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高考时期不能忽略的安全问题(原创作品,侵权必究)

奋战高考(网络图片)

高考结束了。

作为家长,是不是觉得松了口气呢?

不完全对。

今天,我是来给大家泼冷水的。

和大家分享一下,高考结束后,家长们一定不能忽略的六个安全问题。

一是情绪上的安全。

高考是座独木桥,能通过的毕竟只是一部分。考试结束后,尤其是分数出来后,一定是有人欢喜有人愁。

考得好,自然高兴,但也不要得意忘形,谨防乐极生悲。

考得不好,情绪低落,悲伤难过,也是正常现象。但家长一定要及时靠近去,疏导化解考生的不良情绪。可以带他们去旅游散心,去玩游戏看电影,转移注意力,以亲情的力量,缓解考生的心理负担和负面情绪。尤其是对那些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差、自控能力比较弱的考生,更要重点注意,不要给他们走极端的机会。

二是出行上的安全。

高考后,是长长的没有作业的假期。考生要出门旅游、探亲、访友是自然而然的事。有些考生可能是第一次出远门,作为家长,担心是不可避免的,但也不可能都陪着孩子出去呀。所以,首先,要听听孩子的出行规划,帮孩子甄别哪些是可行的,哪些是不可行的,再拿出合理化的建议。其次,要帮孩子分析旅行中可能的意外和应对措施,想好紧急情况下的对策;最后,要交待孩子一定要把人身安全放在首位,随时畅通与家里的联系。

后高考时期不能忽略的安全问题(原创作品,侵权必究)

(网络图片)

三是聚会上的安全。

高考后的聚会在所难免。同学聚会、师生聚会、朋友聚会、老乡聚会等等,可以说是应接不暇。对于此,家长们切不可掉以轻心。要做到四个明确:一要明确告知去向和回家时间,不能随意在外过夜;二要明确不能去危险地方和不正规的娱乐场所;三要明确不要暴饮暴食,不要饮酒更不能酗酒;四要明确不要吸毒、涉黄、聚赌甚至打架斗殴。

四是身心上的安全。

高考后大部分考生会彻底放松,有些人可能会通宵达旦的上网、追剧、游戏、聚会,似乎要把高中时期失去的自由时光全部补回来。面对这种情况,家长不能放任,必须合理干预。

首先,家长要认识到,因为高中时期的超负荷学习、睡眠不足和负面情绪的积累,许多考生是不同程度的存在心理问题的。考试结束后的放纵心理是释放压力、缓解情绪和维护身心健康的一种应对方式。其次,家长要跟考生讲清楚,毫无节制的放纵行为,于放松无益,于身心有害。家长要积极参与到孩子的假期安排中来,要帮孩子把握好这个度,做到放松而不放纵。

五是信息上的安全。

大家应该还记得2016年山东临沂女孩徐玉玉的案件吧,这位努力的女孩在当年的高考中顺利考上了南京邮电大学。但却因为信息泄露,被骗子一通诈骗电话,骗走了她上大学的9900元费用,而她本人也被活活气死,实在是人间悲剧、血的教训。

现在大家什么都喜欢发朋友圈,这其中就有可能会被人利用的信息。比如,准考证、身份证、考试号、成绩单、志愿填报表、录取通知书等等,这些东西可能会在我们所谓的炫耀中,泄露了重要信息,也给了骗子以可乘之机。

后高考时期不能忽略的安全问题(原创作品,侵权必究)

(网络图片)

六是交往上的安全。

漫长的假期,难得的自由自在的光阴,以往被学校和学习困住的身体和灵魂得以完全解放,考生们人际交往方面的需求会变得更加迫切。于是,网友、抖友、游友、附近的人等等,就会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大部分考生社会经验少,对社会的阴暗面知之甚少,往往会低估了人心的险恶,容易轻信陌生人。这是非常危险的。家长们在这方面也要留点心,多给孩子把把关、提提醒,多关注孩子在对外交往上的反常现象,及时加以干预。

另外,假期里,不少考生会出去找兼职,以期赚零花钱还能积累社会经验。这是好事,但家长一定要帮他们弄清楚三点:一是不要以赚钱为唯一目的,违法犯罪的事坚决不能碰;二是不要被所谓“高收入”忽悠,误入各种用工陷阱;三是绝对不要用本人的身份证件作用工抵押。

后高考时期,不是风平浪静的避风港,而是暗流涌动的太平洋。我上面说的六个方面只是冰山一角,希望家长们多费心,考生们也要把控好自己,一起努力,平平安安、快快乐乐地度过这段人生难得的美好假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