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艺术家 | 米开朗基罗和他的素描研究大艺术家 | 米开朗基罗和他的素描研究

他成日的拿着锤子,让自己在石粉中咳嗽,直到精疲力竭原地睡去。

流转时光的重重筛选,每一个时代、每一种流派通常只会有一位最杰出的大师,被后人评为时代的代表,万古流芳。电影《莫扎特传》便是如此,借宫廷乐师萨里埃利的视角,讲述了他所钦佩、羡慕甚至嫉妒的大师的一生。

大艺术家 | 米开朗基罗和他的素描研究

电影《莫扎特传》

而“文艺复兴三杰”则是少有的同一时代平起平坐的三足鼎立关系。不同于风流倜傥的拉斐尔、徘徊在名流贵胄身边的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的形象往往更像是一位苦苦耕耘,把整个生命都埋藏在创作之中的伟大“匠人”。

事实的确如此,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1475~1564)生于佛罗伦萨附近的卡普莱斯市,父亲是奎奇市和卡普莱斯市的自治市长。他从13岁进入佛罗伦萨画家基兰达约的工作室,后转入圣马可修道院的美第奇学院做学徒。1496年,21岁的米开朗基罗来到罗马,受法国红衣主教委托,为圣彼得教堂制作《哀悼基督》雕像。这件雕像的问世,使米开朗基罗名满罗马,自多纳太罗之后又一颗雕刻巨星升起。1501年,26岁的米开朗基罗载誉回到故乡佛罗伦萨,用4年时间完成了举世闻名的云石雕像《大卫》。《大卫》作为佛罗伦萨守护神和民主政府的象征,被安放在佛罗伦萨市政厅大厅之前。

大艺术家 | 米开朗基罗和他的素描研究

米开朗基罗《大卫》

在被后世顶礼膜拜的伟大作品背后,米开朗基罗经常要到寒冷的高山上去寻找适合的大理石。他要找到它们、切割、装载,船运,再送到百英里外他的工作室中。有时候他为了运送材料,会走一条山路。“我们几乎就要过去了!只需要再去掉一块大石头,装载车就能再往前走个几百英尺了。”米开朗基罗说,“今天早上一个工人掉下来摔断了自己的脖子,我自己也差点死掉。有时候捆着石头的链子会突然断掉:“我们都十分幸运——每个人随时都可能死掉。”

米开朗基罗的艺术人生,前半段都沉浸在对于光影与体块的研究之中。当时他在致力于领悟古人成就时,也致力于解剖人体,研究人体的结构和运动。学习、观摩大量的艺术品,并与当时最有名望的人文主义学者、诗人交往。少年时期的米开朗基罗所做的一切,都在训练和培养自己的艺术技法、视野。这使他成为充分发挥人体表现力的美术家之一。

大艺术家 | 米开朗基罗和他的素描研究

米开朗基罗《创世纪》(局部)

公元1508年5月至1512年10月,年事已高的米开朗基罗为梵蒂冈的西斯廷教堂创作完成了宏伟的天顶画《创世纪》。1541年,米开朗基罗又花费了5年的时间完成了巨幅壁画《最后的审判》。

大艺术家 | 米开朗基罗和他的素描研究大艺术家 | 米开朗基罗和他的素描研究大艺术家 | 米开朗基罗和他的素描研究大艺术家 | 米开朗基罗和他的素描研究

米开朗基罗《最后的审判》(局部)

在创作这两组巨幅湿壁画之前,米开朗基罗为画中数百个人物的造型和动态进行了大量的素描准备。当人物形态最终确定后,米开朗基罗会绘制与成品等大的素描画稿,用银针在人物的轮廓线上均匀的打孔,以碳粉将底稿转绘到西斯廷教堂的墙壁上。在以彩绘一气呵成的将人物完成。可以说,在完成壁画之前,整个壁画的整体构图,乃至每一个人物、细节,米开朗基罗都以经透过素描的研究烂熟于胸。

大艺术家 | 米开朗基罗和他的素描研究

米开朗基罗《创世纪》(局部)《利比亚女先知》、《利比亚女先知素描稿》

透过《创世纪》局部的巨幅人物形象《利比亚女先知》便可看出,在画作最终完成以前,米开朗基罗曾经对《利比亚女先知》的人物动态;面部、手部细节都有非常详细的素描研究。甚至绘制了女先知整个背部、头、颈、手臂的肌肉体块。夸张的肌肉与有力的动态,足见米开朗基罗对于人体结构的熟知。

大艺术家 | 米开朗基罗和他的素描研究

米开朗基罗《创世纪》(局部)

大艺术家 | 米开朗基罗和他的素描研究

米开朗基罗《创世纪》(局部)

凭着着超人的毅力和近乎苛酷的责任心——他有这份使命,西斯廷教堂的湿壁组画最终完成。米开朗基罗用尽平生之力绘制天庭壁画,因长期仰首工作,此后米开朗基罗平时走路时只能歪着脖子。

大艺术家 | 米开朗基罗和他的素描研究

米开朗基罗《创世纪》(局部)

这些在今人看来仍然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壮举,也展现了米开朗基罗激荡雄浑的内心力量。在创作中,米开朗基罗一直追求的是悲剧性带来的宏大感官。壁画完成后,米开朗基罗的身体严重受损,可以说这组创举是米开朗基罗用整个生命的能量燃烧而成的。

大艺术家 | 米开朗基罗和他的素描研究

The-Hang得行“ 米开朗基罗在成都” POP-UP展

展览时间:2019年6月13日至7月14日

展览地点:成都远洋太古里太古中里二层2224B得行

- E N D -

大艺术家 | 米开朗基罗和他的素描研究

▼点击阅读原文探索更多故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