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午收到一位我们宝妈的私信。她说一大早起来,发现家里三岁大的孩子,左手好像无法抬起来,还一直说手关节处疼。

宝妈:“我轻轻地按了一下他的关节处,他马上就哇地一声哭出来,说很疼。现在要怎么办?要马上去医院吗?”

经过询问,原来前天晚上这位妈妈和老公孩子一起外出散步回来时,一切都还很正常。只是走进小区后,孩子嚷嚷着想要玩会儿“荡秋千”,也就是爸爸妈妈各自拽着孩子的手,让孩子双脚离地来回荡起来。

专家警示:和孩子玩耍时,这个动作不要做容易造成伤害!

因为不是第一次了,夫妻两人也没多想就陪孩子玩了起来。刚开始还好好的,可是突然,宝妈明显觉得孩子自己甩出的力气有些大,停下来后,就开始哭了,还一边哭一边指着自己的左手说疼。

宝妈简单查看了下,并未发现任何外伤,左手也没有出现肿胀,以为只是轻微的痛感,就安抚下孩子,也没太在意。第二天发现孩子疼得都不敢活动手臂了,才觉察出不对。

“孩子有可能手肘脱臼了。”我简单交代了这位宝妈一些注意事项,就建议她赶紧就医。

不要以为脱臼这事离我们的孩子很远,有时候只是家长们不经意的一个举动,稍微用力过猛,就可能会导致宝宝脱臼受伤。

一、脱臼是怎么发生的?

儿童脱臼部位大多为胳膊,医学上是指肘部的桡骨小头半脱位,年龄多在4岁以下,6岁后较少发生。

4岁以下的儿童桡骨头发育尚未健全,肘关节囊、环状韧带也相对薄弱和松弛,关节窝又比较浅。当孩子肘关节处于伸直,前臂旋前位突然受牵拉负重可能导致桡骨小头从韧带内滑出,并向前外侧移位,形成半脱位。

专家警示:和孩子玩耍时,这个动作不要做容易造成伤害!

随着孩子逐渐长大,桡骨头良好发育,环状韧带也增厚增强,一般6岁以后,随着发育的健全脱臼的情况就少了。

因此年龄越小的宝宝越要多加注意,一些看起来很普通的动作都有可能给孩子带来伤害。

二、预防脱臼,这些要点要记牢

1、不要让孩子的手臂过于的伸直,为孩子提供足够的意外缓冲保护,一定要避免用力或过猛的牵拉小儿的上肢。

2、无论是帮孩子穿衣服,还是一起做游戏,或者拉孩子上楼梯/上斜坡,家长要注意避免猛力提拉孩子的胳膊。即使要拉,也应选择上臂部位,牵扯前行速度也不要太快。

3、为了避免在紧急情况下习惯性用力牵拉,不要让孩子到危险的地方或处于危险的环境,爸妈应保持高度的安全意识。

4、牵着学步期孩子行走时,最好将两手放在孩子的腋窝下,不能只抓住手。

5、要教育孩子在游戏中的安全事项,避免牵拉、提拉、拉拽其他小朋友。

专家警示:和孩子玩耍时,这个动作不要做容易造成伤害!

三、如何确认孩子脱臼了?

1、关节脱臼时会伴随剧烈疼痛感,年幼的宝宝会大哭,并指出脱臼部位,会说话的孩子会告知“疼”。

2、按压脱位的关节时,孩子会表现更为疼痛的样子。

3、不愿意移动手臂,手臂无法抬起,基本上就能判断孩子手臂的关节出现脱位。

四、孩子脱臼了怎么应急处理?

1、家长如果没有专业知识,最好不要自行给孩子复位,也不要反复乱动或试图屈曲肘关节,以免痛感增加或引发二次创伤。

2、患处冷敷,减少疼痛和水肿。

3、最重要的是立即将脱位的肢体固定,可以采取用三角巾悬挂手臂等制动的方法,来保护受伤关节。

4、立即将小孩送往医院找专业的医生进行关节复位。

专家警示:和孩子玩耍时,这个动作不要做容易造成伤害!

桡骨小头半脱位的治疗方法是手法复位,孩子不会感觉很痛苦,无须麻醉。复位后一般不必固定,但家长不可再暴力牵拉以免再发。

对于发生过脱位的关节需要特别小心,注意保护,以免形成习惯性脱位。

避免小朋友肘关节脱臼,重要的是做好预防:除了日常生活中,家长牵拉孩子时要控制力度外,坚持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肌肉的力量,从而增加关节的稳固性也是必不可少的。

关于今天的话题,你还有什么看法吗?欢迎你在评论区留言。如果宝妈宝爸还有什么其他想了解的话题,可以告诉我们。写文不易,多多帮我留言点赞转发哦,雨滴医生谢谢你了!

专家警示:和孩子玩耍时,这个动作不要做容易造成伤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