了。

据报道,美国军方已经开发出了一种原型的幽灵成像系统,该系统可以“看到”几公里外被阻挡的事物。

不过,最近有人指出,幽灵成像根本不需要任何玄之又玄的量子物理知识。

从物体上弹回来的光被发送成一系列交错的模式。我们可以用计算机对探测器所接收到的光强度进行比较和对比。经过一些仔细的重叠,虽然没有直接拍摄对象,但图像就可以被建立起来。

这是一种全新的方式来开发我们数百万年进化过程中形成的视觉系统。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