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肿瘤标志物,老百姓觉得就是查癌细胞的,对它又敬又怕。今天小编就来解开它神秘的面纱一角:肿瘤标志物是反映肿瘤存在的化学、生物类物质。目前应用的肿瘤标志物在正常组织中均有微量表达,但在肿瘤组织中的含量大大超过正常组织的含量,它们的存在或量变可以提示肿瘤的性质,借以了解肿瘤的组织发生、细胞分化、细胞功能,以帮助肿瘤的诊断、分类、预后判断以及治疗指导。接下来我们一起了解癌胚抗原(CEA)和糖类抗原199(CA19-9),看看二者能够碰出怎样的火花。

初次见面,请多指教

CA19-9:是一种黏蛋白型的糖类蛋白,是细胞膜上的糖脂质,是对胰腺癌敏感性较高的标志物,应用广泛。在正常胰,胆管细胞,胃,结肠和唾液腺上皮细胞均可表达。敏感性高,特异性低,在肿瘤复发时可再度升高,且常发生在影像学诊断之前,可检测病情反映预后。

CEA:是大肠癌组织产生的一种糖蛋白。作为抗原可引起患者的免疫反应,可广泛存在于内胚叶起源的消化系统癌,也存在于正常胚胎的消化管组织中,在正常人血清中也可有微量存在。癌胚抗原是一个广谱性肿瘤标志物,它能向人们反映出多种肿瘤的存在,对大肠癌、乳腺癌和肺癌的疗效判断、病情发展、监测和预后,但特异性不强,灵敏度不高,对肿瘤早期诊断作用不明显。

一种肿瘤可分泌多种肿瘤标志物,而不同的肿瘤或同种肿瘤的不同组织类型可有相同的肿瘤标志物,而在不同的肿瘤患者体内,肿瘤标志物的质和量变化也较大。所以单独检测一种肿瘤标志物,可能会因为测定方法的灵敏度不够而出现假阴性,联合多种肿瘤标志物有利于提高检出的阳性率。就这样CEA和CA19-9走到了一起。

初见是你,余生是你

1.联合检测CEA、CA19-9有助于结直肠癌术前分期CEA、CA19-9水平与结直肠肿瘤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相关。二者水平升高可能提示肿瘤分期更晚及淋巴结转移阳性。在中国结直肠癌规范指南中提到,对于中低位直肠癌,T分期若为III/IV和(或)有淋巴结转移的可切除的直肠癌患者,可行术前新辅助放疗和化疗。二者联合动态监测可判断患者预后。

2.联合检测CEA、CA19-9可作为II~III期结肠癌患者预测复发的重要指标CEA和CA19-9正常患者相比,术前CEA和CA19-9升高患者的5年总生存和5年无病生存明显降低,术前二者检测可以作为II~III期结肠癌患者预后判断的参考指标。术后CEA升高是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早期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术后CEA水平显著影响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的预后。术后CA19-9升高是III期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CEA具有辅助肿瘤细胞聚集、黏附、侵袭和转移的特异性。CA19-9能促进肿瘤细胞黏附到血管内皮细胞,还与肿瘤细胞诱导血小板聚集有关,提示CEA和CA19-9与肿瘤的复发和转移有关。II~III期结肠癌CEA和CA19-9术前升高、术后升高患者的无复发生存低,预后差,应加强术后监测,及时发现术后复发,选择适当的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CEA和CA19-9联合检测具有创伤性小、取样简单、准确性高等特征,能够更好地服务于临床,为临床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林雪丹,杨天兴,陶志华.癌胚抗原和糖类抗原19-9对II~III期结肠癌复发的预测价值[J].中国癌症杂志2018年第28卷第11期 827-832

[2]张成熙,李启刚.围手术期CEA及CA19-9检测水平对结直肠癌术前分期及术后预后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8,15(24)3698-3701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