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她觉得饿了,不等小沙弥送饭自己去拿,发现自己心胸狭隘了

找了一圈都没找到慧觉,顾昭昭有些气馁。又觉得饿了,这次她不等小沙弥来给她送饭,直接跑到了灶房自己去拿。

她怀疑小沙弥每次都把好吃的偷偷藏了起来,把那些难吃的没人吃的送到她这儿来。平白无故的多了一张嘴跟他们抢食,小沙弥肯定是嫌弃她了。

但当她走到灶房,看到了仅剩的两个馒头和一根萝卜须,这才知道是她自己心胸狭隘想岔了。这儿剩下的还不如她吃的好呢,但她实在是饿了,管不了那么多,便拿馒头就着萝卜须吃了。

她想,下辈子她什么也不求,就求能有个好身份,能让她天天吃上肉就行。

刚吃完馒头,拍了拍手中的碎屑,正准备出去的时候却听到有人朝这边走了过来。顾昭昭的身子一顿,想也不想的就躲在了门后面。她可不想被别人发现,借住在甘露寺已经够厚脸皮了,还让人发现她来灶房偷东西吃,多尴尬。

两个十一二岁的小沙弥正在议论慧觉,其中一个说道:“慧明,方丈罚慧觉师兄今天不准吃饭,还要跪在佛祖前诵一晚上的经。”

慧明摸了摸光脑袋说道:“不止,明天还要去挑水,二十缸水,慧觉师兄这回惨咯。你知道方丈为什么要罚他吗?”

小沙弥不解,说道:“不是因为慧觉师兄打碎了水桶吗?”

慧明偷摸着看了看四周,凑到小沙弥耳旁小声说道:“我瞧见慧觉师兄进了那个女施主的房间,一刻钟之后才出来,然后我就去告诉方丈了。慧痴,平时我们背不来经书,慧觉师兄就罚我们倒立,这回我可是替咱们出气了。”

慧痴咂咂嘴,摸了摸小光头,摇着头说道:“这样不好吧?”

这些话都进了门后的顾昭昭耳中,她的眉头一皱,没想到因为自己慧觉又要吃苦了。慧觉昨夜就没有睡过,今天早早的就去挑水了,狠心的老和尚不给他饭吃,又要他再跪一碗晚,当他是铁打的吗?

别说他了,纵使是佛祖来了,受得了吗?

顾昭昭的眉头一动,捏着喉咙粗着嗓子朝那两个小沙弥说道:“当然不好了,你们以下犯上欺负师兄,佛祖我生气了,罚你们两个的耳朵变成我这么大。”

此话一出,两个小沙弥先是一愣,随后睁大了眼睛互看了对方一眼,接着便双手捏着耳朵撒丫子朝外头跑了,边跑边叫着:“佛祖显灵了,佛祖显灵了……”

佛祖的耳朵那么大,他们可不想变成大耳朵啊!

见他们跑远了,顾昭昭这才从门后走了出来。她扫视了灶房一圈,决定先去方丈那儿兴师问罪。不就是擦个药吗,至于罚的这么重吗?

到了方丈门前,顾昭昭却有些怂了。这里面可是方丈啊,要是把他惹急了,他不让她住在甘露寺了该怎么办?但来都来了,就这么回去了也太没面子了,顾昭昭咬了咬牙,伸手敲门。

敲门声有些急躁,方丈睁开眼睛,知道来人是谁,说道:“进来吧。”

顾昭昭闻声推开了门,看向盘腿而坐的白胡子方丈,噘着嘴说道:“方丈,千错万错都是我的错,你有什么不满就冲着我来好了,别总是欺负慧觉,他就是太老实了。”

方丈没有理她的话,而是自说自话:“施主,甘露寺乃佛门圣地,施主有难,我们伸出援手乃是应当。但慧觉有慧根,自小便与佛有缘,还请施主莫要耽误了他。”

顾昭昭的面色一红,她没想耽误他啊,她不会成为他成佛的绊脚石,但慧觉不娶她,她就会死。她尤记得当初说书时,在话本子里见到普众大师是孤儿,自小被甘露寺的方丈收养。

这么说来,慧觉小小年纪就成了小和尚。

“你怎么就知道慧觉与佛有缘,他从小就没了父母,自小在甘露寺长大,没过过平常人的日子。要是你让他下山感受一下,说不定他更喜欢山下的日子呢?我不是说当和尚不好,但方丈,你的年纪大了,伴着青灯古佛无所谓,可是慧觉他不一样,有慧根是你说的,与佛有缘也是你说的,话都让你说了。但你怎么知道慧觉不想还俗?”顾昭昭是个说书先生,嘴皮子利落。

