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其次是丰田的连续可变气门正时技术进行了再次升级,这台1.2T发动机上还出现了“超宽”一词,官方注解为超广角可变气门正时技术,这与大众1.2T的可变气门技术更先进,发动机可以按照车速来调整气门角度,来让奥拓循环以及阿特金森循环更好的无缝切换。丰田的这台发动机其实大众该的技术也都有了,譬如缸内直喷、小惯量涡轮、集成式排气歧管、液冷中冷等等技术,这些技术厂家各有各的小项技术亮点,相同相似之处不做解读,毕竟都有自己的技术倾向点。

排量减少0.2L,不少企业直接选择放弃一个缸体,从L4到L3的转变可能更直接粗暴,这样一来少了相关组件,发动机内部运转摩擦就会降低,进而提升工作效率,最为关键的是L3发动机相比于L4而言,扭矩其实更强了。

大多数车企在面对更小排量发动机的时候,选择了砍掉缸体结构,但有人偏偏不这样,比如丰田跟大众两家巨头,他们不仅仅对三缸机敬而远之,而且在内燃机的推动下也从来不随波逐流。

丰田1.2T对比大众1.2T,我发现丰田真的很强

从两大车企小排量发动机的布局上来看,国内装机最小排量的引擎只下放到1.2L,与通用、福特的1.0L相比,1.2L排量不仅仅可以装备更多先进的技术,同样也能很好的平衡可靠性以及稳定性。

不以牺牲驾驶感受换来所谓的低油耗、低排放标准,是丰田、大众基准发展原则。

丰田1.2T对比大众1.2T,我发现丰田真的很强

与大众相比,丰田的1.2T发动机马力、功率更有优势,85KW的最大功率以及116Ps的最大马力稍优于大众1.2T,但扭矩方面要比大众1.2T落后15Nm。

单单对比数据会发现他们各有千秋,扭矩更大的产品起步更快,而功率更大的车型后劲儿其实更强,发动机调校方式的不同以及企业理念的偏差,我们不能从账面数据上给出一二得分。

丰田1.2T对比大众1.2T,我发现丰田真的很强

大众的1.2T发动机出现在主流紧凑型产品中,我们查询了相关技术表现并没有找到非常“黑科技”的玩意,用具不专业的话来形容这台发动机,其更像是1.4T发动机缩缸之后的产物。

因为排量减少0.2L,所以发动机体积上要比此前的1.4T更小,得益于此前大众发动机模块化、情况化的生产设计思路,这台发动机大体结构与老款车型没有区别,采用进气靠前,涡轮居后的设计思路。惊喜的是这台发动机采用了全铝材质,有效的降低自重,根据官方提供的信息,这台发动机要比此前的1.4T轻了10Kg左右。

丰田1.2T对比大众1.2T,我发现丰田真的很强

虽然全铝机身,但是为了保证核心部件的可靠性以及耐久性,缸套依然是铸铁材质,为的是提升寿命。此外因为活塞连杆更短小,加上优化材质之后这一套系统就可以减重三成左右,更轻的工作件提升传送效率,进而降低油耗。

丰田1.2T对比大众1.2T,我发现丰田真的很强

以上这些技术是建立在尺寸体积更小的基础上,大众扩展了固有优势,将轻量化放大,一切为了减重。

当然有一点核心技术改变必须要提,与此前1.4T发动机相比,这台1.2T发动机实用化了无极调节机油泵,比老款的高低调节更先进。

不过对比之后你会发现,好像这台1.2T发动机对比1.4T没有啥本质上的提升,就像是1.4T版本缩缸提质的产物,并没有让人觉得眼前一亮。

丰田1.2T对比大众1.2T,我发现丰田真的很强

丰田的这台发动机其实大众该的技术也都有了,譬如缸内直喷、小惯量涡轮、集成式排气歧管、液冷中冷等等技术,这些技术厂家各有各的小项技术亮点,相同相似之处不做解读,毕竟都有自己的技术倾向点。

丰田1.2T对比大众1.2T,我发现丰田真的很强

不同的是丰田配备了两个非常具有亮点的技术,一个是活塞降温技术,另一个是超宽连续可变气门技术。

为了让活塞拥有更好的工作温度,丰田在气缸内部做了喷油系统小玩意,发动机工作时可以向活塞喷射机油降温,而停机时则停止喷油(机油),以达到活塞更好工作温度。而这一技术并没有在大众1.2T上找寻。

其次是丰田的连续可变气门正时技术进行了再次升级,这台1.2T发动机上还出现了“超宽”一词,官方注解为超广角可变气门正时技术,这与大众1.2T的可变气门技术更先进,发动机可以按照车速来调整气门角度,来让奥拓循环以及阿特金森循环更好的无缝切换。

在低速时需要强扭矩,发动机则以奥拓循环模式工作,高速需要更好的节油性能,则切换至阿特金森循环模式,为的是降低噪音降低油耗。

丰田1.2T对比大众1.2T,我发现丰田真的很强

这两台发动机都是小排量发动机的佼佼者,缩小排量的同时保持了L4引擎这足以见其良心,当然技术装备方面都属于强者。但不同的是丰田因为装备了更加出色的技术让整车燃油性能更好,而且稳定性以及可靠性都值得点赞,在技术的运用方面,丰田的确很强,日系车的确也很厉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