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6月26日,由北京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张伯荣专著《中国书法技法读本》研讨会在北京文联会议室举行。学术主持人,北京书协副主席,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书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博导刘守安,齐鲁书社副总编辑张丽,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书法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邓宝剑,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公共关系部副主任,国博基金会秘书长晁岱双,原中国科学院阴极射线发光材料质量检测中心办公室主任高光天,著名中青年书画篆刻家逯国平,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书写文化研究中心访问学者、大同大学书书法教师李忠魁,齐鲁书社责任编辑邵明凡,宁夏银川市卫生局张尔宁作了中心发言。

6月26日,由北京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张伯荣专著《中国书法技法读本》研讨会在北京文联会议室举行。

北京书法家协会秘书长郭孟祥主持了研讨会。他首先对张伯荣专著《中国书法技法读本》的出版表示祝贺,同时也期望有更多的书法工作者投入到书法理论的研究之中。

张伯荣先生简要地介绍了《中国书法技法读本》的构思及要点。

学术主持人,北京书协副主席,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书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博导刘守安,齐鲁书社副总编辑张丽,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书法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邓宝剑,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公共关系部副主任,国博基金会秘书长晁岱双,原中国科学院阴极射线发光材料质量检测中心办公室主任高光天,著名中青年书画篆刻家逯国平,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书写文化研究中心访问学者、大同大学书书法教师李忠魁,齐鲁书社责任编辑邵明凡,宁夏银川市卫生局张尔宁作了中心发言。徐承瑶、黄添喜等也分别发言。

他们首先对张伯荣先生老骥伏枥,孜孜不倦的学习精神表示赞赏。同时又各抒己见,充分肯定了《中国书法技法读本》的成功之处,对其中一些论述也分别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张伯荣先生对北京书法家协会先后三次为其举办专著研讨会表示感谢。也感谢出席研讨会的各位专家或同仁对《中国书法技法读本》精辟论述及建议。他表示,将继续在书法理论探讨方面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为书法事业的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来自中国传媒大学中国书写文化研究中心的胡广集、王少凡等博士,申佳宸、王紫红、张文、 刘梦珂、安建永等硕士及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工程师张尔聪,长庆油田研究院张怡等也出席了研讨会。

张伯荣先生年逾八旬,曾长期工作在石油系统,系高级工程师,现系北京书法家协会会员,喜好瘦金书及丹青。他退休后边习书,边研究书法理论。自2010年起,齐鲁书社相继出版了他的专著《中国书法笔力分析》、《中国书法笔力详解》、《中国书法笔法探讨》等七本专著,《中国书法技法读本》是继前几部专著后的又一力作。他多方研究,并结合自己的学书体验,将技法归纳为笔力、用锋、执笔、运笔、笔划和结构等六个板块进行了阐述,并运用矢量图等数理分析的方法及经典名作解析了书法技法的诸要素。

附:

北京书法家协会曾分别于2013年7月和2015年5月举办了张伯荣专著《中国书法笔力分析》、《中国书法笔法探讨》研讨会。刘开阳、田伯平、孟繁禧、杨广馨、丁嘉耕、胡滨、何学森、乔柏梁、张艺群、郑培亮、朱中原、陈修亮、桑圣彤等人分别从书法艺术、理论、文学、编辑等不同角度畅谈了自己的看法。大家一致认为,张伯荣先生的专著已“把朦胧的东西具象了,把很多书法家想说而没有归纳的东西表达了出来。”

中国书协首届顾问权希军题

相关文章