方丈听罢,睁开眼看她,她方才的话算是承认了自己来甘露寺是因为慧觉,而非她先前所说的无处所依。

“南无阿弥陀佛,善哉善哉……”方丈叹息了一声,再次闭上了眼睛。

慧觉与佛有缘,当年寒冬时刻,他听到寺外有婴儿的哭喊声,推开门一看,却见是个裹在襁褓里的小娃娃。

他赶紧将婴儿抱进了寺中,刚走到佛祖前,却见小娃娃突然不哭了,胖乎乎的小手指着佛祖的神像,笑的眼睛都快没了。

他当即赐名婴儿为慧觉。

后来慧觉长大了些,论起佛法来也是一点就通,是他最中意的接手甘露寺的人选。

顾昭昭不知道这些,她见方丈不再说话,只是不停的诵着经,只当他是被她说的哑口无言了,便推门走了出去。

那件衲衣慧觉未曾拿走,她先回了房准备把衲衣给他捎去,却见房中摆放着一个托盘,托盘上摆着她今天的晚饭。两个馒头,一碗米粥,一小碟白菜。

看来是晚上小沙弥没见她出来,才推开门把饭菜放了进去。顾昭昭摸了摸肚子,催眠自己已经吃饱了,一手拿着托盘,一手拿着衲衣,朝天王殿走去。

慧觉就跪在天王殿的蒲团上诵经,他闭着眼睛,木鱼声回响在整个殿中,让顾昭昭的心静了下来。

听了片刻,顾昭昭等不下去了,她咳嗽了一声,木鱼声便生生的断了。慧觉回过头来,见了是她,她手中又拿着饭食,转过头去继续诵经。

顾昭昭把托盘放在了桌子上,这回她没有跪,而是盘腿坐在了另一个蒲团上。侧过脸朝慧觉问道:“慧觉,你饿吗?”

慧觉一愣,摇头说道:“佛在心中,小僧不饿。”

听他这么回答,顾昭昭有些好笑,说道:“佛祖又不是饭,怎么能填饱肚子?慧觉,今天都是我的错,要不是我让你给我擦药,方丈就不会罚你了。”

慧觉倒不这么认为,他觉得自己受罚与顾昭昭没有半点关系。他继续敲着木鱼,口中说道:“跟施主无关,是小僧做错了事,应当受罚。”

见慧觉对她的称呼从‘红豆’又变成了‘施主’,顾昭昭有些气馁,但还是笑着说道:“慧觉,我来给你讲个故事吧,你不用管我,你诵你的经,我讲我的故事,我不打扰你。”

说罢不等慧觉回答,张口便道:“从前有一个小和尚,他特别的善良,有一颗普度众生的慈悲心。他的一生帮助了很多人,后来他的善心连皇上也感动了,便封他为普众大师,成为了大昭寺的方丈。来大昭寺上香的客人来来往往,他每天都站在鼓楼看来往的香客。”

“日子一天天的过去了,他的年纪越来越大,他的胡子变得花白,皮肤也皱巴巴的,他成了一个老头子。直到有一天,他叫来了自己最得意的弟子,跟他说我圆寂之后你要接着我的遗愿,继续普度众生啊。弟子欣然答应了,没多久,他就圆寂了。”

“但他的佛心和所作所为感动了佛祖,他圆寂的时候看到了佛祖,佛祖对他说他有一颗佛心,圆寂之后可以成佛了。他看着佛祖却哭了,他回想起了许多年前他还是个小和尚的时候,总有一个小姑娘笑嘻嘻的出现在他的面前,对他说,小和尚,你还俗,我就嫁给你,好不好啊?”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诵经声一断,木鱼槌落空,慧觉的眉头一动。

“他没有说话,只是呆呆的看着小姑娘。小姑娘半点没有害臊,仍旧笑嘻嘻的说,小和尚,你总说佛爱众生,佛度一切苦难,在我心中,你就是我的佛,那你……愿不愿爱我?愿不愿意度我?”

“小和尚还是没有回答,但他转身走了。小姑娘看明白了,他是不愿意啊。她回了家后被爹娘许给了城里的一个恶霸,恶霸待她不好,过了两年就把她厌弃了。小姑娘熬成了病怏怏的妇人,第五年的时候死了,她死的时候手里拿着从小和尚那里偷来的木鱼槌,轻轻的在她心窝处敲了一下,这样一来,她就好像见到了小和尚一样。”

“她看到了满山的花,都是为她而开的,真好看啊,转过身的时候就看到了小和尚,她以为自己想问,小和尚,你还要不要娶我?但她没有,她把木鱼槌递了过去,她笑了起来,可是跟以前笑的不一样了,她的眼中满是苦涩,她说,小和尚,这是我偷来的木鱼槌,这回我还给你了,你再也不用记得我了。”

慧觉侧过头去,眼中一片雾色,呢喃问道:“普众大师他……后来说了什么?”

“你要是答应我吃了这些饭菜,我就告诉你。”顾昭昭说道,罢了也未等他答应,就继续说道,“他看着佛祖,又好像在看着小姑娘,他对佛祖说,佛啊,你爱过吗?又对小姑娘说,生来八十一年,归去九九难,普众从来未曾忘记过你,我愿爱你,也愿度你……”

顾昭昭吸了吸鼻子,拍了拍手把托盘拿了过来,笑着说道:“好了,故事说完了,快点吃饭吧。”

慧觉仍旧沉浸在故事里,心中如同梗塞了一般,压抑非常。他看向顾昭昭,却撞进了她眼中一池碧波中,他赶紧收回了目光,喃喃问道:“那那个失了木鱼槌的木鱼呢?”

顾昭昭的嘴角一勾,赶紧趁其不备将他手中的木鱼槌抢了过来,指了指他手中的木鱼,又扬了扬自己手中的木鱼槌,笑着说道:“喏,木鱼在你手里,木鱼槌在我这儿,你若不吃饭,那可就没法念经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